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
2019-10-20鲁玖玉
鲁玖玉
摘要:当今社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育教学强调素质培养,要求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以此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35-01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mphasize on quality training,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expression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The language; reading
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深化学生情感认知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是当前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最为直接的方式,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即使不是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根据个人的成长、学习需求来自行进行相关知识的获取。因此,作为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为当前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以此来助力义务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1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語文教学的文章内容繁多复杂,并且文字繁多枯燥无味,导致小学生并无兴趣阅读文章,更加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灌输式阅读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被动式阅读学习,致使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并没有自己的看法,完全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在进行阅读。同时,受我国应试制度的影响,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一点不重视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况日下,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阅读能力自然不会提高,语文成绩就更不会有所上升。
2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才能制定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案。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采集信息,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不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进行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逐步取得进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妄图短期内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2.1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本。任何主动性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存在,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的内驱力。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些内容新奇的,类型丰富的,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书籍提供给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读的这个过程,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应该通过有趣味的方式,比如角色扮演的方法,带领学生阅读,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读来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2加强基础词句教学。词语与句子是阅读素材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学生词语与句子训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句子。在词语与句子训练时,教师要做到理解与运用并重,引导学生将不知道、不了解的词汇单独记载下来,在课余时间通过查找工具书或是互联网来加强对特殊词汇的理解,知道这些词汇的具体用法等。为小学生之后的自主阅读以及写作打下良好文学基础。
2.3倡导小组合作,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发挥出自己擅长的一面,也能通过小组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有用的阅读方式,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来阅读,这样可以加快阅读的进度,提高阅读效率。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对一个问题往往能产生自己独特又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4增加阅读技巧的讲解。
除了词句的基础教学之外,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对现实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了解可知,教师虽然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强化了素质教学,做到了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但在阅读技巧的讲解上还在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小学生在现阶段需要掌握的阅读技巧,并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技巧的应用,以此来实现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2.5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质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还要引导小学生大胆进行质疑,而不要惧怕进行提问会遭受其他同学的嘲笑。教师在面对小学生目前提出的阅读疑问时,应当对其进行耐心的纠正与指导,确保小学生能获得来自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热情帮助。具体在开展阅读的各个重点环节中,教师都应当鼓励同学们大胆提出内心的疑惑。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希望能够给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汪小燕.插上阅读的翅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89.
[2]王娟.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