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9-10-20林晓东

学生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初中

林晓东

摘 要:体育与健康一直是初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课程。首先,体育占据了中考的一个部分;其次,体育对初中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好处。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还存在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教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

引言: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以及学生的升学压力,导致了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有待提高。但是如今的数字化教学改革,使初中体育这门课程得到教学重视。初中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一定要拥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也恰恰是初中体育课程当中培育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体育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环境和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并从环境、课程以及从自身去提升教学有效性,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学校仍然是将语、数、外与其他应试科目作为教育重点,忽视了体育教学。一方面,即使体育课程占据考试的一部分,但大多学校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考前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内高强度训练学生,让学生的体能短时间内提升上来,以便在考试当中获取到好的成绩。另一个方面,学校的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有时会将体育课安排到上午最后一节课或者是下午第一节课。在上午,学生已学习了很长时间,精力不足,再加上快要吃饭,他们的心思自然不会在课堂上;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刚刚午睡起来进行的课程,身体机能未被完全唤醒,精神力不足,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精神倦怠。

(二)教师无从下手

体育教师在授课时表示无从下手。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其他的训练内容,只能通过跑步或者体操的形式来让学生锻炼身体。这种枯燥机械化的方式只会使学生积极性逐渐下降;另一方面空旷自由的场地使学生的身心放松起来,导致他们并不能集中精神投入到课堂当中,教师也不能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监督。

(三)学生懒散倦怠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上体育课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身心放松,抑或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浅显的认识会让他们产生懒散倦怠的态度,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体育课程和锻炼带给他们的益处,只知道跑步、做体操很辛苦,并不能感受到运动带给自身的健康。有大部分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爱美心理,不想自己的身上留有太多的汗水;女生也不想自己的身上锻炼出肌肉,这样就会很容易在体育课程中出现懒散的状况。

二、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强化教学意识

强化教学意识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将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深入到教育中。提升自身教育品格、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体育游戏来帮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比如在短跑100米学习当中,将学生分成每十个人一组。教师计时,一名学生跑其他同学在一旁加油,教师再根据跑步姿势跑步速度评分,之后公开评分表,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平均分最高。评分最高的小组在下一节体育课指定其他小组成员帮自己拿体育器材。多次之后要向学生渗透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不是因为体育课上得到益处才想要认真运动。其次,向身边的教师渗透体育运动的益处,带领着周围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最后一点,向学校提出在学生早读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进行操场跑步活动的建议,每个人跑5~8圈,谁先跑完就可以先学习。最好是每个班的班主任带领着学生去进行跑步。这样可以从教师与学校层面去进行体育教学意识的强化,让每个人都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优化教学环境

初中生喜欢新奇的事情,对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比较感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运动器材,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體育项目当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比如说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球类器材、柔软的橡胶跑道、精确的秒表、小哑铃、沙坑、运动垫子等运动条件。安排一个体育仓库,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一卡通进行器材借用。让他们不再为了考试而去锻炼,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健康去进行体育运动。定期为学生开展体育小课堂,一个星期三次在午间广播插播5~10分钟的体育小知识或者有关于体育的新闻。在进行体育课程时,带领学生去认识各种器材,并了解各种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教他们如何放松自己的肌肉、让运动后的身体不会出现酸痛现象。

(三)走进学生心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是青春期心理,一方面是懒惰心理。他们进入初中,周围的人和事变得不一样,男女生的心理也会趋于不同。他们所面临的课程数量和深度也会增加,由于体育课的开放性,不由得在当中产生懒惰的心理。教师就要针对这两种心理进行教学。首先爱美心理,部分女生想要减肥,不想自己的身上有肌肉,那么教师可以让他们去进行慢跑、体操等有氧运动来促进减肥,还能够长高,使自己的身材变得更好看;男生则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正确的运动技巧还能让自己拥有帅气的运动姿势。针对懒惰心理,则是让同学们去运用跑步来激发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向上,面对困难更要勇敢地向前冲,而不是寻求某一个时间段来放松自己。比如跳绳,打球跑步等等,当自己的身体进入到一个非常累的阶段,但是运动量还不够时,是去想方法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不是想要去逃避,不愿意进行运动。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学校、教师自身以及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程当中逐渐地去进行改善。使学生、学校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及积极锻炼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健康发展,为祖国新时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丽娜. 健康第一,培养终身意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18(08):155-156.

[2]陈小腾. 核心素养愿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之转变[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2):168-169+172.

[3]何小鹏.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71-172.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初中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