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差异研究
2019-10-20周文彬
周文彬
摘要: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607所普通高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2015年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超过了10万人。国内众多学者以“会计教育”为主题对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进行了探讨,孙铮、李增泉认为,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雷同,令人瞠目结舌;杨政等认为,高校会计学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视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何玉润、李晓慧认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但会计人才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以上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尚不能令人满意,但国内还较少有文献对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差异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差异;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势头也如雨后春竹般强劲。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仅对我国经济大环境提出了要求,还对我国专业性人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一要求引起了会计行业的广泛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无法满足国家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
(一)会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中。会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先要将创新创业融入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会计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深入挖掘会计知识的创新创业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财会领域的发展方向,并寻找创新创业商机。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会计专业教育进行整合,通过会计通识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技能。学生掌握了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项目选择、筹资、公司运营、利润分配等知识,学生利用会计学原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用专业会计人士的眼光和经验对创新创业进行分析和实践。
(二)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是公共课、通识课、实践课三大部分,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一个企业的创立及经营,涉及前期的市场调查、市场环境分析,涉及企业类型的选择,所以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企业注册流程、企业融资、会计业务核算等知识。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内容,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宽度,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重新构建会计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的引导下,学生能形成创新创业思维,并增长创业能力,使会计知识与创新创业结合,提升综合能力。
二、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差异分析
课程结构属于一种人为结构,是人们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在课程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是实现会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前提,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结构设置的差异体现了高校培养会计本科专业人才的理念差异。本文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四大模块对我国十二所高校设置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进行了分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语文、数学、体育、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会计学、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方面的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实习、认知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我国十二所高校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40.74%,其中,四所综合类高校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43.48%,四所财经类高校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41.81%,四所地方类其他高校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36.93%。我国十二所高校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16.47%,其中,四所综合类高校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17.90%,四所财经类高校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15.66%,四所地方类其他高校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15.84%,我国十二所高校设置的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21.34%,其中,四所综合类高校设置的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25.57%,四所财经类高校设置的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23.89%,四所地方类其他高校设置的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平均值为14.58%。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综合类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选修课课程的设置上赋予了更多学分,体现了我国综合类高校在培养会计本科专业学生过程中注重“着重基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培养我国差异化的会计本科人才
(1)高校应发挥自身办学特色,设置科学的会计学本科培养方案。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应坚持走有特色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之路,在满足会计学本科教育一般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所在区域,坚定不移地在会计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发挥自身特色。(2)教师应结合自身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师作为会计学本科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紧跟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教育的差异,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水平。(3)政府应构建明确的教育评估标准,持续地监管高校会计学本科培养质量。教育评估是保证会计高等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制度性安排,可以兼顾政府审批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各自利益诉求。
结束语
我国高校培养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存在的差异,体现了我国不同類型高校的自身使命、战略、特点和质量保障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对培养会计学教育目标“高级专门人才”内涵做出的反应。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会计专业教师应当从不同层面上为培养我国差异化的会计本科人才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姚明.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技风.
[2] 蒋瑜峰.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差异研究[J].商业会计.
[3] 张妙凌.会计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4):90-91.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