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品德养成
2019-10-20卢海霞
卢海霞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思维发展同步,科学教学既是知识教学过程,更是思维和品德形成过程。重视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科学人生观的重要渠道。评价过程重视态度、思维整合。品德教育无小事。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某些稳定的特征。 这些稳定的特征从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综合反映出来。品德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品德的形成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个体的品德是人格系统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的重要阶段部分,而道德水平的提高与人的思维水平的提高平行。小学阶段是人的思维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道德水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科学教育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科学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科学思维方式形成和品德发展的规律,做好以下工作:
1 身教重于言教
1.1 身正为范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的某种态度或品德形成以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遗忘过程,因此,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用高尚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准确的语言、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生树立品德学习的榜样。
1.2 热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为君子。”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学习的老师能把科学课上好,同样,一个视工作为负担、漠视学生要求的老师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热爱生活、对人生美好充满无限向往的老师,才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美好的道德体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 重视思维形成过程 为良好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2.1 由具体到抽象、由单向到可逆、由静止知觉状态到动态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循序渐进,推动学生智力品质和品德思维同步发展。
如:在进行五年级上《生物与环境》的教学活动时,按照课本安排:导语 种子发芽实验 观察 绿豆芽的生长 蚯蚓的选择 食物链和食物网 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 维护生态平衡。本单元教材分别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认识植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一定条件。第二层级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知道动物是会根据自身存在的需要对环境进行选择的。第三层级认识和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将植物和动物联系起来,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第四层级通过建立生态瓶模拟实验,认识到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从而知道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學习了本单元内容后,学生不会再简单的区分生物的好坏,而是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环境中生物存在的意义。在本章内容结束时提问:“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吗?”引发学生思考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自己会受环境的影响并会影响他人,要努力改变自己,推动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2.2 按思维顺序建立科学概念 加深学生道德情感体验
在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中,遵循“提出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告诉学生假设或猜测没有正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即使简单的直觉判断也给予充分肯定,然后辨析或者观察实验过程,填写实验记录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坚持自我、认真观察、分辨正误、接受事实、修正错误、建立正确概念的道德情感体验,不仅提高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而且让学士懂得了实事求是才是科学评判是非的标准,为学生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2.3 重视课堂评价和检测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人格,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分析学生的思路,不仅仅以知识正误为评判学习好坏的标准,而以端正学习态度、指导思维为目的,给学生清晰明确的判断标准。期末检测以整合学生思维为目的,既设计简单问答,也兼顾知识整合,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高度、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3 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1 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结合《浮力》教学教育学生远离水源、珍惜生命;结合《电》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在介绍“克隆”技术时告诉学生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做实验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用调羹取用实验药品,注意自身安全;认真介绍教材中出现的科学家,特别注重讲述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献身科学研究,不屈不挠、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坚持不懈、造福人类的事迹,他们的价值不可用金钱估量,鼓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树立远大志向,为社会做贡献。
3.2 结合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高考结束后,针对考生轻生教育学生热爱生命,要经得起挫折;针对早孕现象,提醒学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结合学生身份,提醒学生时时处处留心学习;在保证教材教学内容完成的前提下,适当补充课外材料,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调动他们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是道德品质的形成,都经历了复杂心理的过程,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促进学生平衡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