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

2019-10-20李亚军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肾镜降钙素经皮

李亚军

【摘  要】目的:详细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运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接收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450例作为本文分析对象,将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尿脓毒血症的42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检测结果。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后差异较小(P>0.05)。而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发生了明显改变,数据结果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查对预防诊断尿脓毒血症发生起到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经皮肾镜碎石术尿脓毒血症;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9;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032-01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临床针对肾结石患者常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法,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术后患者依然会存在多种并发症,其中尿脓毒血症便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泌尿道感染所致,而且如果病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会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如何预防患者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已成为目前临床学者重点讨论的话题[1]。為此,本篇文章分析了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运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诊断尿脓毒血症的价值,如下文所示。

1.基础资料与检查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接收的12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为发生尿脓毒血症患者21例,对照组为未发生尿脓毒血症患者429例,观察组男234例、女195例,中位年龄(47.5±2.3)岁;对照组有12例男和9例女患者,中位年龄为(48.0±2.4)岁,组间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2、24小时静脉血液5ml,然后将血液加入抗凝剂放入离心机内,以每分钟3000转频率离心10分钟后取血清,并将其放置-15°冰箱中冷冻保存。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双抗体夹心法将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

1.3观察标准

详细分析对比两组之间患者的手术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和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情况。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量指标使用(士s)描述以及t检验,当两组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最终检查结果显示,手术前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指标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2小时和24小时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检查结果相比已明显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讨论

肾结石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科疾病,临床针对肾结石患者常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将患者肾部结石有效清除。虽然该手术安全性较高,但术后患者依然会存在出血、尿外渗以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中严重的泌尿道感染会造成患者全身抗炎以及促炎因子失衡,因此便会引起尿脓毒血症的发生,该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病情控制不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脓毒血症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判断,同时采用尿培养或血液培养等菌学检查。但由于细菌培养检查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检查的准确性并不高,因此不仅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且会出现误诊现象[2]。近年相关研究发现,血清降钙素原作为一种活性降钙素前体蛋白,其在健康人体中所存在的数量极少,而当人体出现重度细菌感染以及败血症时,其指标水平会明显上升,且血清降钙素原能够充分反应机体炎性反应的活跃度。而C反应蛋白在健康人中含量较低,当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细菌感染攻击后,会导致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因此上述两种指标对预测由感染所引起的尿脓毒血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3]。为进一步了解以上指标的诊断价值,本文章中详细分析对比了发生与未发生尿脓毒血症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之间血清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情况。最终结果显示,术前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指标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患者术后2、24小时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异常情况已明显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通过检测掌握血清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能够反映出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情况,因此通过指标变化能够做到预防及治疗尿脓毒血症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行永利,张亚玲,杨楠,等.经皮肾镜取石或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13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9):859-860.

[2]陈科,黄保成,卢强,等.血浆降钙素原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18-120.

[3]钟新泰,龙兆麟,吴世皓,等.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4):542-546.

猜你喜欢

肾镜降钙素经皮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降钙素原临床检测分析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