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在高职高专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

2019-10-21祖丽皮努尔·阿卜杜萨迪克席艳玲杨春生

医学信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导师制评判实习生

祖丽皮努尔·阿卜杜萨迪克 席艳玲 杨春生

摘要:目的  探討“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在高职高专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60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大专生,2016级30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位”导师带教模式,2017级30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实习结束时,实验组专业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77.91±6.18)分 vs (66.11±5.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302.91±14.33)分 vs (277.42±9.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生对“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教学模式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水平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导师全面发展,催化教学相长,从而提高带教质量,可用于高职高专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中。

关键词:“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高职高专;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实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8.003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8-0006-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full course-study-post" three-tutor system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8, 60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majors were enroll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30 interns in 2016 were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post" tutor teaching mode.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 30 interns of 2017 class used the "full course-study-post" three-teacher teaching mode to compar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ntern's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two groups of interns.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internship, the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77.91±6.18) points vs. (66.11±5.66) 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core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02.91±14.33) points vs (277.42±9.96)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tern's recognition of the "full course-study-post" three-tutor teaching model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full course-study-post" three-mentor teaching mo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interns, but als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tutors, catalyz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an be used for high Vocational teaching in the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teaching.

Key words:"Full-study-post" three-tutor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Rehabilitation therapy;Intern;Practice teaching mode

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不仅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其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导师制(tutorial system)即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目前我国大多数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教学基地采用传统的“岗位”带教模式,而此模式存在很多问题[1],如医院因素:实习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不力;教师因素:教师队伍结构稳定性差,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带教只停留于岗位,实习侧重点偏向技能而忽略专业、科研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习生因素:没有明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时刻听从带教教师的指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设有8个治疗部,15位医生和45位康复治疗师,在医、教和研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为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鉴于部分院校康复治疗学和八年制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学、护理学等专业临床带教阶段实施双导师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4],我科将“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高专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以期提高实习生专业素质、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专业的60名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30名2017级实习生为实验组,30名2016级实习生为对照组。所有维族学生皆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并取得三级甲等级(达到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学毕业时应具备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两组实习生实习前被授予的理论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及教学模式均相同,全部学生自愿参加实验,能够配合考核、测评和问卷调查、依从性好。

1.2方法  两组实习生均在我科实习48周。两组实习生均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3~4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神经、骨关节、儿童、心肺、危重症、作业、言语、物理因子治疗部等8个治疗部各实习6周。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岗位导师带教模式,岗位导师由科室竞聘产生,各治疗部部长指定所带学生,带教从实习生进入每个治疗部实习开始至出该治疗部终止。

岗位导师的遴选和职责:参考实行导师制的培养单位的标准[2-5],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本科学历、3年及以上康复治疗工作经验、初级及以上治疗师职称,或硕士学历、1年以上康复治疗工作经验、初级及以上治疗师职称。②责任心强,专业素质、沟通和协调能力良好。本科室符合以上标准的治疗师共有42名,按职称和工龄优先原则,产生30名岗位导师,其职责:每位岗位导师一对一指导1名学生,主要指导学生熟知岗位职责,掌握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患者的康复评定及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1.2.2实验组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三导师带教模式,即每组实习生除了有一对一带教的岗位导师,还配有学业导师和全程导师各一位。遵循导师身份不重叠、不兼顾原则,即全程导师不兼任学业或岗位导师,学业导师不兼任全程或岗位导师。岗位导师遴选和职责同对照组,42名满足岗位导师条件的治疗师中除去符合全程导师和学业导师条件的治疗师,产生30名岗位导师。

学业导师的遴选和职责[6]: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本科学历、5年及以上康复治疗工作经验、中级及以上治疗师职称,或硕士学历、3年及以上的康复治疗工作经验、中级及以上治疗师职称。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院级及以上级别科研项目。③热爱康复事业、责任心强、担任康复治疗部长。按此标准,本科室产生8名学业导师,其职责:每位学业导师负责指导一组(3~4名)学生,从该组实习生进入学业导师负责的治疗部至出该治疗部终止,学业导师面对面且一对一指导每位学生≥2 h/周。学业导师负责组织康复评定会、典型病例讨论、小讲课1次/周,实习生病例汇报比赛1次/月,根据学生抽到的题目提前提出問题,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最后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就业意向,使其参与课题。

