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9-10-21蒋晓慧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9期
关键词:条斑细菌性病菌

蒋晓慧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亦被称之为条斑病或是细条病,属于作物检疫性病害。此病位于我国南方水稻栽培种植地区分布范围较广,对水稻栽培种植的影响十分严重,成为致使水稻整体产量与质量发生明显降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条斑病通常对水稻叶片造成严重的侵害,侵染初期阶段,受到病菌感染部位通常会产生斑点,并呈现深绿色,并沿叶脉发生扩散传播,并发展成深色,病害位置还会形成密集颗粒,主要是细菌液。发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叶片出现萎蔫与卷曲,水稻种植区域形成大面积的黄白相间色,从而产生大面积植株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务必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原因做出深入分析,并重视对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细菌性条斑病得到有效控制。

1、症状

细菌性条斑病通常对稻叶的危害影响最为严重,初期病斑为水渍形态半透明斑点,呈现暗绿色,并在叶脉之间快速蔓延扩散,并变成细线状或短虚线条斑,呈现黄褐色,宽度约为1mm,长度超过10mm。病斑表面会分泌形成大量露珠形态菌膿,干结之后变成树胶形态小颗粒,似虚线,且不容易发生脱落。发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条斑融合形成大斑块,呈现黄褐色或枯白色,外形同白叶枯病存在相似特点,对光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大量透明细条。同时,叶片发生向内卷曲,种植区域呈现出黄色相间色,还可能导致稻株出现死亡的情况,或无法抽穗。即便抽穗结实,但秕谷相对较多,千粒重明显减少。

2、病原

针对细菌性条斑病而言,病原主要是条斑病军,属于假单胞细菌目,黄包杆菌属,成为植物检疫的关键目标对象之一。位于培养基,细菌菌落呈现为圆形,边缘相对较为整齐,略有凸起,表面位置较为光滑,并存在粘性、好气性,处于28℃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同白叶枯病进行比较,菌体相对较小,生理生化反应两者较为相似。存在区别之处主要为条斑菌可以使明胶发生液化,使牛乳发生胨化,使果胶糖发酵变酸,对青霉素以及葡萄糖反应存在钝感。

3、发病规律

第一,针对水稻细条病而言,首次侵染源主要为病稻谷、稻桩与稻草;第二,植株受到病菌侵害之后,位于稻株内部快速繁殖,位于叶面位置分泌形成大量菌脓,并传播扩散,造成再次侵染。病菌侵入通常是通过气孔或伤口,因此,叶片位置均能够出现发病的情况;第三,此病位于秧田期与本田期均能够出现发病的情况;第四,温度介于25-30℃环境条件下,降雨天数超过12d的情况下,发病情况较为严重。温度达到30℃环境条件下,降雨天数未超过8d的情况下,病情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高温高湿成为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第五,地势低洼处病情较为严重,地势较高农田病情较轻,同病菌借助流水扩散传播存在联系;第六,水稻品种的不同,对条斑病菌产生的抗病性存在不同。通常糯稻优于粳稻,粳稻优于籼稻。第七,条斑病发病同灌水存在联系,始终进行深灌或是稻株受淹,病情相对较为严重;第八,施加氮肥总量较多,或施肥时间延后,尤其是农家有机肥与磷、钾肥施加总量明显不足的农田,植株较易出现徒长的情况,导致行间出现郁蔽现象,通风透光情况较差,叶片颜色浓绿且较为柔嫩,抗病能力明显相对较低。

4、综合防治技术

①农业防治

第一,选用抗病品种。尽管当前并没有发现能够对细菌性条斑病产生免疫的水稻品种,不过品种彼此之间对条斑病菌形成的抗感性却别存在显著的区别与差异,通常情况下,粳稻与糯稻具备的抗病能力明显优于籼稻,叶片气孔密度与气孔开展度同样对抗病能力存在影响,气孔密度越小且开展度越低,则抗病能力相对较强。

第二,重视检疫工作。细菌性条斑病属于水稻检疫的重要内容,位于无病区,需对检疫制度进行全面落实与严格执行,对病害的扩散传播与蔓延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农资经营存在开放性特点,种子经营存在流动性特点,致使检疫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重视肥水管理。重视排灌分离操作,采取浅水勤灌的方式,对农田进行充分合理的晒田,避免采取深灌与漫灌以及串灌的做法。并做到施足基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对氮、磷、钾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早施追肥,防止氮肥施用时间的延后与施用量的过多情况出现。

②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阶段,使用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浓度为20%,加入500倍水进行稀释,或宁南霉素水剂,浓度2%,加入80-100倍水进行稀释,或中生菌素水剂,浓度为0.3%,加入200倍水进行稀释,或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浓度为77%,加入500倍水进行稀释,或农用链霉素,浓度为72%,加入3000-4000倍水进行稀释,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浓度为90%,加入4000倍水进行稀释,或绿乳铜乳油,浓度为125,加入500倍水进行稀释,按照病害具体程度以及气候情况,间隔天进行不间断喷雾次。

③生物防治

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而言,通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会使病菌形成抗药性。基于此,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称为病害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比如,禾长蠕孢菌及其代谢产物,同化学防治方法相比,对条斑病防治具有非常明显的防治效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水稻能够产生促生效果,同化学防治方法相比,田间防治效果明显更加显著。

(作者单位:155604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小城子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条斑细菌性病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不同干条斑紫菜和烤条斑紫菜光合色素含量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在番茄果实颜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及条斑病发生动态
条斑紫菜中磷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及其与富集砷的关系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