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问题探讨
2019-10-21杨丹妮
杨丹妮
民族舞蹈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色,是反映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民族舞蹈的研究,能了解一个民族长期积淀而来的民族文化。本文中基于文化传承视角重点围绕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民族民间舞蹈是这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日常勞动中慢慢摸索出来的,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深受这个民族人民的追捧,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人民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发扬,得到了其它民族的欣赏。民族民间舞蹈在民族的重大节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人民群众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舞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问题探讨。
1 在继承基础上不断丰富舞蹈形式和内容
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了避免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就要大力继承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其优秀的地方,对于其没有多大意义的部分可以选择摒弃,从而将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传承下去。比如京族舞蹈《海石花》,就是因为其独具特色,并体现出了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而被大众所喜爱。另一方面,民族民间舞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将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内涵注入进去,从而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标准,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2 各个舞蹈机构和高校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
只有更多的人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才能使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因此,给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充分的重视,将不同民族的舞蹈有效的展示出来,吸引学生学习,让学生将喜爱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好,从而将其传承下去。高校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不能只注重舞蹈的外形展示,还要加强与各学科的交流,让学生知道民族舞蹈中所蕴含的的丰富民族文化,并让学生了解其所表达出的民族特色,从而使学生带着感情去学习,加强对舞蹈动作的领悟,能通过舞蹈将民族文化展现出来。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到这个民族去参观感受,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和风俗习惯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民族民间舞蹈的来源和所要表达出的情感。
3 依托各类平台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
首先,可以通过舞台的展示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美。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大型舞台展示民族民间舞蹈,从而使民间民族舞蹈发扬下去。一方面,要完善舞台配置,包括灯光、服装等,使民族民间舞蹈展现出最美的姿态。另一方面,要多培养舞蹈艺术精湛的演员,通过他们将民族民间舞蹈中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魅力充分展现出来。现在有很多民族民间舞蹈走上了大型的表演舞台,比如《母亲河》等,通过表演不仅使观众得到了眼睛和心灵的满足,也使观众更充分感受到了各种民族的传统文化。
其次,可以推动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深入普通群众,借助广场舞形式传播。现在参与人数最多的要数广场舞了,我国的广场舞已经不仅局限于国内,已经走出了国门走进了世界中,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场舞,它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喜欢。虽然跳广场舞的大都是普通群众,没有深厚的舞蹈功底,但是从他们的舞蹈中能感受到民族文化气息,使广场舞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通过广场舞,不仅使世界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还使民众达到了增强体魄、愉悦身心的效果,因此,要大力发扬广场舞,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去。
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使民族民间舞蹈传播下去。首先,我们可以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背景、发展历史、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等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提高群众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其次,要不断扩大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范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多媒体设备,使人们在各种平台上都能欣赏到民族民间舞蹈,从而使民族民间舞蹈流行起来。只有让民族民间舞蹈的各种信息源源不断的传输到群众中去,才能扩大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范围,才能使民族民间舞蹈有更多的机会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逐渐被群众接受和欣赏。
4 结语
总之,民族舞蹈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色,是反映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民族文化越来越重视,这也促进了我国民族舞蹈的不断发展,要想使民族舞蹈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观赏需求,就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丰富民族舞蹈的内涵,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