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现状评价

2019-10-21史冬博尹利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指标文化

史冬博,彭 欣,尹利清

1 前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遗存当中最精彩、最厚重、最能凸显中华文化DNA特质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他民族文化的显著标识。而非遗传统体育文化又是其中最扎根于乡土、最具情感表达、最为生动的一簇。它发于民俗,酿于市井,启于边塞,历经千百年沧桑却依然保留了下来,植根于适合于其生长的文化沃土。既有利于民族个性文化的固守,促进百花齐放文化家园的繁荣,同时又有利于涵养全民族的凝聚力。山西是非遗遗存的大省,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其中难得的瑰宝,保护好山西传统体育项目对文化自信和特色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山西共有48项传统体育项目被录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调研发现,这些项目的保护实施现状参差不齐,评价标准不一,给科学保护和政策制定造成了困难。笔者通过对山西传统体育项目的实地考察,利用专家汇评、项目梳理、共性归因、加权平衡等技术手段,确立符合山西实际的评价体系,进而进行整体和逐项的类比分析研究,以求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山西传统体育项目实施保护之现状。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现状。山西省到目前为止,有48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本着典型性、地域性、聚类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择取其中11项进行调研。分别是社火类:背冰、竹马、风火流星、九曲黄河阵、阳城旱船;竞技类:挠羊赛、鼓车、跑马排;武术类:形意拳、鞭杆以及游戏类:打瓦游戏。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以非遗保护、非遗申报及保护政策、山西传统体育为关键主词,在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为研究提供论据佐证。

2.2.2 考证法按国家有关非遗申报及保护政策,结合专家综合分析的判定意见制定出针对的评价体系。对抽样项目逐项进行实地考证。考证分为软性和硬性两方面。软性包括管理者、传承人、受众以及当地民俗学者;硬性则有对非遗生存环境的记录与描述,活动情景实录等。视角确定为保护实施现状。

2.2.3 访谈法就专门问题与传承人、政府管理者、大学研究专家、参与者以及有关文化部门的先期研究人员进行访谈。由表及里摸脉络、抓重点、探根源。对发现的问题和症结进行解构,从而深度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项目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实施状况以及传承异同。

2.2.4 口述史法对有文化记疏和典故讲述的介入者进行一对一的口述史记录。将“小文化”“小故事”“小事件”与具体事件相勾连,获取“最土”的信息,以备在后期立论时,为保护实施现状的形成寻找事实依据。

2.2.5 层次分析法结合前期调研和国家有关非遗申报保护政策,首先拟定出三级指标,利用侯定丕《非线性评估的理论探讨与应用》和层次分析法,经过3轮次专家问卷,对指标进行不断的筛选、调整和比较,最终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与体系。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民俗活动、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节庆与礼仪,还包括传统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一些文化空间[1]。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保护中不断地给予恰当的评价,以保证保护到位、传承有序。可见,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依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前期山西全境调研以及参阅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拟定了评价指标初步体系。体系分三个层次:准则层、方案层和策略层(客观层)。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运用特尔菲及层次分析法,即就某些问题分别依靠有关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请专家分别对事物进行评价、预测与判断,从而获得可供参考的意见与信息的方法[2]实现架构的初建。专家的选取采取了分类和专业性的基本原则。传承人及小域文化类12人;大学专家及专项研究者类8人;文化部门主管人员类11人;其他深度关注人员2人。合计33人。

然后,专家对所确立的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趋同性确认。采用侯定丕在《非线性评估的理论探讨与应用》的研究成果,对回收的专家问卷进行赋值,评判等级为非常必要、比较必要、一般、不太必要。在得到各项指标重要程度赋值结果后,进行整理统计[3],运用SPSS19.0和Excel2010进行计算。表2计算结果中累计百分率反映各指标满足度的具体量化值;变异系数表示专家对该指标的认可程度。其综合值越小表明该指标得到的专家趋同性越高;反之,越低[4]。平均得分用来辅助反馈指标的被认可程度[5]。

表1 专家认知实力量化表

以此方法通过自命指标、专家建议、比较调整、构成初体系4步完成。第一、二轮专家问卷,主要任务判定研究指标体系的认知趋同度;通过调研去伪存真,确立基本指标体系;两周后进行了第三轮次的专家问卷调研,目标为修正指标结构,增添认同新项,确立完整体系并进行专家意见的协调一致度检验。结果如下:

第三轮准则层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045、0.030、0.012、0.033、0.025,总体协调系数为0.035,卡方检验的结果P值小于0.01。这说明各类专家之间意见协调程度一致[6]。该指标体系可基本反映传统体育保护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第三轮专家问卷策略层指标筛选数据统计

注:此表来源于尹利清硕士论文《非遗保护视角下山西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2018.

