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10-20谭礼馨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谭礼馨

摘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关键就是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而小学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参与社会的意识,并且对其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12-01

Abstract:th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education, the key is to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and primary school is the key to the core literacy training phase,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ore literacy training,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to cultivate their moral qualit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core accomplishment; Primary Chinese; To cultivate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影响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目前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核心素养的核心为书本,将其当作是教学开展的唯一标准,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农村教师的错误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从简单的识字认词开始,通过不断地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运用能力。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学生才能在循序渐进中获得提升,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将学习主体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与互动交流空间。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然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准备,提出自身的问题与看法。要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与计划,并且将教学目标细化、教学难点简化、教学重点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全面丰富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培养

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乏味、单调抽象,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更加深刻的文化知识。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与时间,与学生进行心灵与情感上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将自身想法与观点及时表达出来。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生活上与学习上的帮助与关怀,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言语、热情的动作缓和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畏惧与紧张的心理,营造轻松、愉悦、民主、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将生动、抽象、复杂的语文知识,利用图片、视频、声乐等方式,形象、直观、趣味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微课视频、电子白板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3 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

语文知识是由一些复杂、深奥的字詞组成的,如果无法挖掘背后的内涵与价值,就无法掌握语文学习的真谛。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才能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对自然风景、人文精神的审美,增强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与文本、其他学生、教师擦出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带着自身的真实情感,参与语文的学习与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展开阅读与写作学习,培养自身的创新创造力。语文的学习包括阅读与写作教学,因此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稳固根基。教师可以针对文章类型让学生进行续写或仿写,使其能够将文章中的优秀句子、经典段落运用其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

任何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建立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与基础上,融入真实的语言情境。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将其融入真实的语言情境,结合真实的文化背景,简化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语文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且高于实际生活。再加上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几个事物引出内容,加强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师要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知识的深刻丰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采用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成莉芸.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34):39.

[2]陈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57-58.

[3]张红霞,吕俭平.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6):42-43.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