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下的城乡均衡发展
2019-10-21周毅蔚
周毅蔚
开展均衡的中职美术教学,是在新时代,促進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下,城乡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提升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的应用效果,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教学对策。
中职美术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美术分析能力、绘画能力、描绘能力、捕捉能力与立体表达能力。开展新模式的中职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减少城乡之间,在中学美术教学方面存在的差距,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均衡地分配美术教学方面的资源。
1 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下城乡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有大量的学生,来源于乡镇,这些学生在美术基础上,与城市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差异。因而,学校要重视城乡均衡发展,提高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的推行能力。但是,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很多学校都存在以下问题:
(1)很多乡镇地区学生的家长,对于美术教学不够重视,认为美术教学,是无用的学科。这些家长不支持学生的美术学习,甚至没有给学生,配备足够的美术学习工具。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较低。
(2)在一些中职美术学校,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文化课程的教学、忽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情况,仍然存在,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时间,被其他的课程挤占,教师的水平也受到了限制。
(3)一些中职学校的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围绕着教材当中的基础文化类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与美术兴趣的培养。大量的来自于乡镇地区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兴趣培养环境和良好的美术学习条件,导致自身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中,信心不足,难以开展有效的美术知识学习。
2 推进一体化建设创新城乡美术均衡发展的对策
2.1 提升美术教学的实践性
在推行美术教学新模式的过程当中,中职美术教师,要提升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提升企业对于中职美术学科建设的经济支持与实训基地只支持。
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美术教学专家,来进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为学生零距离的展示一些美术创作方法。让学生与这样的美术教学专家,一起进行写生、临摹,并向教学专家,展示自己在美术学习过程当中取得的一些成绩。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与专家进行实时的讨论与互动,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差异化的点评与分析,教师可以掌握到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2.2 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平衡城乡美术教学差异方面的作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建设线上的美术教学课程。帮助学生通过这种无差异的资源交流方式,来感受到世界著名美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专家点评、教师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来交流对美术学习方面的意见,促进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无差异化的美术知识学习与美术技能培养。
拓展来源于乡镇地区的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学习与美术能力锻炼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在线上进行美术创作。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过程当中的经济成本,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数字化的绘画方式与知识学习方式,来拓展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对于美术知识的认识。
2.3 进行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建设
在进行城乡平衡的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创新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与教学能力。
首先,美术教师要始终追求艺术,将成为一名具有良好教学能力与卓越艺术审美趣味的教师,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进行繁杂的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不要忘记成为一名艺术家的美术梦想。
其次,学校要积极的为美术教师创造环境,鼓励美术教师参与到当地文联、省市书画院、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多种活动当中,并鼓励美术教师参与到社会的多种美术组织的教学评价当中。
最后,学校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师团队,提升美术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通过聘请专门的教育学专家,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认识,促进美术教师在交流与实践当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激发创作的激情,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学生的教学当中。
2.4 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活动
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鼓励教师进行线上与线下的课题研讨。尤其是,要对美术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升级,将学生日常表现的成绩融入到学生期末的成绩当中,提升学生对于美术教学知识的重视。
学校可以开办具有一定奖励性质的艺术大赛,来鼓励乡镇地区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大赛当中。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挖掘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潜能,运用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结论: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拓展美术教学的方式,促进美术教学的平衡发展。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中职美术教学新模式下城乡均衡发展问题,有助于教学人员从问题的角度出发,看待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我们要加强对于城乡均衡的教学理论研究,拓展教学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