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白塔寺历史文化简述

2019-10-21苏艳

西部论丛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文化

苏艳

摘 要: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座落在京城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是一座融合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据史料记载,白塔寺在辽代时即有佛教塔寺建筑,原名永安寺,后毁于金元战火。元至元九年(1279)在辽永安寺旧址上建寺院,定名大圣寿万安寺。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寺院,明英宗赐名“妙应寺”,因寺内有一座元代覆钵式大白塔,又名白塔寺。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自始建至今,已逾740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遗存下许多珍贵古迹,其中的古代建筑、金石雕刻、佛教典籍等古迹文化内容丰富,镌刻和记载着白塔寺的历史发展以及历代修缮建造的情况。

关键词:白塔寺;覆钵式;文化

一、千年古刹历史悠久

1、辽元时期的白塔寺

有关辽代佛学大师道敐于辽寿昌二年(1096),在辽幽州城东北择地(今阜成门内白塔寺)兴造永安寺及兴建“释迦舍利之塔”,在元代僧人如意祥迈所撰《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对辽永安寺有段具体记载:“初,旧都通玄关北,有永安寺,殿堂废尽,惟塔存焉。观其名额,释迦舍利之塔,考其石刻,大辽寿昌二年三月十五日显密圆通法师道敐之所造也。”这段文字把当时建塔时间、建筑者、宗派属性以及寺院毁弃原因的历史信息,在碑文上都有记述。从碑文看,金末元初的辽永安寺殿堂毁于战火,独存一座残破的佛塔。

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军队攻克,金朝皇宫也被付之一炬。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即位蒙古大汗。元初时,都城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当时称作上都。忽必烈为了实现对华北和中原地区的掌控,计划在燕京(今北京)修建宫室,并为下一步迁都做好准备。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并于至元四年(1267)开始营建中都。期间经考察,忽必烈决心在旧城东北,以金代琼华岛(今北海)为中心,重新兴建一座新都城。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从此,元大都城就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

元朝定都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依文制度、遵行汉法,并指定由汉臣刘秉忠、赵秉温等规划大都新城整体建设。为顺应不同民族信仰的需要,以利于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在宗教政策上执行兼容并蓄,使大都城内各种宗教寺庙都有营造,元世祖忽必烈崇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并将其定为国教。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是在十三世纪开始的。1247年,蒙古大汗王子阔端在甘肃凉州会见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贡葛坚赞大师),这次会晤不但使西藏地方正式归入中国版图,也拉开了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序幕。十三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元朝大一统的完成,元世祖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的关系更趋密切。在政治上,西藏正式成为隶属元朝的一个行省,在西藏实施“政教合一”政策;在宗教上,忽必烈定藏传佛教为国教,开始向汉地传播,并受封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为元朝第一任帝师,委以统管全国释教及西藏政教事物的权力;在文化上,命八思巴创制元朝官方统一使用的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字)。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京城白塔寺原辽塔遗址地建造一座覆钵式大白塔。

白塔的兴建工程是元大都城新建的一部分,据寺内碑文记载,忽必烈曾亲自勘察选址,令尼泊尔工艺师阿尼哥负责白塔的设计兴建,元朝第二任帝师易憐真负责主持白塔装藏仪式。至元十六年(1279),这座风格独特、挺拔壮观的大白塔落成,为元大都城增添了气势和光彩。元碑记载:“筑此金城,营斯玉塔,制度之巧,古今罕有”。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四月,以白塔为中心,约16万平方米的皇家寺院“大圣寿万安寺”竣工。在元朝九十余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不仅是皇室祈福和百官礼仪之场所,而且还是蒙藏汉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元代大圣寿万安寺在推进元大都文化繁荣,维护多民族大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368年,寺院遭遇雷火,大殿无一幸免。仅存的白塔,成为元大都城及白塔寺兴衰的历史见证。

2、明清时期的白塔寺

明朝初期,统治者继续元朝一整套对西藏的管理体制,对各宗教派别一视同仁,采取“多封众建”的策略,对各教派领袖人物,分别赐加封号。明朝政府这一政策的实施,达到遏制一派做大,使权力分散,相互牵制的作用。

