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教学课堂实践环节改革研究
2019-10-20廖清科
廖清科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强,促进了计算机软件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目前,很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但是传统的偏重理论且以期末笔试考察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急需改革和创新,本文将就计算机软件教学实践环节改革为切入点进行相关讨论和研究。
1 引言
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崛起,信息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且发展势头迅猛,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因此高校作为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于如何培养综合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软件技术人才将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重大研究课题。由于传统计算机软件教学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培养的软件技术人员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2 传统计算机软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普遍以成绩为导向,教师将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设定学生能力大小的标尺而忽略了软件行业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也将能否顺利通过期末考试作为学习目标,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难将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导向,极不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2 教学方法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计算机软件相关教学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传统教学均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由于软件技术知识大多枯燥乏味,如果仅仅依靠教材讲授,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学生的创新意向和创新行为也难以激发出来。
2.3课程设置不合理
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要打好理论基础,又要在此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而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一方面,高校软件技术课程设置均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很难达到总课程的百分之五十,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论课上对于程序语言掌握薄弱,课后没有充分的理解消化,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普遍只是学会了算法却无法用语言编写程序,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3 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措施
3.1因人制宜精确定位
一方面,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模式,适时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宗旨,精准定位,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创新实现相应的特殊需求。以软件专业方向为例,目前职场需求较多的职位为UI工程师、前端、后端(Java/php/python)、运行维护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师(Hadoop)、DBA工程师(mysql/oracle)等,教师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媒介,应该在全面总结和归纳学生的学习习性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3.2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与传统教学方法“大而全”的培养思路相比,新式教学方法应当满足高度灵活性、模式多样性的特性,突破“大而全”却“全而不精”的思维局限。好的教学方法应当与计算机软件专业特点相契合,鉴于动手实践能力对软件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编程类课程应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非传统的“满堂灌”加期末筆试的培养方式。因此,软件专业的编程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多布置编程类题目,要求学生实时提交源代码至在线判断系统,并在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时,将学生随堂练习完成总体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3.3将企业实践项目引入课堂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高校再也不能以闭门造车的模式为思维导向,而应该多深入企业了解当下技术的革新,只有通过与企业密切交流合作才能了解学生的后期就业方向,以此来适时地调整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针。同时可以将企业真实项目经任务分解后作为随堂练习题引入课堂,让学生一方面了解软件技术的当前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可以实时地为未来的具体职业做规划,进一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失,同时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获取优良的就业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拔高,为不断提升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水平并与企业需求相吻合,高校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应当不断推陈出新,转变传统固有思路,打破传统思维,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校内学生向职场专业人士的成功转变。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