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19-10-20于春萍李若飞付子杰兰丁璇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卡介苗免疫性病毒性

于春萍 李若飞 付子杰 兰丁璇

【摘  要】肝脏作为主要代谢器官在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肝病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病毒性肝炎在肝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选取合适的肝损伤模型,对病毒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筛选较为有效的保肝药物、探索其保肝原理以为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医学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刀豆蛋白;脂多糖;卡介苗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062-01

1.刀豆蛋白A(Con A)

Con A是一种植物血凝素,具有很强的促有丝分裂作用,可作为一种T细胞丝裂原。ConA具有很强的嗜肝性,在体内经代谢后,产物仍具有活性并且可入侵免疫系统,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特异性杀伤肝脏细胞导致肝脏细胞坏死。此后,药物修饰蛋白从细胞中溢出,枯否细胞、巨噬细胞及 B 细胞等抗原提示细胞对其进行吞噬,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多肽分子溢出并存留于细胞表面,T细胞分化群(CD4+T)细胞对其进行识别,T细胞被激活,分泌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T细胞等炎症性细胞,浸润小鼠肝脏细胞,进而导致肝脏损伤。李红[1-2]等人采用给C57/BL小鼠尾静脉注射剂量为12mg/kg的Con A处理8小时后造模成功;单莹莹[3-4]等人给ICR小鼠尾静脉注射40mg/kg的Con A,8小时后处死造模成功。造模成功的小鼠可见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蜷卧,抱团,竖毛等身体特征,另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升高,IL- 10、IL- 2、IL- 12、TNF-α、C- 干扰素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肝脏的病理学观察可见小鼠肝脏淤血肿大,呈现暗红色,肝组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淤血肿大。Con A引起的动物肝损伤模型与人类病毒性肝炎引发的免疫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此模型有助于我们对病毒性肝炎的病理过程及药物治疗等进行研究。Con A有较强的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加大,肝损伤的程度也越严重。另外,Con A肝毒性专性高,能够特异性的损伤肝脏细胞,并未发现对脾、心等肝外器官的损伤。并且刀豆蛋白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因为不需要预先致敏还具有操作简单迅速的特点。

2.卡介苗和脂多糖

①脂多糖引发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

脂多糖(LPS)产生于革兰氏阴性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大量的炎症因子释放。程訸等人用腹腔注射LPS(8、15、20 mg/kg)证明LPS可成剂量依赖性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导致小鼠肝脏产生炎性肿大,肝脏中央静脉周围易受损部位出现大量炎症细胞,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血清中谷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上升。张晓慧[3]等人采用小鼠禁食不禁水24 h后腹腔注射LPS (10 mg/kg) 构建肝损伤模型。在腹腔注射LPS 4 h, 摘眼球取血,进行一系列肝功能及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肝功能水平明显升高,肝小叶周围中央静脉去由于最易受到损伤而表现出细胞凋亡坏死, 肝细胞索正常形态遭受破坏, 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 胞核固缩并向周围扩散或完全溶解破碎, 细胞发生空泡样变及被炎症细胞浸润,同时表现出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TNF-α、IL-1β、IL-6、iNOS等炎性因子明显升高,上述结果显示此方法对小鼠急性肝损伤造模成功。脂多糖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模型重复性好,简单易行,可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的造成肝细胞损伤,且其诱导的肝脏细胞坏死在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进程起到重要作用。

②BCG注入小鼠体内首先激活敏性T淋巴细胞,并且大量集中于肝脏;随后注射LPS后进一步使致敏的巨噬细胞激活,促使致敏的肝脏细胞释放大量细胞的导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因子,如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白三烯等。邱英峰[4]等人采用给SD大鼠腹腔注射BCG剂量5 .0×10 7 菌数鼠 +LPS剂量30μg/kg可达到很好的造模效果。陈伟平等人给予小鼠BCG 5mg/2ml, 12 d后, 注射LPS 7.5g/0.2ml以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禁食12 h后取血处死,达到很好的造模效果。肝脏损时,血清中ALT 、AST的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明显升高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切片可见产生大量中、重度炎性细胞[5]。卡介苗和脂多糖的联合使用得到的大鼠模型相较于卡介苗以及脂多糖的单独使用效果明显,模型简便易行持续时间相对来说时间久。

讨论:

目前急性肝损伤的造模方法已有多种类型,但是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造模方法相对于其他化学性肝损伤数量较少,仍存在诸多不足,并且致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所以寻找合适的造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常用并且较为成熟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造模方法,以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單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李贺,孙红霞,张成义,陈建光,孙靖辉.Con A建立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0(01):55-58.

[2]李红,于慧杰,盛国光.刀豆蛋白A诱导的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02):93-95+131.

[3]程訸,葛晶晶.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28(03):150-151+193.

[4]邱英锋,缪晓辉,王俊学,张瑞祺,蔡雄,倪武.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4(03):15-19.

[5]徐晓辉,袁江玲,徐磊,杜勇,刘晓峰.常用急性肝损伤5种动物模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比较[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8,33(1):12-15,95.

猜你喜欢

卡介苗免疫性病毒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不具传染性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
卡介苗为什么能用于膀胱癌治疗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
精宁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60例临床观察——附西药治疗30例对照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