从表2也可直接看出:饱和度75%、变异系数最大值为0.314 4、平均值最低为42.89(满分为50)。所有指标均满足要求,所以本轮的指标无需删减。

3.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及形成在评价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汇聚专家意见,组织10名专家的指标分析研讨会,就三轮次的反馈和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修正词义、增加缺项最终形成表3指标体系。

表3 山西省体育类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有五项指标是经专家组反复推敲,综合意见修订而成的。譬如:“数字化多媒体”换成“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改为“教学实质”;“大型庙会”转化成“大型集会”;“互联网宣传”替换为“网络信息”;“制度建设”定义为“制度与保障”。同时,考虑到与时俱进、实际调研需求以及专家意见,决定增加6项方案层指标:数据库存储、培训教育、发展史录、内容分类、举办次数以及参与受众。体现了问题的针对性、研究的指向性和视角的全面性。三轮调研后全面、系统、完善的考评体系得以确立。

3.1.3 各层级指标权重的计算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构件原理以及准则层、方案层和策略层各指标之间的所属关系,将研究的问题指标层次化,聚项归类进而形成一个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

图1 山西省体育类非遗保护实施状况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图

注:此图来源于尹利清硕士论文《非遗保护视角下山西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2018。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专家问卷调研,共发放33份,回收33份,其中有效问卷33份,效度及信度检验均满足研究要求。问卷的设计考虑到尽量精细化的目的,采用了“1—9”级标度进行评判;通过层次指标间比较,获取众数;最后运用AHP分析软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如将准则层的矩阵的数值输入软件中获得各项相应权重,用同样的方法输入方案层和策略层指标的判断矩阵中,可求得各层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4、表5。

表4 准则层指标判断矩阵(n=5)

表5 准则层各个指标间比较及权重系数(n=5)

注:此表来源于尹利清硕士论文《非遗保护视角下山西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2018)。

一致性检验的结果是C.R.=0.099 0<0.1; 对“准则层1”的权重:1.000 0; λmax:5.443 4满足应用要求。将各指标以百分之计算权重分别是:“建档规模”所获权重为7.4;“保存状况”所获权重为38.68;“传承途径”所获权重为31.9;“传播方式”所获权重为12.12;“保护措施”所获权重为9.9。以此类推,分别计算出方案层、策略层的各指标权重(见表6)。

3.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确立运用AHP分析软件,求出每个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起山西省非遗传统体育保护状况评价体系。以此为度,制定出三级指标的考核明细,然后进行实地考证,对应赋值,最终得出“分数”。以考核各项的保护状况,进而进行更深入的评估。表6为所构成的评价体系。

山西省体育类非遗传统文化保护实施状况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保护实施现状(100分)=建档规模得分(7.4)+保存状况得分(28.68)+传承方式得分(31.9)+传播途径得分(13.14)+保护措施得分(9.89)。

3.2 山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现状分析

3.2.1 山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整体情况分析以整体的视角去观测山西省非遗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实施状况,既可以衡量此项标准的制定能否如实全面勾勒山西现状,同时还可以发现级差间的差异和类项间的特征;从考察观测的结果看此标准的制定是合理而有效的,较好地反映了山西省非遗保护的整体“实力”以及各类保护项独有的特征。由于此标准的指标体系完全是依据国家非遗保护的评价体系方向制定,所以也可满足全面性全方位的要求。

表6 山西体育类非遗传统文化保护实施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

注:此表来源于尹利清硕士论文《非遗保护视角下山西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2018。

表7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此新评价标准来度量山西省非遗传统体育保护实施的整体现状,表现不佳。虽各类项及指标间的强弱态势各有体现,但共性综合特征总体趋弱是不争的事实。主要特征如下:

(1)保护工作实施的全面性不足。在建档规模、保存状况,传承方式、传播途径和保护措施五个大的选项中,建档规模、传承方式和保护措施三项工作有一定的成效,而在保存状况和传承途径两项上表现明显不足。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数据共享以及活动经费支持方面不尽如人意。

