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的精神密码
2019-10-21张毓徐颢
张毓 徐颢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的网上微展馆里,奖章、牌匾、嘉奖令……一件件自带红色基因的“老物件”给出了这道问题的“颍州答案”。
为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颍州区委组织部策划推出了“红色传家宝”征集展示活动。数月来,14个乡镇街道、15个“寻宝小分队”集体出动,30个红色故事、149件“红色传家宝”被发掘展示,让光荣传统从历史的隧道中走出来,让沉睡的故事从时间的彼岸回归。
七一党的生日前,这些珍贵的“红色传家宝”在“颍州先锋”微信公众号的“传家宝”微展馆和实体展馆相继展出,网友可移步现场近距离感受“传家宝”的红色魅力,也可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看馆藏、听故事、学精神。
一件“传家宝”就是一个革命故事,就是一把革命火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颍州的“传家宝”微展馆,去聆听一个98岁大党的那些“小故事”。
◆ “访”出来的红色传家宝
阜阳市从不缺革命记忆。红色,是阜阳的城市底色。
1925年夏,共产党人周传鼎、周传业兄弟成立了阜阳市最早的党组织——中共阜阳小组,在这片土地播撒下革命的火种;1926年,在中共阜阳小组领导下,革命刊物《阜阳青年》为进步青年投身革命吹响了集结号;1928年4月9日凌晨,在中共皖北特委领导下,阜阳爆发了震撼江淮的四九起义,彪炳史册。
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革命城市,如何充分发掘出代表城市革命精神的“传家宝”,是摆在颍州区委组织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全区成立了15支由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组成的“寻宝小分队”,走访革命前辈和老党员,征集革命史料,开展“寻宝”活动。
掉光了红漆字的军用水杯、镌刻着“人民功臣”字样的牌匾、表面已经斑驳的纪念奖章、边角已然残破的兵役证……当老党员们用颤抖的双手拿出这些压箱底的“传家宝”时,无不感慨万分。老党员孙怀玉仔细摩挲着立功证书和奖章,声音哽咽地说:“再苦再难,丢了啥也不能丢了它,它是那段岁月的见证。你们拿去用,要让更多人(看后懂得)珍惜和平,那它就值了!”
100+,1000+,10000+,“红色传家宝”微展馆在“颍州先锋”一上线,访问人数的纪录便不断被刷新。颍州发布、颍州e宣讲、阜阳发布、安徽先锋网、安徽先锋手机报纷纷转载,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相继推送“红色传家宝”创新案例,并收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国课件集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些“老物件”是老兵们为国争光的最好见证,”颍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纪兰芳在谈到“红色传家宝”微展馆的创意时说,“‘红色传家宝微展馆的开办,是我区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项目,有效盘活了我区‘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不可多得的党课素材,也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最好教材。”
◆ “讲”出来的红色记忆
在“红色传家宝”微展馆里,有几样特别的物件。
一枚奖章,一生守护。颍州区商务粮食局的邢涛是一名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退伍军人,他为微展馆提供的“传家宝”是一枚1985年12月由部队授予他的一等功奖章。在那一年的“9·23”战役中,邢涛不幸被一颗手榴弹炸伤,脸部、胸部受伤严重。但他凭借超人毅力又冲了上去,向敌人投掷了4颗手榴弹,即便救护队来了,仍不下火线,高呼“我是班长,听我安排”。那场战役攻占中,我军最终拔点395高地,减轻了敌军对我军老山那拉阵地的威胁。
听说区里要建网上红色展馆,邢涛郑重地拿出了视若珍宝的奖章:“退伍后,我把这些奖章等老物件交由父母保管,今天拿出来让更多后人知道,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一支钢笔,云中英雄。文峰街道莲花社区里有这样一位低调的老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安徽省唯一一个驾机穿越氢弹蘑菇云取样的涉核人员,是当年的“穿云25勇士”之一。
老人叫马吉平,1948年出生,1966年参军,在空军某师服役22年。1976年的一天,执行战备任务的马吉平等人突然接到上级指令,氢弹将在半个小时后爆炸,即刻登机进行核爆炸取样搜集。马吉平驾驶歼6战机穿越蘑菇云顺利完成了取样任务,但就在下飞机时,由于穿越爆炸辐射区造成身体不适,他不慎从舷梯上摔下来,膝盖严重损伤,切除了部分半月板。后来部队奖励他一支钢笔,并授予个人三等功。
这支钢笔,马吉平一直用心保存,很少拿出来。对于这段往事,出于军人的纪律性原则,他也从未对外说起。但当“寻宝小分队”找上门,并说明来意后,老人却非常支持,立刻取来钢笔,激动地说:“以后,我会把这支钢笔留给我的孩子,让他们记得幸福来之不易,让他们一心听党话,一路跟党走。”
九死一生,深藏功名。信息采集期间,颍州清河街道九里社区工作人员常鹏为大家捧出一个红布包。寻访小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边角残破的兵役证,证件的主人是常鹏的爷爷常海星。
常鹏说,这是他偶然在爷爷家的旧橱柜抽屉里发现的,虽然被鼠蚁啃咬得不像样了,但照片上爷爷身着军装、精神抖擞的样子仍清晰可见。或许是不愿回忆战争年代的痛楚,常海星老人很少和后辈提及当年从军和战斗的经历,但这本兵役证却真实记录了一个英雄老兵的战火青春: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济宁战斗、土上集战斗、开封战役、水齐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九死一生的战斗中,常海星将青春献给华夏,将和平托付未来。
◆ “树”起来的红色丰碑
登錄“红色传家宝”微展馆,《我和我的祖国》背景音乐如山涧溪流潺潺而出,“红色传家宝”安安静静“伫立”在那,为今天的人们讲述那些年的红色故事。
轻触传家宝的缩略图,就会传出物件持有人讲述“传家宝”历史的音频,或激动、或高昂、或沙哑的声音将参观者瞬间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截至目前,“红色传家宝”微展馆已收到点赞数10895次、参观留言1056条。
“每件文物及展品都述说着一段或惊心动魄、或可歌可泣的往事”“它们是‘国宝,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传家宝,是凝聚民族智慧、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1000多条微信留言传递出共同的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新作为。
与此同时,颍州区政府一楼的线下展馆也成为全区党员群众的热门打卡地。经常有人来到这里观摩“红色传家宝”,共同忆初心、谈使命、话担当。
“阜阳光荣的革命历史,是颍州广大干部群众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充沛顽强的斗争意志、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以及一心向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颍州区委书记张华久说,“通过开展寻访红色‘传家宝活动,我们会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颍州改革发展新篇章。”
下一步,颍州区还将持续推进“红色传家宝”的探访、征集、筛选工作,将大量的第一手口述文字、音视频资料整理转化成可读、可听、可看的党员教育资源;同时,组建创作宣讲团,以“红色传家宝”故事为蓝本,创编情景剧、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此外,还要与“三会一课”相结合,让“红色传家宝”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请“红色传家宝”的相关见证者讲述初心故事,传递信仰力量。
穿越历史,精神长青。颍州区以“红色传家宝”为纽带,正在将红色基因融入到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中。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