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维吾尔名词术语的翻译方法
2019-10-21热衣沙·肖开提
热衣沙·肖开提
摘 要: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使用好语言文字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语言文字的重要内容。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有关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翻译,当然包括做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对保障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维吾尔新出现的名词术语翻译为侧重点,对名词术语的翻译提出了探索。
关键词:名词术语翻译;语言;规范化;社会交际
语言作一种随着时间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具体信息传递介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国家政策实施下,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形成共同发展、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和新概念的出现,并且各个民族的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新术语。这些新术语已成为语言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各个民族的现代语言。如何正确使用书面语言中的新词不仅关系到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且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维吾尔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过程
维吾尔语是具有悠久书写传统的语言之一。 维吾尔语可以分为古代维吾尔语和现代维吾尔语。目前,中国维吾尔语是现代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18、19世纪以后,由于沙皇俄国的扩张,特别是在对伊犁的武装占领之后,大量的俄国人移居伊犁地区,因此大量的俄语单词渗透到维吾尔语中。进入20世纪之后,维吾尔族的书面语言在中国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口头语言。维吾尔语在各种报纸,杂志上使用的书面语已逐渐偏离传统的古典书面语方式,使维吾尔语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满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等事业需要,维吾尔文字进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改革。这些改革使维吾尔文拼写法接近民间口头语言。自1950年代后期以来,已经开展了基于拉丁字母创建维吾尔语新字符的工作。1964年,国务院正式宣布了新的维吾尔族文字,并开始全面推广。198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决定,根据维吾尔干部群众的要求,全面恢复使用阿拉伯语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拼写方法。
二、维吾尔语新词语术语的构成及其特点
语言必须反映时代发展中的新事物,以体现出语言的价值。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具有自己的生命力,以便更好地为使用语言的群体服务。维吾尔语作为维吾尔人民的一种交流工具,如何通过术语表达新事物也是它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词的创建和应用可以丰富传统语言、文字的词汇量。新单词和术语的不断出现大大增加了常用单词的数量。尽管它有时使一些学习者理解和使用它比较困难,但它便于人们进行交流和表达,并且符合词汇发展的规则。 因此,普通话的词汇系统总是使用新词和新词来充实和完善自己。
三、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的规范化
(一)维吾尔语新词术语规范化的原则
要进一步做好新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遵照国发[1991]32号文件精神,在民族语言文字的总方针指导下,依照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总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新词术语规范化的原则。
统一规范新词术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取舍过程,要把握住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把握现代科学潮流的主流,放眼未来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从民族语言的实际出发,加以科学的甄别和选择。认真处理好新词术语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之间的关系,主科与副科之间的关系,各学科间交叉的关系。
自20世纪50年代自治区成立民族语言工作机构起,就提出了规范新词术语的原则。1995年自治区成立“民族语言名词术语规范审定委员会”时,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确定了新词术语工作的总原则,即“从实际出发,按照语言的内部规律办事,着眼于群众”。从实践来看,这些原则还应当继续坚持。维吾尔语新词术语规范化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民族语言的规律办事。群众是语言文字的使用者,且语言文字有约定俗成的特点,所以必须着眼于群众。如果不顾群众的使用习惯、不尊重民族语言文字内部结构规律,就会妨碍民族语言亨字的分展。
(二)维吾尔语新词术语规范化的思路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新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语言和字符的标准化是所有语言需要面对的普遍问题,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科学性。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自己的发展规律来发展。根据其发展规律,一旦标准化,就可以使用语言和字符来实现表达含义和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目的。规范是指人们在语言经济和社会实践后普遍接受的标准形式,并根据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以词的形式固定。要遵循少数民族语言发展规律,确立规范标准。在进行规范工作时,必须遵循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际的新需要,又应顺乎自然,因势利导,使语言具有准确性、通俗性、高效性和统一性。
四、维吾尔语术语翻译建议
(一)基本原则
处理新词术语要从民族语言的实际出发,既要注意民族特点,也要重视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创造的新词术语表意明确,构词简洁,使用方便。我们民族语文工作者应充分理解和贯彻著名语言学家王均等教授在论述语言规范时指出的:“正确的方針应该是有利于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贯彻,有利于科学技术、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群众的理解和使用”的精神,深入了解和研究群众的语言实际。