(2)保护实施工作缺乏有效机制和科学规划。在保护过程中,所有项目几乎均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存在意识”,体现在对自身重要性及保护级别的认可上均获满分(0.82分)。但对如何保护?怎么管理?思路不清,较为模糊,且无法做到科学与规范。另外,制度机制建设与保护目标不同步、不同轨的现象依然严重。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的情况从“机构设置”“制度与保障”两项指标均现低分中可见一斑。

(3)保护实施的本源意识和有效的举措不匹配。表现文化认同的“家庭文化”“村落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教化”选项有较好的成绩,说明该项目在地域文化中依然具有较强影响力。政府、族群及生活在其中的百姓家庭认同和传承的意识依然存在,其文化符号的内化特质深入人心,但传承的力度不足。譬如:针对性的专门培训、区域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组织的参与等均与非遗保护的目标不相匹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淡化、弱化的囧相依稀可见。

表7 山西省体育类非遗文化项目保护实施状况评价分数统计表(n=11)

(4)对“关键点”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喜忧参半。与当地生活实景结合较为紧密的项目,传承人的支持、保护以及作用的发挥较好,如形意拳、挠羊赛、背冰、鞭杆等。而那些起源相对古老,又多以虚拟文化背景为主线或脱离现代生活节奏的项目显然弱化了许多,如:阳城旱船、竹马、九曲黄河阵、打瓦游戏等。

(5)各界主动介入和传播的力度明显不足。从“举办次数”和“参与受众”指标看,表现形式尚存,但展示力度和参加人数与期望值有较大差距,且出现不均衡的状态。具有节庆色彩活动项目开展较好,而以技术技巧为主的项目,无论是举办次数还是参加人数皆不乐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承不足、人气渐弱的现实。

(6)保护实施意识的主动趋向性轻重有别。指标“基地建设”“影视节目”以及“网络信息”来看,无论是政府、传承人、组织者或研究者加大宣传力度,保住现有资源的意愿是强烈的,且有一定成效。但也有近一半的项目,主动意识不足,研究不深入,对“危机者”更缺乏“抢救性保护”的意识,任其自生自灭,实为堪忧!

(7)保护实施的经费支持明显不足,朴素而原始的自己保护意识依然是主流。从“保护”的大板块观察,不难看出:虽然国家、社会均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远远不足,尤其是活动经费的支撑不足,直接导致活动减少、传承力度不足。参与者“个人福利”均为“0”的表现,恰恰表明,传统体育项目的商业化氛围尚未形成气候,淳朴的原始冲动对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仍然是主流。他们不图回报,不图利益,所以它仍可作为热爱者和专注者的盛宴。

(8)保护实施工作中现代化工具的使用严重滞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保存非遗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主动性和硬件设施配备均不到位。全省整体规划、科学配置、资源共享的事态没有形成,数据库建设几乎为零。

3.2.2 山西省体育类非遗保护项目实施工作分类评价按社火类、竞技类、武术类以及游戏类对山西省非遗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聚类划分,目的是为了能具体地抽象出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保护的核心。社火类主要承载的是战争后的胜利欢歌、祭祀、节庆抒情、市井表演等文化元素;竞技类多以军事训练、士气彰显以及远古礼教活动遗存为主;武术类则蕴含边塞文化、气功养身、武派传承等文化特质;游戏类反映了山西在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主体形式下,市井文化与休闲文化在相对稳定社会环境中的生活场景。我们通过对抽样观察的11项保护实施工作进行的类比分析,以更加直观和细致的分析,得出与实际更贴近的现状实情。

不同类别的项目之间,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均有差异性。虽然非遗项目保护的政策及要求一致,但保护的重点和自身的弱势并不相同。通过本研究方法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各类项目的强弱关系,从而找到不同类项的保护重点,达到解决主要矛盾的目的。我们采用同比率雷达图,直观显现各项“五项指标”(分别以建档、保护、传播、传承和保存表示)的保护实施态势,勾勒出各类项目的总体保护工作状况,为政府部门和保护单位提供指向性理论支持。

