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动物小说中语言的生态意蕴探析
2019-10-20赵永梅罗锋莉
赵永梅 罗锋莉
摘要:叶广芩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在文学界深受肯定和赞誉。秦岭系列动物小说是作家结合自己在周至老县城蹲点时的经历所写,这些作品语言独特,其中不乏富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征的当地语言和词汇,而对古诗文的引用则更加彰显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作者通过这些特色书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反思以及对大自然的生态关怀。
关键词:叶广芩;动物小说;生态意蕴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有的意义都能够用语言充分的体现。作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媒介,语言也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著名作家汪曾祺说过,一个作家对传统文化和某一特定地区的文化了解得愈深切,他的语言便愈有特点。
秦岭系列动物小说是叶广芩结合自己在老县城的经历所创作的,这些作品中不乏乡土气息浓厚的当地语言。在《长虫二颤》中,颤坪的人把“蛇”读作“颤”,这种读法在陕西民间很普遍。当地老百姓虽然将“蛇”读做“颤”,但写出来还是“蛇”字,据说,“这种变音的读法有敬畏、隐晦的意思在其中,跟古代不能直呼大人的名姓是一个道理。”此外,“蛇坪”名称变更也是有历史的,“蛇坪”真正的读法是“颤坪”,这个叫法从汉朝开始,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但是,到了1969年,城里来的知青觉得“颤坪”说着拗口,将其叫成了“长虫坪”,也就习惯成自然地叫开了,后来,在1985年出版的陕西地图上这个地名也正式标成了“长虫坪”。这件在外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情,卻成了当地老百姓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他们觉得,长虫只是蛇的小名,被划入了“虫”的动物都是低级的“芸芸众生”,而蛇是万万不能归到“虫”的范畴的,因为“蛇是有灵气的东西,是老山神门板上的锁链,是老百姓辟邪的五毒之一。”蛇坪的人对蛇的敬重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这种在特定自然话语中因语音和语义的分离而衍射出的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作者生态书写的一个鲜明例证。
叶广芩动物小说中富有地域特色的词汇和方言表述既彰显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象,又引领读者更深入的关注秦岭生态,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血脉连接。《老虎大福》中,“二福”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山里人头生的孩子从不称“大”,“长子都从第二开始排,把第一让给山里的大树、石头、豹子、狗熊什么的,都是很雄壮,很结实的东西,跟在它们的后头论兄弟,借助了它们的生命和力量,意味好养活,能长命百岁。”小说中的山里人与自然界的动、植物之间以兄弟相称,既显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仰,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对于不同动物的叫法,山里人也有很多“专有”名词,比如把老虎叫“彪”或“大家伙”,把“大鲵”叫“娃娃鱼”,把“熊猫”称作“花熊”等。《熊猫“碎货”》中,兔儿和小伙伴们在沟底发现了一只卡在石头缝里的熊猫,又兴奋又激动,对姐姐说,“小得很很的花熊......”孩子稚气的表达中充满了对小动物的爱惜。作者借助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地方特色语言,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坚守。她曾说过,“秦岭深处的老县城地域是极少受人侵害而残存的幸运土地,人们的生活虽然闭塞,但是与动物相处的和谐自然,平等共存观念绝对是世界超前的。”
叶广芩的动物小说在语言艺术上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对古诗文的引用上。古诗文在渲染小说意境的同时,能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秦岭系列八篇动物小说中,有四篇都以引用古诗文开始。《老虎大福》引用了唐代诗人张籍《猛虎行》中的诗句,“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中取黄犊。”《猛虎行》创作于唐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时期,这首寓言诗表面写的是猛虎危害村民的种种情景,实际上暗喻当时社会上某些恶势力的猖獗,启示人们认识现实。小说中所节选的几句诗文描写了老虎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周边村民的危害,从故事情节上与小说《老虎大福》有所呼应,但是,小说中的大福虽为猛虎却不能安于天命,它被迫迁移,闯入人类生存之地并惨遭杀戮。小说开篇对于《猛虎行》的引用,生动刻画了动物主人公的形象,增加了行文的画面感,又通过对比强调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要理解动物的尊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山鬼木客》在篇首引用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出自屈原的《九歌·山鬼》。诗文述说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而未果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与小说《山鬼木客》的情节也是异曲同工。小说主人公陈华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寻找“山鬼”,而其本人的出场却像极了一个神秘而飘忽不定的“山鬼木客”。“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手在水光里泛着绿色,指甲很长,也是绿的......那张久已生疏的脸,注定也逃不过山野的绿。”《九歌·山鬼》本是用来祭祀山鬼的祭歌,在此放在《山鬼木客》篇首,渲染了小说的情节意境,这种融抒情、叙事于一体的艺术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有利于小说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深化,也进一步引发读者反思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感应。
秦岭自然环境原始静美。山间的黎明是空灵的,秋天的山野层林尽染,如果大雪把山林盖严了,这一切就又变成了另一片景致。“这是今年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片自悄无声息地落下来,落在漫山遍野的松华林上,落在密得解不开的灌木丛上,落在山尖的针叶林上,变作了美不胜收的树挂”。自然世界的自在与自足总是如画卷般渐次展开,叶广芩用既朴素而又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原生态自然的眷恋与憧憬。
参考文献:
[1] 李伯均等. 叶广芩研究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
[2] 李名奇. 初探叶广芩动物小说的语言艺术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1).
[3] 叶广芩. 老虎大福 [M].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4] 叶广芩. 老县城 [M]. 西安出版社,2010.
[5] 赵永梅. 静默后的叹息、反思及共鸣 — 叶广芩秦岭系列小说生态思想研究 [J]. 教育前沿,2018,(9).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17J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永梅(1979 —),女,陕西宝鸡人,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大学英语教学;罗锋莉(1979 —)女,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文学;语言教学。
(作者单位:1.西安工业大学;2.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