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互助学习模式下的朗读训练研究

2019-10-21曾凤琼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小学语文

曾凤琼

摘要:互助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在语文互助学习模式下的朗读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对语文互助学习模式简述,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性探究,以及语文互助学习模式下的朗读训练的开展。还望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助学习;朗读训练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我们也已经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摸索了多年,就目前来说,小学语文课堂相较于往日更加活跃,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更加多样。但总的来说,我们的课堂依旧没有完全改变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师仍然牢牢掌控着课堂。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唯有实现了这一课堂角色的转变,才能真正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互助学习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下,笔者主要对互助学习模式下的朗讀训练进行研究。

一、语文互助学习模式简述

“互助学习”语文教学新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延伸,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也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互助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语文课堂教学那种的多边互动,教师在其中仅仅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以及分配学习任务,把控教学进程,必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朗读指导。

在朗读训练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朗读技巧,互相讨论,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组中,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的朗读机会,能够对他们的朗读发表看法、提出建议,也可以倾听来自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朗读技巧的提高,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在此过程中锻炼出良好的交际技能。

“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只有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的交流,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二、朗读训练的重要性探究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用来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手段。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尽管如此,朗读训练在教学中一直都担当着“被歧视者”的角色,教师满堂灌式的传统授课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所以,我们应重视互助学习模式下的朗读训练,并以它为切入口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汉语言的传播有几千年的历史,怎样使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掌握它,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些蕴涵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和经验总结都强调一个“读”字,可见“读”的重要性。

第一,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以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这就将学生变成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转述者,替作者说出这一番话,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反复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这时,作者的语言就真正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了。

第二,朗读是学习作者语言文字最重要的途径。朗读的过程,是读者一边读,一边揣摩的过程。与默读不同,默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和思考,而朗读则要一字一字地读出来,读到烂熟于胸的程度时,文章中使用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就能被读者消化、吸收,最后增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去。

第三,朗读和背诵能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语言,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是极为有益的。大声、反复朗读能够使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记忆能够在大脑里长久储存,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可为学生写作文、修改病句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语文互助学习模式下的朗读训练

(一)互相监督,展开组间竞争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如何用结合互助学习模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呢?我将学生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课文的阅读,另外一类是课外书目的阅读。早读时间少,学生课下不阅读课文,这给课文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都有这么一个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落实呢?如何做到全面检查呢?如果光靠教师自己肯定是分身乏术。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小组互助,让小组互相监督检查,如果哪个学生可以将课文一字不差地读给另外小组听,就可以给自己的组加三分,这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一下课就拿着语文书去找人读书,整个教室课下少了打闹声,而多了朗朗读书声。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堂语文阅读时间毕竟有限,如何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课外读书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班级群,推行“每天五页书”的活动,学生每天可从自己阅读的书目中挑选几句在群中语音朗读给大家听,这样给了每个学生表现的舞台,也督促了学生读书,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布置小组任务,实现互助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需要小组协同完成的朗读任务,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如此一来,小组的荣辱系于每一个小组成员,能够激发出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朗读积极性,在小组中那些朗读得好的人也会积极地帮助那些朗读得不好的学生,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夜莺之歌》这篇课文时,笔者给小组布置了这样一个朗读任务一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看看哪一个小组朗读得最好。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小组都积极投人到朗读训练中。小组成员试着找寻自己最合适朗读的角色,对人物对话的语气拿捏,旁白的语速、语调等共同商讨,出谋划策,实现了良好的互助与合作,大大提高了朗读训练的效果。

总而言之,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妥善利用互助学习模式,有力地开展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仲霞.朗读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J].学周刊.2017(08).

[2]殷敬韦.精选朗读训练点实施有效评价指导——谈《风娃娃》一课的朗读训练[J].江西教育.2017(17).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小学语文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如何让学生爱上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