图2显示:几乎所有的“有效区”均落在了偏左下的方向。说明“保护”和“传播”在所有项中整体较好;“保存”则是最大的短板。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对历史遗迹,尤其是有记录作用的文字载体几乎无存。例如:在11项的考察中发现除阳城旱船存有一册专门性的古传书籍记载外,其余均无较古老专业书籍记录。更为可惜的是据当事者介绍,文化大革命前“竹马”曾有一套较为完备传世书籍,但在文革中被烧毁,也再未进行抢救性整理和挖掘。另一共性的问题,是造成整体“保存”一项分数偏低的重要因素,无论专家和传承人均认为,利用现代化手段数字化技术整理和记录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并加以保护是当务之急的工作。然而,观念滞后、培训不到位、资金不支持等因素使得几乎所有项目均未推行此项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拉低了“保存”项的分值。为了更好地发现对各类项目在保护实施现状中的特征,我们以聚类的方式进行了分类剖析和比较性研究。

社火类项目(包括风火流星、九曲黄河阵、背冰、竹马、阳城旱船):保护实施现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保存”项的极弱表现。譬如:九曲黄河阵,内容丰富、活动历史久远。近几十年也曾有较强力的推动,但仅存时长20分钟的录像,记录乏陈;竹马也是仅有30分钟的录像和零星的报刊文字记载;阳城旱船对活动开展从未有专门记述,只有一本专著,更没有数字化记录等等。这表明,即使国家管理机关、专家还有传承人都认为其非常重要(占总评价结构标准的38%),但实际现状是重视度(行动)非常不足。及时记录,深度挖掘和全面收集整理的主动意识缺失,是形成的要因。其次,在调查访问中得知,这项工作是“细活”。既要有长时间提炼的功夫,又要有必要的现代化记录工具(传统的手记方式已很少有人使用),软硬件均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也是造成弱化的原因。“社火类”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传播”项相对较好。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均有固定的传统节庆时间以保证其每年都有展示的机会而成为民俗。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约定俗成被赋予“意义”,因而参与的受众广,对地域人群中的影响力和文化教化作用强,传播的效果必然较好。如九曲黄河阵每次活动参加和参观人数达万人以上,而且地域影响越来越广,在吕梁地区几乎都有效仿。而风火流星由于在太原地区通过节庆的表演和电视媒体的关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因而观众众多。但从业人员有限。据其团队介绍,目前可表演的人数在百人以内,主要原因是技术要求较高,学习的周期长,经济利益又低,业内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很低,存在着传承的隐患。背冰项目虽然依然保存于永济县长旺村,但由于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展现,且家族传袭的根祖文化背景,使它的地位依旧稳固,在近几年广泛传播于晋陕黄河两岸;“社火类”项目的“传承”项均不容乐观。因为社火类项目多为聚众项目。组织工作及培训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加之传承人个人影响力及号召能力的参差不齐,还有经费保障逐渐弱化,原汁原味传承的效果越来越差。如:各团体性活动均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持,在申遗前后会有相应的经费保证,但事后渐少,有的甚至没有了来源,传承人的地位也逐渐边缘化,离开政府的支持几乎无所作为。竹马、阳城旱船、风火流星都有这样的境遇。

社火类:

风火流星九曲黄河背冰

竹马阳城旱船

竞技类:

跑马排跑鼓车挠羊赛

武术类: 游戏类:

鞭杆形意拳打瓦

图2 山西省体育类非遗传统文化项目分类比较雷达图(n=11)

竞技类项目(跑马排、跑鼓车、挠羊赛):其类项的特征表现有三个方面。其一,“传播”一项表现较为统一,强劲而有张力;其二,“保存”和“保护”两项均表现为弱项;其三,“建档”和“传承”两项分化且各具特色。“传播”一项之所以有较好的表现,据实地考证,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首先,三项目均携有强劲的古代军事练兵的意蕴,是当地民风和民俗的典型载体,有着较显性的精神寄托内涵。要塞、古堡、屯兵这些特有文化符号被彰显,浸润于如此文化教化的生活态势,“勇敢品质”“英雄主义”“屯兵精神”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必然被放大。同时参与者也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到刻骨的乡风与民俗文化,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譬如:挠羊盛行于忻州、原平、定襄一带。这里自古就是华夏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最前线。挠羊(摔跤)既是力量的比拼,又是身体素质和技巧的展现,具有鲜明的古代军事训练色彩,携有浓郁的戍边文化韵味。争者有目标,观者有期望(或倾向性),自然会引来大众的围观,久盛不衰传袭至今。再如:跑马排是展现信使不畏风险,冒死传递情报,徒手擎马风驰电掣在狭窄崎岖石板道上狂奔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娘子关脚下戍边者后裔彪悍的民风。跑鼓车更是边地城堡文化遗存的典范。尉村位于临汾市,史称“鄂公堡”。据《晋中史》记载,公元前718年,因曲沃庄伯公进攻晋都,晋鄂公逃之“鄂邑”。为御敌追剿,晋鄂公在今尉村北建城堡,故名“鄂公堡”。此后,鄂公堡的驻军变成了尉村最早的先民。至唐,尉迟恭被封为“鄂国公”。他在此采取兵农合一政策,屯兵屯田,演练军队,逐渐形成了跑鼓车这项传统的民俗[7]。