根据留存碑文及史料记载,白塔寺在明朝时期先后有五次不同规模的建设与修缮。分别是明宣德八年(1433)修塔立碑;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寺院,明英宗赐名“妙应寺”。明成化元年(1465),明宪宗敕令复于塔上环造铁灯一百零八座,入夜燃之,以奉佛塔。明弘治十八年(1505),司设监太监王敬出资修寺,寺内七佛宝殿主梁架上有沥粉贴金题记。明朝最后一次修缮是明万历十五年(1587),慈圣皇太后出资修缮白塔天盘寿带,有铭文。

明朝耗资最大一次建设修缮是在明天顺元年(1457),宛平人郭福奏请朝廷,由司設监寥秀出资,明英宗敕令依大白塔重建寺院。历经11个春秋,重建工程在1468年竣工,明英宗赐名“妙应寺”。《苑署杂记》卷一九:“妙应寺旧名大圣寿万安寺……景泰八年宛民郭福请于朝,修寺,赐今名。刑部侍郎董矩记。”寺内《敕赐妙应寺碑》碑额留存。重新修建后的妙应寺面积13000平米,只是元代大圣寿万安寺的八分之一。寺院整体建筑布局上也有很大变化,中轴线迭进四殿堂(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宝殿和塔院佛殿),白塔则是在最北面的塔院内,殿堂东西两侧为配殿和僧房,此建筑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清朝定都北京后,多承袭明朝旧制,优礼喇嘛教,尊崇藏传佛教。清朝政府以喇嘛教作为管理西藏、蒙古的依靠力量。乾隆皇帝在《御制喇嘛说》碑文中说:“兴黄教,之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不可不保护之。”而京城白塔寺以其古老而闻名的藏式佛塔受到清统治者和佛教信徒的崇信,成为当时京城举办藏传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有关清朝时期对妙应寺白塔的修缮情况,在留存碑文和史料中均有记述。规模较大的有三次,分别是康熙二十七年(1668)、乾隆十八年(1753)和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次重修工程,而且在修缮竣工后,多伐石树碑,讲述修举之意。康熙御制碑文记述:“缅维辽以来至于我朝,中更四代。定鼎于兹,六七百年。王气之所扶舆,虽一树一石犹不忍其堙废”。乾隆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旨,他重申“首善之区,凡琳宫梵宇,所以壮观瞻而卫法宝者,有其举之,莫可废也”。

清高帝乾隆崇信佛教,被公认是清统治者当中崇佛的最高境界者。他礼敬三世章嘉国师,并把雍正府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即雍和宫。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皇帝采纳章嘉国师的建议重修妙应寺白塔,并在塔刹内敬装一批佛教瑰宝,且立有一通《御制重修白塔碑铭》,以纪事称功。《御制重修白塔碑铭》中有一段记载:“粤大清乾隆十有八年,岁在癸酉秋七月,重修妙应寺石塔,朕手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及梵文尊胜咒,并大藏真经全部七百二十四函,用以为镇。”碑文中只记述奉置佛物之事,并未提及这批宝物在塔上具体位置。1978年大修白塔时,在顶部铜塔内发现了这套佛物,与碑文所记完全相符,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未解之谜终于得以揭开。这批珍贵文物的发现对我们研究清代佛教史及佛教文化艺术意义重大。

清朝后期嘉庆二十一年(1816)十二月对妙应寺白塔进行修缮,寺内碑文及史料中均有记事。通过清代康乾嘉三帝进行的保护与修缮,白塔寺面貌焕然一新。其寺院文化活跃,游人络绎不绝,为京城喇嘛庙之冠。

3、民国时期的白塔寺

民国时期,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不安。从1912年开始,寺院的喇嘛迫于生计,将配殿及寺内空地出租,举办庙会。“白塔寺庙会”每逢农历初五、初六设市,一个月里多达六天。当年,“白塔寺庙会”与“护国寺庙会”、“土地庙庙会”、“隆福寺庙会”并称京城“四大庙会”,热闹非凡。

