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培养途径研究
2019-10-20谢毅
谢毅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较低,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效能感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的方法与措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效能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业成就,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近两年,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单独招生政策的出台,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大部分学生进入校园以后,他们会发现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没有兴趣,自我效能感较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效能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其提高学业成就,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学习效能感概述
1.1 学习效能感的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遇事能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坚信自己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
学习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一种预测。学习效能感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一种自信和期望,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业成就的前提和基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1.2 影响学习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学习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经验或模仿。即通过观察他人的经验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影响。如果看到一个跟自己情况非常相似的榜样获得了成功,将大大提升观察者本人的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他人的劝说或鼓励,特别是老师、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提升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较大,言语劝说应当有事实依据,切合实际,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4)情绪唤醒。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家庭、学校、社会对自我效能感都会产生影响,幸福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2 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低的原因分析
(1)自信心缺乏。对于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在初高中阶段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高职学校后,由于大学的教学方式与高中时期有较大的差异,专业知识难度较大,新旧知识难以产生联系,会出现对问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低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部分偏远农村的学生,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也不一定取得好的成绩。因此,上课不按时出勤,学习畏难情绪强,厌学情绪严重,对学习没有自信心。
(2)主动性缺乏。在中学时期,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都是靠老师来督促完成,学习自觉性较差,在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对学习缺乏热情,有抵触心理,进入大学以后,老师不再督促其学习,受网络的影响,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3)成就感缺乏。由于自信心的缺乏,即使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不会积极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效能感,导致学习效能感低。
(4)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引导。目前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压力较大。相对于本科生来讲,高职学生学历层次较低,受社会认可程度低,就业环境不理想,认为读书不过是为了拿张文凭,毕业出来以后如果没有家庭背景,学再多的知识对以后的就业也没有多大作用,因此会陷入极大的厌学情绪中,学习效能感降低。
3 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的途径
自我效能感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只要能培养其面对困难时能迎难而上的自信心,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那么就具有高效的学习效能感。
3.1 通过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很多学生并非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害怕困难和挑战,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在课堂中多积极鼓励,引导其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使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失败并非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和外界因素引起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要学会坚持不解。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帮助学生设定具体的合适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通过开展班会活动,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优劣势的分析,多多发挥学生优势,不断挑战自我,让学生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3.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教学风格风趣幽默,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讲,纯理论的讲解,很难让他们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理解起来也有难度,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应当切合实际结合案例讲授,所引入的案例要既具有趣味性又贴合实际,通俗易懂。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开展多种活动,创设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如适当组织演讲、PPT 展示、辩论赛、活动游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如此,对于学生来讲,操作性的记忆比程序性记忆更为深刻,不容易忘记,可增加实训比重,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3.3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有利于学习效能感的提升。在班级中创设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树立榜样;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可在考核中设置实训项目,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评比、考核,加强学生对平时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动手操作、团队合作等的重视,通过朋辈的鼓励和替代性的经验,会促使学生之间互為动力、互相帮助,提高彼此的学习效能感,促进整个班级的共同成长。
3.4 正确引导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初,通过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念,端正学习和就业态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从事不同的职业,仅仅只是承担的社会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同样需要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很多时候待遇并不比本科毕业的学生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就业环境、关注用人单位人才标准,让学生不仅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更促使学生用外界的职业需求与职业要求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让专本业中已的优秀学长回校进行鼓励教育,只要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社会后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也就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