以上项目都是当地百姓引以为豪的精神寄托,参与其中既是习俗也是乡土文化体验,更是文化教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世代的“铁杆粉丝”应运而生。其次,这样的活动大多都有浩大的仪式和精准的节庆时间,与当地人的生活时态有固化的联系,成为文化习惯。譬如:跑马排固定在每年的正月十六,跑鼓车活动则开展于每年正月十五、清明时节和农历三月十六。另外,三项最显著的共性特征就是“竞赛性”。有比赛就会有输赢,就会有斗智斗勇,就会有结局的不确定性,就会给人们以期盼,就会吸引人们的关注。传播过程就会既有仪式感、实现的途径又有较为稳定的受众。跑鼓车每届直接参与者可达300多人。角色各扮,齐心协力,争先恐后,具有鲜明的集体观和团结精神,参观者数千人,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跑马排活动当天几乎周边的村落万人空巷,大多单兵作战,表现神勇,但他代表的是族群和村落精神。近年来,由于当地旅游业逐渐兴起,一些民俗成为卖点,吸引了大量周边城镇的居民参与其中,竞技的色彩越来越浓;挠羊赛不仅规模大,而且频次高。每年进行近30余场,每次参与比赛人数在五六十人左右,观众可达10万人以上。三项中“挠羊”无疑是发展较好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忻州挠羊赛传承人朱师傅向我们表述了此项活动的发展状况。一只羊的奖励本是这项活动最原始的仪式,但随着社会富裕度的不断提升,一只羊的关注度已远远不足,奖品的档次越来越高,直至一辆摩托车、彩电、冰箱,现在甚至成为小汽车,激励人们趋之若鹜。挠羊赛有专门的网页、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平台,确保了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建档”的成绩也有较高的评价。在调研中,朱师傅有意识地收集实物以及原始文献,记录相关事宜,有数万字的积累,光盘刻录信息也近10小时,图片多的美不胜收。显然在“保存”与“建档”两项上优于跑马排和跑鼓车。更值一提的是,在学校传承方面也有斩获。挠羊赛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方向、有措施、有落实,已成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当地学校郭校长很自豪地说:“我们学校是挠羊赛冠军的摇篮和发源地。”在师徒传承方面,传承人朱师傅介绍他的徒弟以及传承人有70人左右,其中女性有10人之多。

但挠羊赛在“保护”方面不容乐观。除了存在传承人的个人档案不太健全外、还有传承人几乎没有经费支持。缺乏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指导,更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保护的制度。申遗成功前后每年市文化局都会下拨专项活动经费3 000元,但是近几年一直没下拨过,似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过度商业化也使得原汁原味的“挠羊”成为招牌,“价值”的保护被搁置了。

武术类项目(鞭杆、形意拳):鞭杆和形意拳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传承形式。鞭杆一项是以简单技艺类大众传播为主的途径延续,而形意拳择以流派和宗传的形式承袭,文化内续的特征更加明显。二者在非遗保护实施的过程中却有相同的境遇。如:在“建档”“传承”以及“传播”方面均表现不俗。这是因为它们都传承有序且有延绵不断的年度活动展示机会。第四代传承人之一王师傅介绍,形意拳每年都会在各种武术比赛中展示。他们都会专门进行录像,并尽可能全程记录。也会在平时将传承人的创新套路以视频的形式收藏于硬盘。此外,每年都会有专门的人员(秘书长)记录当年的活动情况,进行活动策划和总结。目前有关形意拳的协会组织不少,如:各级传统武术传承中心、各门派组成的形意拳协会、中华武术联合会等。另外,在形意拳盛行的太谷县,有一些学校已经有了形意拳的校本课程,“传播途径”已经跳出了门派及师徒的狭窄路径,社会认知度得以提升。