《晨报》1942年10月11日记载:“白塔寺逊清以来,俗于夏历月之初五、初六两日(今则为国历月之五、六日)为市。沿阜成门内大街迤逦三、四里,以至庙内,摊贩杂陈,举凡人生日用所需,无不具备。届时仕女云集,人烟幅凑,颇类明时之内市、灯市与城隍庙市也。此习至今不替,惟近己不如昔时之盛矣”。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民间艺人在此表演,白塔寺庙会直至五十年代末停办。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白塔寺庙会,在京城百姓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并通过白塔寺庙会使得各种传统的民间技艺,得以留传保存。

民国期间对白塔寺的保护修缮有两次记述。民国十三年(1924),蒙古王公及善缘居士募金修塔及殿内佛像。史料记载:“蒙古王公及善缘居士,瞻仰佛塔,倾圮凋零,共发愿心,募集万金,略为修补,而佛殿之崇饰,佛像之庄严,仍未复旧观焉。”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至十二月,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重修白塔。对塔基、塔顶进行修补饰新,并拆改登塔台阶扶手墙,粉刷覆钵体等。此次修缮工程,在白塔塔基南墙处及民国二十六年六月《修缮妙应寺白塔工程资料》中均有文字记述。

二、寺庙文化丰富多彩

1、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是喇嘛教所用的宝塔形式,故又称“喇嘛塔”。塔身好似一覆钵,覆钵上有长塔刹,覆钵下是高大的须弥座。塔顶部分很高,塔顶上刻成许多圆轮,再安置华盖和仰月宝珠。覆钵式塔作为我国古塔众多形式中的一种,源于古印度,被称为窣堵坡式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已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两千多年。我国有代表性的覆钵式塔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志远禅师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白塔、北京北海白塔等。

北京妙应寺白塔的形制,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中统元年(1260),由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首传西藏,元至元八年(1271)传入元大都。白塔塔体为砖石结构,通高50.9米,塔身是覆钵式,塔身上有十三级相轮,为佛教的最高级别;天盘直径9.7米,上有一个铜制鎏金空心小喇嘛塔,这些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独有的,塔基底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完整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尼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

据元代碑文记载,白塔初建时,在塔座、须弥座和覆钵体上都有许多精美的图像雕饰,因年久日深,有些已经剥落,而有些则是明清后期修缮粉刷时已覆盖住。白塔寺旧时保管员白喇嘛云:“塔座四周原嵌有各种形象之雕砖,以其残损特甚,故1937年重修白塔时均以白灰抹平,未予保留。”白塔作为元大都城保留较完整地标性建筑,740年来,静静地矗立在北京城的西北方,默默地守望着这座古老都城的朝代更替与历史变迁。

2、寺院建筑

北京妙应寺现有寺院建筑是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时的规模,占地面积13000平米,南向。重建后的寺院面积不仅缩小,而且在建筑形制和宗派属性上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元代的万安寺是以白塔为中心,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殿堂布局和殿堂名称及其供奉物都体现着鲜明独特的藏传佛教特色。而明朝重建后的妙应寺则采用汉地寺庙的建筑布局,中路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宝殿和塔院内的具六神通殿,东西两侧有配殿和僧房,白塔在中路最后方的塔院内,这是形制变化最明显之处。寺院西面还有一处带有回廊的三进套院落,独门院落和配房等建筑,据说当年是大喇嘛居住的场所。寺院除山门殿、钟鼓楼为1998年复建外,其余均为清代时期的建筑。概况地讲,辽元遗址、明代格局和清代建筑构成今天白塔寺建筑的特点。

整座寺院布局规整,中路四大殿堂屋顶采用 “歇山式”、“庑殿式”,同时在殿宇的细节上,运用鸱吻等特有的殿宇装饰;通过对梁柱、斗拱,天花藻井等結构进行艺术处理,烘托出殿堂建筑的独具特色。

中路四座殿堂中,保存最完整的是塔院内的清代建筑三世佛殿,殿内存有乾隆皇帝御笔“具六神通”匾一块。大殿在历史上并未遭受到破坏,因此内部陈设基本保持了清代乾隆时期原貌。殿内彩画为清代龙草枋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