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的研究

2019-10-20孙健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路桥施工

孙健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使用量明显增加,对路桥建设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知,必须对桥梁的桩基进行加固,这种加固措施是目前桥梁建设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技术,在提升桥梁质量性能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安全与舒适度要求。鉴于此,本文对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桩基加固技术;微型桩加固技术

切实提高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最终有效延长整个路桥的使用寿命。在使用相应桩基加固技术的同时,要做好效果采集工作,通过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及时总结,对整个技术进行修正。

一、路桥施工过程中桩基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立桩基础不够稳定

在进行立桩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对场地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出现过多的废渣以及灰尘,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作业场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下沉的问题。如果只是立桩的基础微微下沉,其顶部梁没有受到影响,可以及时补救应对这一状况。但由于为桩基施加了过大的压力,导致桩基的下沉超过一定范围而无法补救。在选择补救方式时,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顶部桥梁的情况确定合理的补救尺寸,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新应力,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桥梁基础的安全性能。

(二)灌注桩质量问题

如果桥梁工程周围有水源的情况,基本上要采取灌注桩的方式确保桥梁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固性能。按照工艺进行施工时,经常出现问题的是在灌注水泥的环节,有时顺利完成灌注作业,但移除施工模板时会发现其内部尚未有效凝固,大大降低了灌注桩的质量;有时在灌注时还会产生蜂窝状的气泡,这些气泡的存在会减少灌注桩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整个桥梁建设的安全性。

(三)灌注桩结构松散

桥梁施工环境比较特殊,大部分靠近水边,所以必须以钻孔灌注桩的形式完成施工。从许多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在水泥浇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例如灌注完成后桩体的内部结构松散且与设计标准不匹配。在某些情况下,文件结构中有孔、磁宁等,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投入,会对桥梁工程的整体安全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质量问题必然会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对行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缩颈问题

一般而言,在进行桩基施工作业时,如果土壁被挤压过度往往会出现孔隙水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若拔出管道则会出现灌注混凝土大量喷出的情况,使得桩基的底部被挤压,从而产生缩颈的问题。导致缩颈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控制管道的拔出速度与力度,过快或者过于用力都会使管道周围的混凝土快速聚集。避免缩颈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保证拔管道时附近混凝土的高度要高于地面高度,为了控制混凝土的下陷程度,高出约60~70mm。

二、桩基加固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微型桩加固技术

当前桥梁建设中主要采用微型桩加固技术来完成桩基的加固工作。这种技术具有灵活性强、易操作、加固效果好等突出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重视,此种技术在进行桥梁桩基加固时最重要的环节是钻出一个直径很小的灌注桩孔。具体的钻孔方式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确定相邻孔的距离。当前微型桩技术已被较为广泛的运用,该技术日趋成熟,无论钻孔作业点的地质情况如何,都能够很好地运用微型桩技术完成加固工作,且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桥梁的承载力以及稳固性。

(二)其他加固技术

除了微型桩技术,还可采用其他不同方式来完成桥梁桩基加固施工,例如放线和体外预应力等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对桥梁工程结构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控,以使桥梁桩基能够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增强桥梁整体的安全与稳固程度,同时还能够及时对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测,为桥梁桩基的维修与检测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在运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时,对放送装置有着严格的规定,以防止发生锚具失锚的问题,在固定放送装置时还需将弹簧放入放松套和轴距夹片二者之间,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中产生的振动。

(三)补桩加固

当原有桩不能有效承载设计的压力时,就要通过补桩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补桩的位置通常是在原有桩的周围,因为不能承载相应压力,原有桩往往会有明显的位移,因此,为了确保桩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就需要补桩的支持进行加固。进行补桩前一般要经过严格的地质勘探,根据地质层的特点,通过沉降计算的方式确定其沉降量,然后确定补桩的位置满足工程的承载需要。

(四)钻孔灌注加固原理及处理方法

首先,为加强桩基承重层,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降低桩底荷载,实现桩基的荷载作用。在桩基注浆过程中,有必要增大传递压能差,桩基强度层的加固是桩基质量的保证。其次,增加之间的差距底部的摩擦阻力和桩的一边,为了有效提高桩基础的应力效应和负载的转移特点,在施工期间的底部必须进行高压灌浆桩,灌浆应沿桩身和桩土之间的接口,继续蔓延、包装。最后,应该利用灌浆在过去的经验作为参考,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桩基检测工作,实事求是地开展新计划,进行静载荷测试和其他测试后,使各种参数测试的强度指标达到标准。严格按照原计划进行了水泥浆配比设计,并进行了试验。水泥浆的掺混和使用必须经过试验确定,不能超过时间,以此为桩基注浆提供优质的水泥浆,使桩基础更加牢固稳定。

(五)压入钢管加固技术

常用的加固方法通常是仅加固结构基础以上,使桥墩与桩基直接连接,无法明确区分两者。对于桥梁底部结构,尤其是水下结构(如桩基),最大弯矩点不是基础的顶部,而是基础的几米以下,因此需要加固基础的底部。钢管混凝土加固技术适用于黏土、碎石土、有机土等条件下的桥墩、桩基加固,梁下的空间超过2 . 5米,沿钢管向桩基施加压力,并灌注未收缩的高性能砂浆,从而有效地加固基础下的部分进行有效加固。

(六)后压浆技术

在路桥施工中后压浆技术也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主要是应用三根灌注桩,使其融合为一个整体加以施工,在固定灌注桩的时候需要对桩的长度加以注意,且还需要应用超声波的方式对庄内的相关情况加以检测,并且还要做好试验工作,其中在试验的时候需要向管内关注清水,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冲洗的作用,并且也可以及时发现管内所存在的问题。在压浆中需要有两根管加以协调,并且需要对循环流动的时间加以控制,这样促使水泥浆可以在土层之中得到均匀扩散,当然要积极做好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在施工完成之后则要对各项指标加以检测,必要要检测泥浆的均匀程度以及密度,出具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

三、结束语

桩基施工技术是路桥桩基施工的关键,必须确保桩基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基于此,要进行桩基加固,避免出现大面积沉积,影响路桥桩基施工的质量。比如,在路桥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桩基加固施工技术,使桩基的承载力得到提高,避免路桥桩基发生沉降。路桥桩基施工员需具备专业的施工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桩基结构特征,对桩基加固施工流程进行优化,避免出现路桥桩基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路桥工程中要更好地使用桩基加固技术,并实际情况对桩基加固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完善施工流程,从而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秀珠.增补桩基加固技术在墩柱盖梁裂缝病变桥梁的应用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8(08):100-104.

[2]耿志军,景晓冰,李晓刚.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21):147+152.

[3]楊林,胡宾.对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07):192.

[4]高继涛,丁兆锋.盐渍土地基铁路路基溶陷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J].四川建筑,2017,37(01):76-77+81.

[5]祁晓东.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桩基加固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221.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
路桥施工中防水层质量控制浅析
路桥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解析
对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论路桥施工企业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