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问题研究

2019-10-21范梓喧

时代经贸 2019年21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金融衍生产品,作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朝阳业务,其发展速度、波及范围已远超传统金融产品,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此同时,金融衍生产品因其特性导致其市场也存在较高的风险,如何在识别风险的同时,减少其风险的损失是金融领域致力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相关概论的基础上,简述金融衍生产品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基于我国金融内外部市场环境,提出了防范其风险的措施。致力于引导金融衍生品市场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保持整个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含义

“金融衍生产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其比较概念是金融基础产品,巴塞尔委员会定义,“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合约,该合约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资产或指数的价值”,或说金融衍生产品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基础金融产品包括债券、股票、外汇、股价指数、银行定期存款单等。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等,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流通则是在对这些变量的走势进行判断后,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证金,促进合约的成立和生效。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通过创造金融工具协助金融主体进行风险控制的结果。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包括四种最基本的金融衍生产品。

1、远期合同

遠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价格等,在未来某一时期进行交易的合同。包括远期利率合同和远期汇率合同。

2、期货合同

期货合同是指按照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按照特定的日期、数量和价格等方式进行交易的合同。合同标的物包括债券、汇率和股票指数。

3、期权合同

期权合同是指合同交易双方将一定金额的货款和特定选择权进行交易的合同。合同标的包括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以及股票指数期权等。

4、互换合同

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在未来的某段期间内互换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合同可分为利率互换合同、货币互换合同、商品互换合同等。

(三)金融衍生产品的特征

1、杠杆性

衍生产品的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并且在交易所交易时采取盯市制度。在现货市场上交易者用较大资金才能形成的交易,金融衍生产品可用较低成本获取同样的交易成果,即具有高杠杆性。

2、融资性

当市场准入后,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种融资渠道,为政府、企业凑集资金,即具有融资性。

3、风险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与否取决于交易双方对基础工具未来交易价格预测的准确程度。衍生品的联动性使其交易远复杂于现货交易,如果风险防范不当将导致巨大的风险。

4、虚拟性

金融衍生品区别于货币资本,能给持有者带来净收益,是一种净收益享受权的合约,本身不具有价值,合约中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定价值。

5、跨期性

金融衍生产品影响交易者在未来某时期的现金流量。要求交易双方对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等影响因素的未来趋势作出预测,交易者若正确预测当前金融交易市场的未来波动形势,那么交易者可能出现交易盈利,反之亦然。

6、联动性

金融衍生产品的规则与基础产品联系紧密,它是金融市场衍生出来的工具,与其他的金融产品具有联动关系;

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分析

(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的种类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不同特性,其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可将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划分为一下五种: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市场交易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工具的基础价格波动而产生的交易损失的可能性。一部分为基础产品风险,一部分为衍生产品高杠杆风险。市场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并一直存在。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可控的市场风险。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参与者故意或无意违约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合同双方的信用度评估、资产负债状况以及能否持续经营,都是双方有可能造成合同双方放弃履约或直接违约的重要原因。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衍生产品的持有者预测判断错误,不能促使其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系统体系松散、后台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导致交易损失的风险。其多与人为有关,属于可控风险,但也是造成机构惨败的重要原因。代表性事例为巴林银行倒闭。

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合同缺乏支撑,或者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变动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者如果出现合约制定不合理或者违反法律制度等现象,就会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从内因来看,金融衍生产品产生较大的风险,主要与机构内部的管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以及人员培训管理监督欠缺有关。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把控,要求金融机构主体建立完善的风险机制,包括风险预警机制和产品管理机制等,降低风险。而在人员管理中,市场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失误较多,造成人为的操作风险。

从外因来看,政府的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尚未健全是导致其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有效的涉及金融领域的法律较少,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更少,法律法规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

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完善策略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着大量风险,本文提出全面的措施和办法,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进行防范及控制,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

(一)健全产品市场监管体系

一是要制定统一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明确政府监管机构、民间自律组织和沪深交易所的职责和权利;二是建立行业自律的监管体系,重视其市场的行业规范管理。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衍生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适应不同衍生产品的特殊化需求。

(二)鼓励创新,完善基础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不断创新的市场,创新是其活力所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命脉是金融基础市场,只有基础市场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足量的交易规模,才能推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因此,应当增加市场支撑的命脉,同時还要扩大、拓宽、延伸其范围,加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发展进程。

(三)防范操作风险

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监督,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利用培训形式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奖惩分明,激励及时,激发员工的工作使命感,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为产品风险把控提供内部保障。

(四)推进市场国际化

金融衍生市场是国际化的开放性市场。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单一国家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能力不足,加强对产品的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已成为各金融界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同时将国际委员会建设性文件纳入国内金融法律体系,使风险监管与国际形式接轨。

四、结语

金融市场全球化迅速延伸至整个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不断推进着全球金融业。为发展繁荣金融市场,开发者不断创造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并投入市场使用。但是,金融衍生品在转移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时,其高杠杆的扩大效应也加剧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分析衍生品的风险成因,各国开始重视衍生品风险防范的完善。从衍生品风险监管到监管立法,体现着各国对衍生品风险监管的重视。

总之,金融衍生产品能否健康发展密切影响着国家金融稳定性,对其进行风险防范,实际上也是鼓励创新与风险权衡的过程。随着该领域风险监管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将会成为增强我国金融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参考文献:

[1]程军.我国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 8(10).

[2]王瑞峰.金融衍生产品及风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06).

[3]韩淑炜.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4]饶洪琳.叶雄辉.基于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自然科学版)2013(06).

作者简介:范梓喧,女,汉(1999-)四川绵阳,本科,研究方向:证券投资,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通讯作者:郭信艳,女,汉(1976-)江西永新,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任职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