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膜双垄沟不同起垄栽培模式试验
2019-10-21吕锦荟胡福平
吕锦荟 胡福平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共设3个处理:A、垄高5cm、B、垄高10cm、C垄高15cm。每处理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9×3.3m2=,3次重复,随机排列。
2、参试品种。本试验参试品种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陇薯3号。
3、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平川区复兴乡川口村的旱川地,海拔1936m,年降水量260mm左右,年均气温7.2℃,无霜期150天左右,土壤为山地耕种灰钙土,前茬为玉米,肥力中等、均匀,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kg,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15kg,混匀深施。试验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大垄宽60cm,小垄宽50cm。 2017年10月25日按各小区处理要求进行秋季起垄覆膜,2018年4月25日播种,播种方法:在垄沟内人工打孔播种,每垄沟种植1行,播深10-12cm左右,株距45cm,播种密度为2800株/亩,10月12日收获。马铃薯成熟期每小区随机抽取20株考种,收获时每区单收计产,其它管理同大田常规。
二、结果与分析
1、产量结果分析。各处理马铃薯试验产量结果见表1。经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处理A(垄高5cm)、处理B(垄高10cm)与处理C(垄高15cm)的产量结果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准,而处理A(垄高5cm)与处理B(垄高10cm)间差异不显著。从表中可见,处理A(垄高5cm)亩产量1366.9 kg,
位居第一位,处理B(垄高10cm)亩产量1264.4kg,位居第二位,处理C(垄高15cm)亩产量1082.5kg最低,经分析:处理A(垄高5cm)亩产量高于处理B(垄高10cm),处理B(垄高10cm)则显著高于处理C(垄高15cm)。处理A(垄高5cm)商品薯率67%,居第一位,处理B(垄高10cm)商品薯率63%,居第二位,处理C(垄高15cm)商品薯率最低,仅为58%。可见,在本地旱作区,全膜双垄沟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的产量具有较为显著影响,垄高适宜区间为5-10cm,且以垄高5cm为宜。
2、不同起垄高度处理马铃薯的生物及经济性状表现从由表2可见,不同起垄高度对旱地马铃薯成熟期和生育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田间观察发现,垄高10cm和垄高15cm马铃薯的成熟期和生育期均比垄高5cm的马铃薯提前1~2d。可见,起垄高度对旱地马铃薯生育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影响不明显,但起垄高度适当降低可延长旱地马铃薯的成熟期。
由表3可见,垄高5cm處理马铃薯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和商品薯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起垄高度增加其生物产量和商品率薯则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起垄时将垄沟土壤用做垄体,易造成垄沟土壤减少、肥力损失和松土层减少所致。
3、结果与讨论
①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地极度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的产量具有较为显著影响,在大田生产中,垄高适宜区间为5~10cm,且以垄高5cm为宜。
② 在本地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丰产技术时,应注重马铃薯垄高、垄宽、种植密度等各项栽培措施的田间试验研究,进而探索提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简单实用、实践操作性强、增效明显的丰产农艺措施,并加以推广应用,这是本地极度干旱山区旱作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实现高产的又一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73091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