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
2019-10-20刘沿浩
刘沿浩
本质主义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句话;“人是理性的动物”,这句话放在今天来解读的话,就是说人的本质是理性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理性。尽管这句话被人批判带有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但它確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一个人丧失理智,当一群人明知这个人丧失了理智却仍然要追随,这是不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悲哀呢?接下来,让我来分析一下,一部丧失了理智,完全用无脑的情绪叠加起来的电影,2019年国庆档的黑马电影-----《攀登者》。
我们回到2019年的国庆节,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攀登者》与《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片作为70周年献礼影片在全国影院公映。我与两位友人在第一时间去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的点映,怀着期待的心情,我进入影院;带着失落的表情,我走出影院。之后我与友人聊起过这部献礼影片,先抛开具体的情节不谈,其基本的电影结构框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得不承认,《攀登者》这部影片的摄影与配乐是极其吸引人的,珠穆朗玛峰的宏伟与攀登的危险都在镜头与配乐的渲染下表现得很好,整体画面的完成度丝毫不输于同档期的优秀国产片。那么问题来了,《攀登者》的具体问题出在了哪里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大家应该都知道,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建构是通过对个体的询唤而实现的,《攀登者》作为献礼影片,从根本上就已经抓住了一个个体建构主体的绝佳主题。然而,编剧似乎并不打算把握这一个主题,用一个词来形容《攀登者》,那就是片面。导演没有对人物有深入的挖掘,每一个人物都只是像走过场一样一走了之,观众看完之后心中并不会起任何波澜,甚至有极端的观众会有点想笑。《攀登者》中的三名主角是故事的原点,也就是说他们的故事才是影响整部影片的最精髓的地方,影片开头三名主角攀登珠峰的镜头极具代入感,让人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寒冷与炙热的爱国心,然而整部影片的最高潮部分到那里也就结束了。之后的情节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之中,导演没有点破这种尴尬,观众也没法察觉,但这种尴尬确实是一直存在的。我原本以为,开头的三位主角在历经了登上珠峰却因为摄影机丢失没能留下证据的遗憾后,会以老兵归来的形式将曾经的耻辱洗刷掉,但导演似乎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他又让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登山者们加入了,加入可以理解,但三位主角的戏份除了吴京,几乎都被压缩到了极致。有人也许在这个时候会跟我说,这部片的人物塑造是有的呀,你看看吴京,他一个人背负了那么多,什么爱情、事业全部都在他身上成为一个集合体,你看看张译,他的人物从激进到保守的转变也很吸引人啊。但我想说的是,有人物塑造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但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人物塑造啊。畸形的人物塑造只会塑造一群被情绪调动却没有任何理性与逻辑可言的人物,而《攀登者》完美地踩了这个雷区。
我没有看过《攀登者》的原作,但我知道,影视文本的创作有必要引领观影主体进入电影的核心、编剧的思维之中。影片中黑牡丹的爱情令人为之动容,甜蜜温馨,但真的有必要吗?事实证明没有必要,而且在之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黑牡丹的爱情在原作中几乎是被隐藏了的,完全没有影片中的那种公然撒狗粮的感觉。我知道,《攀登者》选在国庆档上映,就已经预示着它带有一丝商业性质了,在观影之前,我也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但我是真的没有想到黑牡丹的爱情竟然占了影片那么多的篇幅,更可怕的是吴京与章子怡饰演的人物之间的爱情几乎占据了影片三分之一的时间,甚至在影片最后的登顶时刻,编剧都还不忘秀一下自己的智商下限,将他们的爱情作为重头戏,将撕心裂肺却无法言说的天人永别作为影片最大的卖点。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有网友说这些情节是章子怡擅自干预编剧的锅,但我认为,这是艺术已经变得与那些支配物质产品生产的社会结构一样了的产物。《攀登者》这部电影与其说它是艺术品,毋宁说是强化或巩固现有社会秩序的文化产品,它有着传统电影艺术的皮囊,却没有一颗想做好电影的心。爱情固然是永恒的主题,但它也只是一个主题而已,并不能决定一部影片的内涵与精神层面的提升,观众们真正想看的是融会贯通、不留任何杂质的作品,而不是什么都涉及一点,却什么都无法深入的模板式电影。
总的来说,《攀登者》是一部中规中矩到极致的影片,人物塑造的乏力与情节的逻辑性不足都是它致命的问题。虽然它赢了票房,但却输了口碑,一部好的登山题材的作品,它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片面、模式化的。我能看见《攀登者》这部影片的能指,攀登。但请原谅我,无论如何我都看不见它的所指,它的内涵,攀登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