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2019-10-21张晓强
张晓强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需要面对学困生转化问题,高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围绕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展开研究,主要介绍了分析学生学困原因,制定转化初步策略;找准学生学习特点,实行针对转化策略;关注学生阶段发展,维持转化持续效果等几种不同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成为了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数学学习状态与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都呈现出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表现。这种数学学习学困生的现象即使到了小学数学学习的高级阶段也一直存在,成为了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同样也会存在共性的因素,这都是教师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有效依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转化策略,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策略进行高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
一、分析学生学困原因,制定转化初步策略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实现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化,就需要对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进行准确定位,进而从原因出发制定转化的初步策略。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从整体上而言有两种,一种是先入为主的思想,数学基础没有打好,主观上认为数学学习非常困难,在潜意识作用下变成数学学困生,另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没有提升空间,落后于其他学生,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数学学习的学困生。
在《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绘制自己家与学校的相对位置图的课堂练习作业。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学困生并没有选择将学校或是自己的家放在坐标原点位置上,家庭与学校的相对位置出现了一定偏差,说明该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并没有很好的掌握,而该名学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还发现有同样情况的学困生,初步计划让学生结成互助小组,互相检查作业与习题,在发现他人错误过程中回想自己的学习错误,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不足形成清晰认识。
二、找准学生学习特点,实行针对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初步确定高年级学困生之所以出现学困状态的原因后,还需要对每一个学困生进行细化分析,找准该名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学习特点,将原因与特点相结合,制定出的适合学生提高數学学习效果的针对性转化策略。在这个过程在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进行总结,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需要向其他有经验教师咨询,结合学困生转化成功的案例经验,并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制定出适合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在最适合的指导中顺利完成学习状态的转变。
《分数乘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互助小组中有一定的改变,而且该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抄写习惯。教师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制定了重点知识抄写任务,让学生将分数乘法的有关重点知识进行整理,每天都写一写。该名学生在这种状态中增加了对重点知识的了解,增加了对知识的熟悉感,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有了一定改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提出了表扬,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很大鼓舞,学生的学习进步较快,逐渐脱离学困生的队伍。
三、关注学生阶段发展,维持转化持续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过程中,教师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学生转化效果的保持。高年级阶段还依然是学困状态的学生,在转化成功后如果不注意保持会非常容易重蹈覆辙,又回到学困生状态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转化基本成功后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使学生适应身份的转变,不受原先消极学习思想或是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在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使转化的效果能够一直保持。教师需要对学生多加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对一跟踪法”对学困生的学习后续进行监督,主要方法是将数学学习优等生与初步转化成功的学困生结成学习动态跟踪小组,优等生对转化初期的学困生进行监督,同时向这些学生传递积极影响,加强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的转化,保证学困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进行数学学习,将学困生的转化效果维持住,使学困生在保持普通学生的基础上向优等生转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高年级学困生转化困难,更难的是保持转化效果。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学困原因,制定转化初步策略,在找准学生学习特点基础上实行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最终在关注学生阶段发展中维持转化的效果,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
参考文献:
[1]施焱.积极心理学取向下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探讨[J].教书育人,2019(25):35.
[2]王红.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