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的美育作用
2019-10-21郭瑞
郭瑞
摘要:在当前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美育方面的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关于舞蹈方面的教育也因此朝向整体、普及等方向发展,近年来,青少年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教育话题,舞蹈教育作为一项比较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中青少年年舞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舞蹈教育形式,展现一种当今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观念,相比于其他教育而言,能够有效推动青少年全面素质提升,为青少年未来发展有着很好的基础作用,本文主要探析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在青少年舞蹈中发挥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青少年;美育作用
前言: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在过去历史中,每个民族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就造成我国民间舞蹈种类多样,内容广泛,民族舞蹈之间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鲜明特征。
1.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的德育作用
本文所讲的德育,是关于学生的人格教育以及情感方面的教育。首先,对青少年进行舞蹈方面的教育,有助于青少年个人性格特征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通过学习舞蹈,有效促进青少年自身的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共同发展,而进行舞蹈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求青少年逐步朝向更好出的人格以及情操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基于以上,足以说明舞蹈教育在德育方面的美育作用。
2.利用舞蹈进行美育,增强民族文化了解
不同的国家之间,地域之间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以及历史都会运用某种文化或艺术形式来展现出来,将其中存在的内涵特征以及自身民族文化的艺术特性展示给大众,运用传承的方式来奠定文化基础,使其逐渐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标志,影响着后人,逐渐成为一种传播民族文化的手段和方式。例如欧洲国家中比较经典的舞蹈芭蕾舞就是产生于意大利,在四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世界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也逐渐成为全世界都在推行的艺术形式。
而反观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起也是跟随我国文明的发展流传至今,与上文中的西方芭蕾舞相比较,时间上更是久远,舞蹈形式多样,民族风情深厚,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加强青少年美育教育,应该切实促进青少年在民族民间舞蹈上的教育,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知识,增强自身对民族的自信感与自豪感[1]。
3.培养青少年综合文化素养
青少年时期正是孩子成长、养成良好性格的重要阶段,因此进行青少年舞蹈教育是有一定的教育作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思维能力与想象力都比较开阔,而青少年时期所学的舞蹈特征具有天真、快乐的特性,与成人之间的舞蹈形式相比,艺术审美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而舞蹈中,肢体语言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承载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每个民族舞蹈中的动作都包含自身民族中的形象以及民族风格特征等等,这也是区域不同民族舞蹈之间不同特征的重要所在。因此再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青少年不仅仅是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肢体舞动,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将其中舞蹈中蕴含的民族音乐,民族风格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使其能够加深对我国各民族文化以及艺术的深入了解,切实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其中有模仿能力,想象力,审美观等等。例如青少年在刚刚接触这个世界感受音乐时,跟随音乐节奏进行伸展动作时,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在青少年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之处就是模仿能力,通过学习各式各样的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各种动作,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观察、模仿等能力,并在其中不停的提升自身身体对舞蹈的感知能力。
另外,通过激发青少年对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引起青少年对舞蹈学习的兴致,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都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针对其这样的性格特征,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将民族民间舞蹈引入舞蹈课堂教学中,一步一步培养青少年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致和学习信心,这也是我国民间舞蹈中存在的优势所在,民族民間舞蹈具有个性化、鲜明化的舞蹈特征,例如蒙古族中的跑马步,肩部动作等等,东北大秧歌展示出人们比较豪爽的性格特征,通过运用扇子与手绢的结合来表达东北区域的民族生活特征;维吾尔族的舞蹈展现比较端庄大方,舞蹈姿势优美,在流动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体态美,以上都是当前青少年比较喜爱的舞蹈形式,将舞蹈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教学课程中,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以及学习实际情况来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
4.鼓励青少年勇敢表达内心情感
不论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都注重对情感的表达,有些青少年自身性格自卑,通过对其进行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其增强身体上带来的动力,更是注重对青少年的感情表达,因此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其一学会运用身体的形式表达民间舞蹈中的内涵,还要注重内心对所学习舞蹈的情感表达;其次,激发青少年学习舞蹈时的情感触发点,这种形式往往是因为舞蹈学习过程的情境,使青少年对舞蹈中的审美观赏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共鸣,能够帮助青少年打消内心中压抑的情感,将其转变为舞蹈动作展现出来;其三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能够切实帮助青少年勇于运用肢体语言的形式表达自身真实的情感,启发青少年对舞蹈学习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更好的运用舞蹈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表达[2]。
5.舞蹈教育是美育培养的重要手段
对舞蹈者而言,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各种舞蹈肢体摆动,身体各部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脑神经,大脑神经控制舞蹈者的整个舞蹈过程,这时候人体自身的动作与舞蹈、音乐的节奏吻合状态,给人一种精神上、生理上的一种美感,但就当前我国舞蹈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人都是在幼儿阶段接触舞蹈,以后就没有在朝向舞蹈方面进行发展,也就使得人们对舞蹈所带来的鉴赏能力不高,同时也就导致民族民间舞蹈没有因此大力发展起来,因此只有积极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作用[3]。
6.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以及审美观
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过程中,其中舞蹈的出现形式、队形以及动作是否具有统一性是衡量舞蹈是否具有美感的主要标准,不允许在舞蹈环节中出现不认真,动作不一致等现象的发生,否则就会在整体上影响整个民族舞的画面美观,通过进行统一性的舞蹈学习,青少年就会自觉遵守纪律,学会如何与他人之间团结合作,将集体行为作为舞蹈教育核心。
另外,通过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更好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青少年有驼背、体质差等现象,对这样的青少年进行针对性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帮助青少年纠正错误的身体行为,使其能够在未来中表现得体、端庄的形象,长久下去,通过练习民间民族舞,切实提升学生情感、表演等各方面的内涵,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自信心,因此通过对青少年不仅仅对身体上有积极性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舞蹈来了解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在青少年教育中所处的重要位置而言,对学生在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和意义,使得青少年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身体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规范作用,有很强的美育作用,同时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奠定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蓓蓓.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 (2):409-409.
[2]陈丽华.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美育的作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7 (19):198-198.
[3]龙盼盼.“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