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报告》前景化语言特征分析

2019-10-21朱授稳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3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审美

朱授稳

摘 要:作为典型外宣文本的十九大报告,除了措辞严肃、表达严谨之外,其语言本身还有其他方面的特色。从前景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数量型和质量型前景化两方面,简要分析《十九大报告》中那些典型却又不易发现的语言特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解读该文本,比较原文和译文读者的不同阅读感受。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体验不同的文字审美。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前景化;审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3.087

0 引言

一般而言,前景化理论多用于分析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等,很少会有人将前景化和外宣作品联系起来。但是近几年来,经过对我国的外宣文本研究后,笔者发现,这类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深厚,国家领导人逐渐重视在政治文本中引经据典,以此增加政治文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比如“学习强国”就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一系列节目,下面将以《十九大报告》为例,对前景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 前景化理论的发展

前景化(foregrounding)属于文体学中的术语之一,这一概念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它是从美术界借鉴过来的术语,运用到语言学研究当中,指代偏离常规的语言现象。在20世纪初,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著作《诗学》中不止一次的强调,文学的措辞必须要是打破常规的。这就让看待事物的角度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除前景化之外,还有背景(background)、常规(convention)等同时引进的概念。因为在美术界,如果画家想要刻意强调某部分,那么那一部分就会可以凸显出来。什科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Art as Technique)中指出,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让物体变得陌生,以非同寻常的形式出现,让表现形式别与常规,增加理解难度,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美学本身的目的,必须要延长。

其次,前景化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同时指代在某一语境中,既不正规且偏离语言特点的情况。雅各布森发展的另一套关于文学语言的有关理论强调的是平等结构(parallelism)。利奇和肖特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认为关键在于概念的选择,无论是偏离(deviant)的选择还是超常规(overregular)的选择都会产生前景化。韩礼德承认了穆卡洛夫斯基对于前景化的观点,但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他强调前景化应该是动机凸显,包括消极的常规偏离和积极的偏离。这就为后来的文体学研究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观点。

最后,也就是现在,学界开始从文体学和翻译角度出发,研究前景化的意义。美国学者叶子南根据前景化的表达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区分,对前景化内容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前景化如今包含了多重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在前景化和翻译的研究中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

2 前景化特征分析

前景化最初是运用到文体学领域的理论,分析的文本多数为文学文本,但是笔者另辟蹊径,研究了国内近几年的外宣文本,其中以《报告》为例,仔细分析其中前景化语言特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分别是数量型和质量型前景化,如表1所示,以下的例子均取自《十九大报告》。

2.1 数量型前景化

“数量”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频率,正是如此,数量型前景化出现的语言特征并不是语言本身有多么的反常态,而是有着本身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足以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表达作者的强烈语气。

例1:我们面对的是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面对的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我们面对的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

译文:What we faced was profound change in our external environment…What we faced were severe challenges caused by the growing pain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What we faced was a complicated terrain of increasing dilemmas…

分析:原文中使用的是三個连续的排比句,即“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组织相似的句法逐一标出”,均以“我们面对的是……”开头,表示发言人对于中国目前所处的艰难局面表示强调。为了传达原文本的风格和语气。王东风说过,“能否恰当地识别原文的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体会原文前景与背景、常规与变异之间细微的差异和张力”(2004,66页)。在译文中同样使用“what we face”开头,这种多频率的重复一来宣扬了中方在审视自身问题保持的客观坚定的立场;二来符合中国特色外宣文本的情感基调。而且使用主语从句,比普通的主谓宾句子力度更大。

2.2 质量型前景化

2.2.1 词汇

词汇的偏离就是让普通用词具有新的含义,或者是创造新词。在本文的例子中指的是老词新意,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为了应对新的发展情况,原来的字词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旧词新意是不可避免的。

例2: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译文:We have taken firm action to “take out tigers”,“swat flies” and “hunt down foxes”.

分析:本例中的“虎”“蝇”“狐”设涉及的是旧词转新义,分别代指各个级别的贪官,在中国文化中,除了“狐”会代表狡猾、奸诈的形象之外,其余几个词并不富含那么深厚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然而,根据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而言,反腐势头势不可挡,便将这几种不同层级的贪官用动物的形象做比喻,在译文中同样使用了对应的动物名称,让国外读者接受这些具有中国特色内涵的动物形象,使得追捕贪官的动作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目标读者眼前,既保持了政治语言的生动性和易读性,又提高了老百姓对党中央政策的接受程度。

2.2.2 语义偏离

语义偏离指“赋予词语不常见的语义,来表现词语独特的理性意义和附属色彩语义”(才让扎西,2017:13)。换言之,表达原来常见意义的词语,作者别出心裁,将老词赋予来新词含义,看似差别很大,其实其中仍然有千丝万缕相似的关系。只要读者善于发挥想象力,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对于语义偏离,笔者认为仍然有两种处理方式,要么保留原来风格,即靠近原作者,要么针对目标读者作适当处理,即靠近目标读者。

例3: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

译文:WE HAVE COMMITTED TO “EXAMINING OURSELVES IN THE MIRROR,TIDYING OUR ATTIRE,TAKING A BATH,AND TREATING OUR AILMENTS”

分析:从原文看,“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都是普通的百姓用语,通俗易懂。该句选自《十九大报告》,其目标读者均为中国各个阶段的公民,因此措辞既要顾及知识分子,又要顾及平民百姓。原文的意思是党对于自身,要敢于自己纠正错误,革除党内各项弊端,像治病一样及时更正。实行党内监督,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手段,并且使用了四个三字动宾短语,使得原文读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译文中选择了直译,笔者认为直译能够准确反映出原文的措辞特色,言简意赅,一旦意译势必会造成译文拖沓冗长,失去了《报告》普及信息的特点,可读性大打折扣。

2.2.3 辞格

例4: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译文:OUR PARTY WAS DEEPLY AWARE THAT,TO ACHIEVE NATIONAL REJUVENATION,IT WAS CRITICAL TO…(重复三次)

分析:在《报告》中,几乎每个小段都有三个以上表态度的小句进行重复,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用统一的语句,一再表现出强烈的情思的,叫反复辞。这种用法包括隔离和连接两种,在这里是隔离的反复。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特点就是喜欢重复,恰恰相反,英文中的忌讳就是避免多次使用同一表達。原文中三大段文字均以这一句子开头,表示了我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深刻认识。为了传递中国政府这一坚定立场和态度,译文也同样使用同一英文句式,笔者认为并没有让读者认为枯燥乏味,而是让译文读者从形式上就感受出我国为了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毅力。

3 结语

《报告》是我国制定国家政策的行动纲领,是我国决定发展方向的总指挥。其表达深刻、措辞严谨,免不了降低了语言的可读性,但是如果在语言形式上运用一点小技巧,如本文分析的前景化特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帮助对外传播信息,增强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最大程度兼顾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王东风.文学翻译译·注·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才让扎西.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D].兰州:兰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审美
论专题化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蓝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