口头语言是文学语言的基础。是书面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依据。应继续从方言土语中吸收有生命力的词汇和其他有益的成分,兼容并蓄,不断充实和丰富现有的语言文字系统。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术语在不断出现,一个民族的语言需要不断吸收和消化新术语。要从旧词汇中挖掘一些词,赋予新义,使它获得新的生命力,从而促进语言文字的发展。
按语言内在规律创造新词。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新的事物层出不穷。语言文字要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除了挖掘外,还必须创造新词,给新事物、新概念以恰当的称谓。这种创造,既适应了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是语言文字自身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没有不与其它语言成分(词汇、语法形式)相互影响的纯而又纯的语言,必要的借词不但不会导致语言独立性的丧失,相反还会更加丰富本民族语言词汇,加速本民族文化的交流,为民族的发展进步创造有利条件。由于历史、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各种语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自然的,维吾尔语和汉语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从汉语中音译借词,是弥补我们语言中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国,汉语中的政治术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名词术语主要是通过翻译的方法进入到少数民族语言之中。所以,我们相应地借用一些汉语词汇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本民族词语确实不能表达的,可以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借用,当然,应该首先从汉语言中和其他兄弟民族语言中借用。
(二)注意事项
群众口语已经广泛使用和习惯了的新词术语,一般保留使用,就不必再创造新词。以避免产生书面语与口语的矛盾和等义词的大量出现。
音译新词术语,一般不采用当地汉语或普通话语音拼写,而是按照本民族群众说汉语的实际读音拼写。如“大巴扎”dabazha音译为dabaza。
用本民族语言翻译汉语中的专门政治术语、科学术语时,凡是民族语中没有这种含意确切的概念和表达这种概念的词,以及人名、地名,一律用汉语词音译,这比采用注释性的创造新词要简练一些。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分布广,特别是建国以来,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频繁,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以汉语作为主要课程和教学用语等原因,汉语己成为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交际工具。因此,在借词时,应该以汉语借词作为处理新词术语的主要方面,以利互相学习。
(三)规范化翻译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的核心本质决定了翻译过程一定涉及语符层面的转换。相对于普通意义上的翻译,术语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术语翻译是译符号转换为手段、概念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知识交际活动。
要保持文字方案的相对稳定,严格遵守经过报批的民族文字方案及其有关规定,不能自作主张,任意拼写。拼音文字要处理好标准音和基础方言的关系,标准音地区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在基础方言内应有相对的优势地位。但标准音地区少数或个别无代表性的词汇和语法,可换为基础方言内有较大代表性的成分,标准音地区要吸收其他方言内的有用成分,抛弃代表性不大的成分,使标准语逐步丰富和完善。例如:sirkaya在方言词中的意思为:小碗,现在被标准音吸为:piyala,意思也为:小碗。T?l?ng?在方言中的意思为“盆子”, 现在被标准音吸收为jawur,Das意思也为:盆子。
要认识新词术语规范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外国语借词已被群众广泛使用并进入本民族词汇的可以继续使用。表示同一个概念的外国语借词和汉语借词并行并用的,可以继续并行并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规范。例如:汉语的瓜子,在维吾尔语中有两种称法。一种是汉语音译“gazir",另一种为俄语借词“?imi?k?"。汉语的灯泡,在维吾尔语中有两种称法。一种是汉语音译“poza",另一种是俄语借词“lampu?ka"。
外国语借词、汉语借词和本民族固有词并行并用的,凡本民族固有词能准确表达概念的,通过本民族固有词,本民族固有词不能准确表达的,可以继续并行并用。例如:汉语中的“方针”、“路线”在维语中被进行音译为“fangdging ","lu??n",并长期使用。汉语中的“大队”、“小队”,在维语中被进行音译为“dadüy”“?odüy”。
本民族有相当的词可以翻译的新词术语要用本民族的,没有相当的词时,用已有的材料按照本民族的构词规律创造新词或采用旧词增加新义、意译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本民族语通名(又叫指类词)、音译加本民族语的语法成分等方式翻译。例如:汉语中的“甘肃省”,翻译成为维语为“gansu ?lkisi"。汉语中的“黄河”,翻译成维语为“huanghe d?ryasi”。汉语中的“长江”,翻译成维语为“qangd?ang d?ryasi "。
音译汉语借词时,可按照本民族讲汉语的实际语音拼写,不要随意增加音位,以免增加少数民族学习民族文字的负担。群众实际口语已经吸收的汉语新音位,经有关部分研究审定后可适当增加。例如:汉语中的“沙发”,音译成维语为“safa"。汉语中的“白菜”,音译成维语为“b?s?y"。汉语中的“公章”,音译成维语为“d?angza"。汉语中的“电冰箱”,音译成维语为“bing?ang"。
总之,术语翻译的过程也是一种对话,是一种“视域融合”的过程,是原本术语所在的知识本体与译者知识结构中的概念系统之间的对话与对应。
参考文献
[1] 马多尚. 着力提高名词术语规范化水平——中國民族语文翻译局名词术语专家审定会后记[J]. 民族翻译, 2013(01):97-98.
[2] 司马义·艾买提. 在维吾尔语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语言与翻译, 1997(4):1-5.
[3]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进一步做好我区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维吾尔语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语言与翻译, 1997(04):6-9.
[4] 李文新. 浅谈维吾尔谚语的语义分类及其翻译[J]. 语言与翻译, 1997(02):46-47+72.
[5] 张凤武. 新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述略[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9(01):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