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改革背景下提升林业管理队伍素质的策略分析

2019-10-21焦敬哲

吉林农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业素质

摘要: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推进,林业经营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在此背景下,保证国有林场的深化改革,促进林业产业效益的提高,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林业管理队伍。本文围绕林业管理队伍素质展开分析,立足于国有林场改革背景,从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岗位实践、人才引进等四个方面,主要论述了提高林业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业;管理队伍;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8.061

国家政府机构深化改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建立,为我国国有林场改革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意味着未来一段发展时间内,我国将会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长期实践表明:国有林场的改革,一方面保护了生态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不受损坏,可有效增加林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改善林区群众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然而,现实中,改革困难重重,突出问题就是林业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造成林业生产效益持续偏低,对国有林场深化改革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国有林场改革背景,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林业管理队伍素质提高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重视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认知水平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走进了新时代,国有林场改革需要以新时代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引领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才能保证国有林场改革持续进行下去,不会中途夭折。基于此,林业管理工作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重视理论学习,及时掌握党的思想与方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知水平。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理论学习,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党风廉政建设[1]。一是加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并且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行动方针,坚定走党的路线,保持与党的路线不偏差。林业管理部门需组织林业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国家林业治理新理念新思想学习活动,以使得林业管理工作人员掌握新时代的新思想,做好新时期林业管理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意味着林场经营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触动到部分林业职工切身利益,一旦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到国有林场深化改革,基于宏观角度分析,职工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将会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2]。所以,在国有林場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林业管理人员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林业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以高效工作模式助推林业改革工作,保证林业改革取得预期成效[3]。

2 鼓励参与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实践中自然也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如何保证改革工作取得预期成效,需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结合不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并做出与之相应的决策,确保改革工作持续推进。首先,林业管理部门组织林业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的选择,需要以最新思想、最新管理理念为主,确保培训内容的适应性,以保证业务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方可有效促进林业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

国有林业改革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遇到的问题也是十分繁杂的,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就必须解决问题。基于此,林业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工作进度,明确现存的主要问题,开展业务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针对工作中的问题,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工作的顺利实施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可借助系统的业务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其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针对国有林场改革中存在的产权划分不明确等问题,林业管理部门需落实政策理论学习工作,通过系统政策学习,让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国家现行最新政策,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可在法律范畴内,针对问题采取灵活、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措施。

林业管理部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时代在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要想保证林业管理人员在系统教育培训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需注重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而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育培训工作需求,不利于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林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对现阶段的教育培训模式进行有效创新,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有林业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林业管理部门可考虑高等院校合作模式,依靠高等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林业管理人员开展各种工作教育培训,例如,病虫害防治、种苗生产技术、森林植物调查等,以拓展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知识体系,促进林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注重岗位工作实践训练,全面提高林业管理人员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国有林场改革对林业管理岗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岗位工作必然面临新的调整。例如:《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国有林场实施事企分离,针对这一变化,林业管理部门需要重新调整工作岗位,相应的岗位工作内容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保证林业管理人员能够胜任新岗位,做好各项工作,林业管理部门需注重岗位工作实践训练,以此全面提高林业管理工作人员新技术应用能力,处理好工作岗位上的一些问题。首先,林业管理部门需积极开展“科技下基层”等活动,全面提高林业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科技素质,以提高其服务能力。同时,伴随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深入,林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管理思维,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与林场合作社等机构加强联系,为林业相关机构提供技术指导。针对国有林场现有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林业管理工作人员需重视林业经营主体的引导,加强技术指导,尤其是做好林业经营部门新技术的对接工作,促使其掌握最新林业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技术含量。其次,林业管理部门领导人员需鼓励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各种技能比赛中,通过比赛激发林业管理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学习兴趣,以促进其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4 注重人才引进,制定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基于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际需求,林业管理部门需在控制事业编制的前提下,不断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需强调的是在人才引进时,需注重工作需求,确保引进人才与工作需求相匹配。针对现阶段基层林业管理部门高学历人才缺乏、后备人才缺乏等问题,林业管理部门需开通多渠道模式,引进高素质人才参与到林业管理工作中,通过开通高素质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推动林业改革。同时,基层政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例如,住房政策、医疗服务政策、职称晋升政策等,以超高福利吸引林业管理人才进入到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就业。此外,为了留住人才,避免人才流失,林业管理部门需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坚决避免出现“论资排辈”绩效考核现象,以实际工作成效决定绩效。同时,注重福利倾向基层一线林业管理工作人员,例如,编制、薪酬、福利以及职称评定等,以此激发基层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吸引一大批人才进入到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就业。

5 结语

基于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践需求,需构建一支高素质、业务技能水平高的林业管理队伍,才能做好林业管理工作,保证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推进。因此,林业管理部门有必要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思想,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注重人才引进,全面提高林业管理队伍素质,确保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銀会.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05):57,63.

[2]鲁海东.林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探索[J].民营科技,2018(12):244.

[3]马凤,彭云龙,张伟,张艳.简析提升林业经营管理队伍素质的对策[J].河北农机,2018(07):57.

[4]田明华,王自力,李红勋.试论我国国有林场体制改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5]田明华.我国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探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李红勋,柯水发,温亚利,于百川.中国区域林业非均衡发展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7]胡锐,宋维明.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研究与借鉴[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8]田明华,宋维明,陈建成,程宝栋,田昊炜.试论低碳经济时代的森林经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9]蓝瞻瞻,王立群.我国林业产业链整合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10]陈立桥,陈立俊.林产品贸易政策对林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焦敬哲,本科学历,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学。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林业素质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