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扶犁东野”中的“苦乐”
2019-10-21徐艳
徐艳
丰,硕果累累;碑,成就不朽。《丰碑:北大荒精神》带我们回顾了北大荒七十载的沧桑巨变,“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丰碑”的最好诠释。
第一代北大荒的开发者郝光浓在日记中写道:“茫茫草原,凛冽秋风,扶犁东野,汗珠挂胸,丰衣足食,幸我老农。”品读文字,我们看到了他用略带调侃的语气写下了北大荒人的“苦”与“乐”;穿越文字,我们看到的则是垦荒英雄战天斗地,让沉寂的荒原变成千里良田。如今这片神奇的土地,正以跨越发展之态,向着农业领域航空母舰的目标奋力前行。
茫茫黑土,承载垦荒精神,用深刻厚重的文化价值诉说战天斗地中的燃情岁月。“扎根边疆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垦荒队员、转业官兵、知识青年等老一辈垦荒英雄们把深埋在沼泽中的“璞玉”挖了出来,无私无畏,不懈开拓,筑牢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充分肯定,他感慨北大荒的沧桑巨变“了不起”,在视察垦区时曾意味深长地说“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无论是面对漫天飞雪的极端天气,还是一穷二白的莽莽荒原,艰苦奋斗的北大荒人开创了一个個开荒史上的奇迹;随着马达声号子声,勇于开拓的北大荒人在冒油花的肥沃黑土写就了大写的丰收;在国家需要粮食的时候,顾全大局的北大荒人宁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将粮食运向全国。这就是无私奉献的北大荒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代代传承,从未改变。今天,第一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者已经老去,但在与他们交谈时,我们发现尽管年轻时经历了那么艰苦的岁月,但他们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表现出的更多是乐在其中的自豪。
历经数代,时刻永葆本色,用为人民开荒站岗的誓言牢记心中的使命担当。握笔逝世的王正林,镌刻英雄的“故人墙”,潜水挂钩的任增学,三次流产的孙文珍,奉献终生的女刘瑛,开拓攀登的张源培,科技明星的徐一戎……无数的北大荒人义无反顾地倾情奉献,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战线上履职尽责,把王震将军“生为人民开荒,死为人民站岗”的精神继承弘扬下来。从1947年至今,北大荒人从来没有忘记身上担负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粮食产量连续15年递增,在2018年更是传来产粮456亿斤的捷报。现在的北大荒,正在用自己的使命担当,向外界昭示着中国粮食和中国饭碗的实力,生动诠释着新时代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开拓创新的初心故事。
面对未来,不断开拓进取,用大农业示范的科技力量把稳行进中的领航意志。凭借着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手段,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团队,如今的北大荒正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垦区振兴发展新动能”中迸发光芒,成为农业工业化时代的“领军者”。精准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等的应用,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突破,代表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水平。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行进的途中,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农业领域航母必将行稳致远。
(作者系江滨农场军垦管理区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