鞭杆的传承人秦师傅和乔师傅告诉笔者,鞭杆在保护过程中主要以老年人在广场上习练为主。都有固定的活动场地,练习者在锻炼和相互学习中传袭。他们还会定时将各练习点的“老师”集中到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每年的元旦、中秋节以及政府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有展示的机会。但是目前年轻人习练很少,以老年人是承载的主体。缺乏规划,有意识地培育与传承显然做功不足。

就“保护”和“保存”两项而言均是弱项。譬如:形意拳流派较多,对传统流派特征的共性整合以及各自特征的厘清与深入挖掘没有头绪,散而随性的记录形式成为主流,现代性转化过程中的新融合、新发展的内容也没有确认的机制和成果保存的平台,很难说其保护的方向能确保“正确”。而有关鞭杆的记疏工作基本停滞,著作仅有一册,就是秦师傅的师傅在1974年编写的鞭杆指导书,之后再没见过新书。组织也比较分散,自发成队,技能发展也各异,不易传播,且大多数认为它没有经济价值,组织靠责任,参与靠热情,传承人的地位不高,号召力不强,自生自灭状态明显。

游戏类(打瓦):游戏类项目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它的生成与发展无不镌刻着时代生活方式的烙印。远古传来的仅存的一些游戏项目,之所以能够存续,得益于中国近三千年几乎无变的农耕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生活态势。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原始封闭的文化态势被打破,新文化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独生子女政策割裂了儿童群体生活的可能,曾广泛存在于社会基层,具有游戏育人功效的项目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断崖式的遗失已成定局。打瓦游戏也是其中的代表作。目前,其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属临汾市永和县的文化馆。其保护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距今不过30年前,曾仍流传于中国北方一带的打瓦游戏,已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化甚至几乎已绝迹。保护效果仅得14.49分。保护者积极性不高,参与者失众,研究者更是奇缺。如不能进行改造性抢救保护,遗失几乎成为必然的结果。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1)依据国家保护工作要求以及结合山西实际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山西省体育类非遗保护项目保护实施基本状况。

(2)山西省体育类非遗保护项目保护实施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均处于及格线(60分)以下水平,且表现为国家级明显优于省级项目。

(3)山西省非遗保护的四大项类五个维度的考评表现各有不同。整体而言“传播”项普遍较好,但“保存”和“保护”项最为堪忧。表明“消费”非遗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为其积蓄“能量”的意识又远远不足。

(4)“申遗热、护遗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项类考评为“零”就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5)山西省非遗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实施中,以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武术类以及节庆、时岁具有民俗色彩的项目保护相对较好,如风火流星、挠羊以及跑鼓车等,其他类项不尽如人意。

(6)不注重传承人支持与培养。传承人的地位普遍不高,待遇也普遍下降。

4.2 政策建议

(1)应高度重视非遗传统体育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既符合国家政策又体现山西特色,考虑到项目多样性、文化地域性、传承差异性的特征,体系的构建应在共性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出类别重点的不同。检验评估常态化才能使保护实施工作系统化、专业化、目标化。

(2)针对目前山西非遗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实施工作整体不足的现状,应首先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给每类项项目诊断把脉。其二,要主动提高认识,国家级与省级项目一视同仁,发挥各级政府及管理者、传承人的积极性。聚焦问题主线,组织政策公关和技术攻关,以真正形成科学化引领下的保护实施工作体系。

(3)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把单纯依靠政府支持,转型发展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能够自我造血的运行机制。同时,政府也要有长期引领的意识,保护其本源本真文化特质,积蓄好山西的文化底蕴,为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4)不同项类的山西省非遗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实施工作的重点各异,一定要体现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补短板及抢救性保护要与现代性转化相结合,保护传统的同时,应激发新的活力。

(5)山西农耕文化、农牧文化以及根祖文化等主流文化依然发挥着润化的作用,所以,非遗保护的关键还在于地域性文化的保护。形成社会、政府、学校、传承人、参与者的文化共识,才可能成为激发内生动力的基底。

(6)畅通、明确和拓展经费保障渠道是改善保护工作具体执行效果的关键点之一。注意城镇化生活方式的迁徙改变了原有的组织体系和参与体系的结构,以往约定俗成的保障“规矩”被打破,必须重构起更好保障的新体系。

猜你喜欢

指标文化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