全程导师的遴选和职责[3,4]:全程导师由我科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和治疗师竞聘产生。基本条件:治学严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精神。此外,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在医院或科室任有行政职务。②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过教学论文,或参加校级及以上级别教研项目。③曾取得心理咨询师或教师资格认证。按此标准,本科室产生8名全程导师,其职责:每位全程导师作为导师组长,管理、监督和协调岗位导师和学业导师,并指导一组(3~4名)学生,从实习生第1天开始实习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全程导师面对面且一对一指导每位学生≥2 h/周。全程导师一方面通过组织导师组座谈会1次/周,了解学生工作、学习情况,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另一方面采用面对面、微信、QQ、电话等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批阅学生的实习小结,定期了解学生对科室、带教教师和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全程导师每年负责举办和组织两次以上的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专题讲座和义诊。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专业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实习前后,由同一调查者讲明调查目的后,学生按照问卷要求匿名填写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测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7],并由调查者当场收回;实习后填写教学模式评价调查表。两种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

1.3.1专业考核成绩  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平时表现成绩。其中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各占40%,平时表现成绩占20%,由科室教学考核组参考实习教学大纲统一命题并考核,平时表现成绩根据医院标准结合学生实习表现打分。实习结束时,教学秘书将学生在其轮转的8个部门的成绩核算,得出平均成绩。

1.3.2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得分和总分  调查问卷采用CTDI-CV量表,该量表以美国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测试量表(CTDI)为基础,经彭美慈、白洪海等教育专家修订而成,并且在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不同地區的大学生中进行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国内测评判性思维常用的量表[8,9]。本研究中所有维族学生汉语水平较高且思维模式与汉族学生无明显差别,因此所有学生采用CTDI-CV。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代表评判性思维的7个特质:寻求真相、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每个维度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6级评分,分别计为1~6分,总分70~420分,评价标准:①<21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倾向为负性;②210~279分,表示评判性思维倾向不明;③≥280分,表示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④≥350分,表示强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分数越高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1.3.3教学模式的评价  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教学管理、教学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为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性别、民族、年龄、实习前的专业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习前后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  实习前,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习后,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专业考核成绩得分比较  实验组实习后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平时表现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3.1“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对实习生专业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后的专业成绩和CTDI-CV量表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一致[3,4,7]。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位导师带教模式,偏重于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与实践,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诸方面关注度不高,并忽略了自发性及创新性教育,因此对激发实习生的求知欲,提高理论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无显著作用。实验组采用“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模式,能很好地弥补岗位导师制的薄弱环节。全程导师主要是科室事务管理者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一方面作为导师组组长,管理、监督、协调岗位导师和学业导师,使之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保证教学质量[7];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的平安健康导师,侧重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方面。学业导师在专业和科研上学有所长,是学生的发展导师,侧重成才向导、观念引导和职业指导,以个案教育和开放性教育为主[10],通过让学生参与竞赛和科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辩论、自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更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方式,提高创新意识[8]。

3.2“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本研究中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与郭君怡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的实施,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为高效整合教学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三位导师分工各异,侧重不同,又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发挥三导师制最大的效能,让学生在整个实习中得到充分的指导和针对性的帮助。在此模式下,导师既要了解学生心理,又要善于发现学生特点并能因材施教,因此导师深感责任重大,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8],扩宽专业知识,从而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因而实习生更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保证了学生工作的良性运转,从而优化学生管理。在实施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实习生作为“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的纽带,促进了三位导师的沟通,丰富和完善了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也催化了教学相长。

虽然多导师制的构建和应用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教学方式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可遵循,尤其是教学的实施和评价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但多导师制在教学职责上分工各异,侧重不同,又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实际上是对目前实习基地有限的教学资源的一种合理补充,而且从本研究来看,“全程-学业-岗位”三导师制的实施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导师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值得在高职高专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相信三导师制必将在未来的康复治疗学实习教学实践中不断被推广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垒垒.康复实训教学实行导师制的研究和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9-10.

[2]梁雅慧,公维军.康复治疗学专业神经康复方向本科生“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8,18(3):187-189.

[3]郭君怡,黄乐听,王亦素,等.“全程-岗位”双导师制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6):2171-2174.

[4]麻慧磊,王静,刘芳.“双导师制”在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中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8):805-808.

[5]郭媛媛,刘浩,黄东锋,等.美国物理治疗专业同质化教育的启示及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1):5-8,45.

[6]程建伟,颜剑雄,杨森.双导师制: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19):79-80.

[7]王爱霞,董爱淑,刘一苇,等.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护生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2):3231-3234.

[8]黄为,王小兵.病案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神经康复”课程中的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44-46.

[9]万雪梅,易霞,陈再蓉.维-汉双语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2):95-97.

[10]陈惠.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的思考与探讨[J].职业,2016(32):29.

收稿日期:2019-6-5;修回日期:2019-6-13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导师制评判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