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

2019-10-20王鐶澌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思想

王鐶澌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1925 年在南开大学讲演时提出,并在此后的《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 《教学做合一》 、 《艺友制的教育》等论著中多次阐发。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也是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52-01

Abstract: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doing" is the teaching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theory advocated by tao xingzhi. In 1925, he gave a speech at nankai university and elaborated on it many times in his later work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doing, and the education of art friends. He believed that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doing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life and education. In life, it is to do, to learn, and to teach.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doing; Tao xingzhi; thought

1 “教学做合一”思想解析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这一思想脱胎于杜威“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它以先进的哲学思想、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是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研究和运用价值。然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就是指不仅要实践,还要不断地思考。其次“行事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實践和认知的关系,认知可以来源于实践,但是认知绝不可以代替实践。陶行知先生对“教学做合一”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指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强调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状况。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2 在教学活动中践行

通过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的剖析,我们认识到,教、学、做是整体的一件事,它包含的是一件事情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的层面上教,在做的层面上学。“做”既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不在做的层面上用下工夫,教达不到效果,学也学不成。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2.1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学”、“做”相结合,理论结合实际,也就是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传统的教学传授方法向知识传授者转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求学生学习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索知识的本源。师生通过共同的“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学案例:某堂美术课,A老师在教“陶染”这一内容,老师先告诉学生什么叫“陶染”,通过欣赏“陶染”图片,说一说它的特点,并学做扎染。在教学过程中A老师让学生来回答这一些比较专业的一些问题,老师花了半节课学生也没搞明白“陶染”是怎么一回事。B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欣赏陶染在生活中出现的物品,感受陶染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陶染的热情,接下来B老师出示陶染的示范图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合作扎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恰当的手法老师给予及时的纠正,学生是在迫切需求这一技术的时候教师给予及时地指导,其他学生在观看两名学生的演示的过程也领悟了陶染的要领,然后全体学生动手做陶染,对这堂课很感兴趣。可以看出,A老师做的是一种“闭门造车”事,学生当然不感兴趣,同样也学不到什么知识,然而B老师对这一节课采用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教学做合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去做,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教,做到教学做合一。

2.2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我们知道,任何改革首先必须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质和改革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加油”“充电”,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素养,要让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所独有,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容器”。根据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我们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体验为人师的快乐。

教学案例:由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支撑,我真正转变了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分小组汇报预习课文的情况,有分析重点句子的,有收集课文相关资料的,有表演汇报的,还有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的…… 这5分钟既是孩子展示的时间,又是教师了解孩子预习情况的有利时机。学生们在预习中收集了许多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故事,在老师的引领下使课堂更加异彩纷呈,知识面更宽了,学习主动性更高了。对教师来说,既当老师,又是学生。对学生来说,既是学生,又当老师。受这一思想的启发,长期下去,将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2.3在做中不断完善自主探究的能力。实践就是行动,就是做。但仅仅是实践还不够,还必须思考,分析,才能产生新价值,得出科学的结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不同方式的学习资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不断自我探究的能力。

教学案例: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幻灯片的制作》。教师用幻灯片播放制作好的作品《人与自然》。在整个作品中有图片、文字,可以称得上是图文并茂,在学生们的声声赞叹中,教师话题一转: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作品是采用是最新的软件Microsoft Office制作的,请同学们从程序中找出来并打开。学生打开软件后,教师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幻灯片知识迁移到现学的软件中,学生尝试制作幻灯片,教师监控学生的制作过程,适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学生集中性的问题老师都进行讲解,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处于主动性,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因此教学效率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思想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