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1任景芳
任景芳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走入了高职教学工作当中,虽然如此,但在应用方面的创新少之又少,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甚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信息化技术的诸多特征抓住,并结合当前时代学生的特征对信息化技术教学进行创新,并付诸实践。那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怎样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育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对待高职学生的教育工作时,教师也应将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以运用。但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却产生了诸多问题。但数学作为高职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学科,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又不得不确保教学质量,让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同时,由于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学生的能力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待学生出身社会之后又会面临诸多问题。
1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教学存在问题概述
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教学当中存在诸多问题,给学生能力的提升带来非常多的阻碍。
1.1 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基础薄弱
前文中提到,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们普遍对高职教育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因此,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对普通高校有着一定的偏向性,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在生源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基本上由高考失利的学生或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普遍来说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1.2 信息化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利用率较低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不愿改变现状,固步自封。信息化教学手段仅仅作为公开课上进行“表演”的道具,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1.3 评价与考核体系滞后
与课堂教学中出现信息化技术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相似,在评价与考核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使师生之间双向交流与相互反馈上出现了明显的漏洞。
2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教学创新研究实践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对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现象,给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2.1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加强对高职数学教材建设
首先,针对教育资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加强对高职数学教材的建设。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脑海中没有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则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一高效快速的信息获取渠道,为高职数学教材中增添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对高职数学教材的建设不仅仅针对基础教学方面,更应使数学与学生的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在基础教学方面,基础知识当中包含了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与数学软件MATLAB的应用。在这两大板块中,教师应在教学时将教学进度相应放慢,给学生足够的吸收消化时间。在课前预习环节中,以信息化技术平台为媒介,要求学生进行线上主动预习,并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向教师反馈,使能够使教师有效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讲解有了目的性,能够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例性问题针对讲解。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将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学生用作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料,这样一来,高职数学教材的内容得到了补充与丰富。
在与专业课结合方面,教师应当主动去思考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性,让数学课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课程,从而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强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构架专业课程与数学课程之间的桥梁。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进一步结合,从而能够使学生灵活调度数学知识去解决专业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2.2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构建多媒体课堂调动学生感官
多媒体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平台为学生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带去更加精彩纷呈的课堂。实践证明,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做出改善,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要明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多媒体教学服务于数学教学”将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更加形象的进行描述,将过于宽泛的数学知识进行宏观上的放大与缩小。
以微课在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为例。在运用微课构建多媒体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持微课的“教育性原则”展开教学。例如,在进行麦克劳林公式的教学时,根据这则公式得到函数f(x)=sin x的幂级数展开式,为了让学生对此产生更直观的了解,可以通过GeoGebra软件进行演示教学,将滑杆按钮m向上拖动,其展开式图像逐渐接近y=sin x的圖像。
教师首先要明确的是,微课视频是对数学知识点的完整教学过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这种方式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起到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得到的效果。
2.3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采用信息化技术的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育评价是指在教师经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察,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在教师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平台的建设,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相互反馈更加便捷,使教师能够更加高效的收集学生的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和问题等,帮助教师选择进行评价的方式。另外,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设学生自评、互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评价,同样的,教师进行在线评价的过程中,也可参考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内容,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的教育评价平台,有效的增强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双向性,使教学活动更有生命力。
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下,使用相应的考核方式是与信息化技术评价平台互相对应的重要一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了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巩固,教师可通过建设互联网练习平台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测评。在考核时,通过学生自主完成考核,教师在线监测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另外,考核并非仅存在于考试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平台,对学生每一堂课的表现进行记录,并将其计入最终考核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便会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高职数学教学时,要对信息化技术环境中,高职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能够将问题在脑海中初步形成解决方案,使教学工作更具目标性;为了更好的解决提出的问题,首先,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对高职数学教材的建设,并将这一项工程一分为二,让基础知识教学更加扎实,让数学与专业课程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其次,通过微课构建多媒体课堂,让学生收获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感官,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后,建设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的评价平台与考核平台及其相应的使用体系,使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更加快捷。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重点课题《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应用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JX2016C8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