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贵阳地区猪瘟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情况调查

2019-10-21徐春志景书灏袁翠霞

养猪 2019年5期
关键词:病料病原学耳病

张 海,徐春志,景书灏,杨 峰,袁翠霞,陈 红,杨 源,刘 艳

(贵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也被称为“烂肠瘟”[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猪以繁殖障碍为主的动物传染病,也称为“猪蓝耳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2]。猪瘟病毒和猪蓝耳病病毒均可以感染不同日龄、性别、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常以混合感染。对妊娠母猪、仔猪和肥育猪等易感,均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等,感染仔猪的死亡率较高。这2种病在世界范围内均广泛流行,均对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

在1833年,美国首先发现了CSF,1903年美国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CSFV,随后逐渐流行在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3]。我国于1925年首次发现该病,随后便在广东、广西、湖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虽然我国最早在1954年便成功研制出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CSF的防控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CSF在我国的各地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PRRS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的北部城市发现,随后在世界各地相继报道该病。我国在1996年首次报道该病,并在2006年以来大面积暴发PRRS疫情,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PRRSV的防控主要是采取疫苗免疫注射预防,但是由于病毒变异较快,不同地区毒株变异较强,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不佳。

本试验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贵州省2018年采集的186份组织病料样本进行CSFV和PRRSV核酸检测,旨在了解CSFV和PRRSV在贵阳地区的流行情况,以期为贵阳市规模化猪场CSFV和PRRSV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以降低CSF和PRRS的发病率,提高养殖场(户)经济效益,助力贵州省脱贫攻坚。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2018年1—12月从贵阳地区不同猪场无菌采集的疑似病料,保存于-70℃。共采集贵阳地区6个区(市、县)37个猪场186份病料。

1.2 试剂盒

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RNA提取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世纪元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结果

从贵阳市6个区(市、县)的37个养殖场共采集186份病料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SFV和PRRSV核酸(表1),检测到CSFV核酸阳性病料8份,阳性率为4.30%(8/186);PRRSV核酸阳性病料18份,阳性率为9.68%(18/186);CSFV和PRRSV混合感染的阳性病料4份,阳性率为2.15%(4/186)。其中CSFV核酸阳性率最高的是清镇市(7.14%),其次是修文县(5.56%)、开阳县(2.94%)、息烽县(2.50%),花溪区和白云区均未检测出CSFV;PRRSV核酸阳性率最高的是白云区(16.67%),其次是修文县(12.96%)、清镇市(11.90%)、开阳县(8.82%)、息烽县(5.00%),花溪区未检测出PRRSV;清镇市和修文县检测出CSFV和PRRSV混合感染的病料。

表1 疑似病料CSFV和PRRSV检测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对贵阳市部分地区37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2018年贵阳市发病规模化猪场CSFV的检出率为4.30%,PRRSV的检出率为9.68%,PRRS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SFV的检出率。说明CSFV和PRRSV仍然是危害养猪发展的动物传染病,规模化猪场PRRSV感染率高于CSFV。

熊加明[4]对2012—2016年采自江西省部分地区的2 015份样品进行了病原学调查发现,PRRSV的阳性率高达56.5%。王倩等[5]研究人员对2015—2018年间安徽省定点猪场采集1 391份组织样本进行了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调查发现,PRRSV的平均阳性率为26.96%。胡栋等[6]研究人员对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从山东、河南和江苏3省10个地区规模场采集的病料组织70份进行病原学调查发现,PRRSV的阳性率高达55.7%。郭倩妤等[7]对2017年贵州省9个地区150份病料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PRRSV的阳性率高达42.67%。张文通等[8]对2013—2015年间收集的鲁北地区400份病料组织进行了病原学调查,散养户、小型养猪场、中型养猪场和大型养猪场的CSFV阳性率分别为42.6%、43.3%、27.3%和10.5%。宋玉慧[9]对2013—2016年期间河南省18个市辖区的118个规模化养猪场采集的146份样本进行病原学调查发现,CSFV的阳性率为24.66%。胡玲玲[10]对2016—2017年间贵州省规模化猪场采集的1 430份猪扁桃体进行病原学检查发现,CSFV的核酸阳性率为2.59%,其中保育猪的阳性率为3.07%(7/228)。表明CSFV和PRRSV依然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猪群健康养殖的主要病原,且存在一定程度混合感染的情况。

2017年起,猪瘟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退出国家强制免疫病种,贵阳市根据区域动物疫病防控的实际情况,仍然将猪瘟列为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由于财政经费等原因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列为非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退出强制免疫后,由于基层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不重视免疫工作或免疫工作不扎实存在漏洞,导致疫病散发、多发的现象出现。目前是非洲猪瘟等动物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养殖场应重视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规程。做好猪瘟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注射和免疫效果监测,由于当前市场上疫苗毒株较多,需要选择与该地区流行的毒株核酸同源性较高的进行免疫,以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有条件的猪场还应该适时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

猜你喜欢

病料病原学耳病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一例混合感染猪病病原的实验室检测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猪圆环病毒2 型与3 型混合感染的PCR 检测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