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10-20管慧莉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预见性心肌梗死研究组

管慧莉

【摘  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158-02

Effect analysi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Guan Huili

(Po Chuen Ling Administration Central Hospital, Nongken, Heilongjiang, Heilongjiang, Hegang, 1542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predictive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 Results: The treatment tim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Arrhythmia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P & Lt; 0.05) .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s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and populariza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ion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發病、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的特点,可引起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多种严重并发症[1]。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护理模式,其能在预见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后,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从而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2]。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2月收治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8、7例,最高年龄值为80岁,最低年龄值为40岁,平均年龄值为(60.78±1.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9、6例,最高年龄值为78岁,最低年龄值为42岁,平均年龄值为(61.45±1.36)岁,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电监护、吸氧、卧床、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抽血等。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内容:①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卧床休息,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采血进行心肌酶谱、凝血因子检测。建立2条静脉通路,用于补液和输注抢救药物。准备好呼吸机、除顫仪、气管插管、吸痰器等仪器,并确保仪器运行良好。②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会有剧烈的疼痛与不适感,患者容易引起产生绝望、恐惧心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说明病情,鼓励、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及时地开导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列举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③并发症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易发生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多集中在上午9~12时发生,所以临床要加强这一时段的病房巡视,保持24 h连续心电监测,随时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心脏节律及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症状有加重或有新症状出现,要立即报告医生。④健康宣教。溶栓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手段,但不少患者由于对该治疗方式不了解,所以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事先预见患者可能对该治疗方式产生不理解、不信任情绪,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手段讲解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让患者对溶栓治疗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分别运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8.98±2.41)分、(49.25±2.47)分,對照组分别为(62.14±2.74)分、(63.69±3.47)分。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并发症 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对一些危急重症患者,由于其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因此预见患者在未来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防止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重大作用[3]。本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引入了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事先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病房巡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等手段,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说明预见性护理有效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总之,预见性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洪云.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3):59.

[2]范晓华,曹岳蓉,刘洪珍,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2):1724.

[3]张文红,沈小兰,曹 燕,等.预见性护理责任制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415.

猜你喜欢

预见性心肌梗死研究组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