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潜力发掘”研究
2019-10-20王英丽李卓
王英丽 李卓
摘要:生源多元化带来生源多样性和多元学情,只有针对不同生源结构在学习力、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职业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符合职业和未来的需要。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和探索,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多元化生源结构、职业潜力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及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及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和质量已发生巨大变化,并呈现多元化。根据招生方式的不同,可将生源分为普通高中参加普通高考的普招学生,面向中等职业院校的对口单招学生,自主单独招生,普高注册入学、高职本科联合培养等招生批次,招生范围向外省拓展的范围和速度也在逐渐加快。
多元化的招生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问题,但也给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从供给量角度看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就业难度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从昔日的“严重短缺”变为今天的“相对过剩”,其职业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就业的关键,由于个人能力不足进入企业后常因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现实问题频繁跳槽;也有些学生怕吃苦受罪,图享乐舒服,稍有与个人兴趣不符就“有业不就”“啃老”现象严重等。
二、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学生职业潜力分析
高职学生的职业潜力指获得拥有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含诸多综合素质,如知识和能力、素质和态度等。职业潜力的高低取决于综合素质,学生综合实质高则职业潜力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构成职业潜力的两大因素。专业素质指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非专业素质是非专业方面素质的培养,如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创新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
不同来源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年龄差距等原因,致使他们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高职高专生源主要为职高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前两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理论知识严重不足,而普通高中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知识基础不扎实,动手能力更是不足,这两类学生的共同特征是,思维能力不强,谈不上什么创新创造能力。
高职高专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的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同样表现很突兀。学校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专业岗位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有的学校淡化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这样的学生职业技能较强,面对目前的专业岗位操作和工作技能力强,但由于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技术素养不强,特别是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等方面严重欠缺,导致学生将来职业发展潜力低下,创新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职业技术技能可塑造性差,难以适应行业的迅猛变化莫测,更难以面对跨专业行业发展。
三、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发展潜力的对策研究
1、多元化生源结构下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模式、课堂教学、考核激励机制和教材资源建设的多元化改革。
(1)面对不同的生源与复杂的学情,培养方案也要尽量多样化。对不同的生源,应该分班教学。高职院校可以试点“卓越班”“工匠班”等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比普通班级可以更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
(2)多元化背景下生源减少,生源质量降低,所以学生存在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有一定的厌学心理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更加重要,否则培养的学生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堂教学时,面对生源整体质量下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法手段。
(3)多元化生源必定带来教学学情的多样化。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教师更需要探索多种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保证学生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掌握。
(4)对不同生源,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所差异,不要一视同仁。对普招班及对口单招班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要优于提前招生和注册班学生,学习习惯也要好一点,可进行闭卷考试,并注重平时考核,成绩计入总评成绩中。对注册班学生,教师可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记忆负担,但同时可以增加他们整理知识的能力,试题也可相对简单点,注重他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导致了多元学情,高职学生必须认识到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高低已成为就业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识到不同生源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寻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多元化生源结构下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研究。
多元化生源构成相对复杂,基础和层次的不同,实施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的难度将增大,难以形成统一标准,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将学生创新意识、身心素质和道德认知等多種理念相融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层次化、全面化培养。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要,将职业素质、工匠精神等多种理念融入其中,畅通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延伸,是高职生职业发展潜力的主要体现。
(1)加强德育工作、学风建设、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将实习实训的学习过程融入德育管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渗透,对促进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是非常必要的;坚持职业岗位文化与自身培养目标相结合,使高职生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要针对多元化生源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教学,促进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法则。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教育,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同等重要,只有同时重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就业支撑。
参考文献: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 胡勇.浅析高职生人文素养对其职业发展潜力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9(22):238.
[2] 陈宗丽.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2).
作者简介:王英丽,女,汉族,(1981.7月--),吉林市人,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作者单位:1.吉林农业大学;2.吉林市昌邑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