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金山的“乌托邦”

2019-10-20钱滢舟

音乐爱好者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十世纪旧金山乌托邦

钱滢舟

史蒂芬·乔布斯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道:“你是一个‘嬉皮士还是‘书呆子?”乔布斯回答道:“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我肯定是‘嬉皮士,我所有的同事都属于‘嬉皮士。不同的人对‘嬉皮士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活动就是在我家后院儿举行的,嬉皮士运动启发了我。”

同样,嬉皮士运动也启发了后来的摇滚乐。

不可否认的是,与古典音乐不同,流行音乐自诞生之初,流淌着的便是黑人的血液。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黑人用他们的爵士乐与布鲁斯赢得了一席之地,而白人的流行音乐在他们的眼中仅仅是轻歌曼舞的“雪绒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小镇青年“猫王”横空出世,他拥有白人特有的魅力嗓音、英俊的外表以及张狂的舞台风格,他的出现引领了早期摇滚乐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世界级的偶像,为白人在流行音乐的世界中“分得了一杯羹”。

然而好景不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海洋另一端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的问世,打破了“一家独大”的状态。当披头士乐队1964年首次出现在美国肯尼迪机场时,歌迷们疯狂欢呼与拥挤的场面堪比如今的“流量小生”。四位留着“西瓜头”、形象鲜明、充满青春活力的英伦绅士,在经纪人爱泼斯坦精心的商业化打造下,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他们的音乐颠覆了“猫王”的表演风格,更在美国摇滚乐统治的时代下实现了“英伦入侵”。

“猫王”的“过气”与美国本土摇滚乐的没落,都被刚尝到商业“甜头”不久的美国人看在眼里,英国摇滚乐已盖过这个素有“快餐文化”国家的风头,因此他们开始了“反击”,一大批形色各异的美国乐团紧接着这股风潮诞生。人们未曾注意到的是,在这个国度的另一端——西海岸的旧金山,一个与披头士形象截然相反的叛逆群体——“嬉皮士”正在悄然滋长,他们所孕育出的音乐代表着美国摇滚乐发展的新天地。

若你看过《阿甘正传》,就会知道那个看似“傻乎乎”的主人公阿甘传奇般地站在上帝视角经历了美国二十世纪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参与了越南战争,经历了黑人种族不平等事件。的确,在那个时期,美国长久以来的问题集中爆发,造就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而另一个形象,就是阿甘深爱的女人珍妮,她反叛、喜好自由、特立独行、追求民主、参与叛党活动、私生活不检点……许多行为不被世俗所接受,是个十足的坏女孩。但她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千千万万“嬉皮士”的缩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逐渐稳定,大量婴儿出生。到了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些婴儿已成长为热血沸腾、躁动不安的青少年,面对这样的时代,他们深恶痛绝,于是青年的热情被点燃,思想被解放。他们游行,穿着奇装异服,一系列反常行为成为他们的日常,这些似乎是他们“无声的呐喊”,代表他们对这个“变态社会”的抨击。1965年9月6日,旧金山的一家报纸首先使用了“嬉皮士”(Hippies)一词来指代这群理想主义青年,旧金山的海特—阿什伯利社区是他们的大本营。这群青年不愿工作,逃避人际交往,待在房间中足不出户。由于不受那个时代的认可,他们大多终日焦躁、郁郁寡欢……这样的生活状态催生出了“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

在旧金山,摇滚乐演出比比皆是。人们开始注重表演时的视觉效果,经常通过灯光的设计与舞台布景的变换使表演者与听众沉迷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造就出了迷幻搖滚。这种形式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代表着一场美国摇滚乐的革命与新分支,摇滚开始与社会形态紧密挂钩。它展现给世人的不仅是旋律或者歌词,更多的是那个年代受压迫的年轻人的呐喊。

喜爱摇滚的乐迷对“杰斐逊飞机”乐队(后改名为“杰斐逊飞船”)一定不陌生,他们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迷幻摇滚风格的代表,同时也由于主唱为女性而显得格外珍贵。这支乐队于1965年成立,几经波折却一直未见起色,之后在嬉皮士风潮的影响下开始尝试了迷幻摇滚,尝到了走红的滋味。代表专辑《超现实主义枕头》使他们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其中的一首《值得爱的人》被传唱至今,宣扬的是嬉皮士精神中的随心所欲与勇敢追求。

摇滚乐史上一位有名的女歌手珍妮丝·贾普林就是一名地道的嬉皮士。在那个年代,“声名狼藉”的她与走清新民谣路线的女歌手不同,她的舞台风格是粗犷、颓废、不加修饰的。她于1968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廉价的刺激》,大获成功。贾普林作为一名白人,却拥有着黑人般的嗓音,她咆哮般的演唱风格与嬉皮士的行事风格进一步促进了迷幻摇滚的发展。然而这位女歌手却有着如同《阿甘正传》珍妮般的命运,她二十七岁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迷幻摇滚出现后,嬉皮士精神的影响不断扩大。旧金山的这场狂欢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不可否认的是,它建造出的是一个没有战争与种族的“乌托邦”,但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涌入,旧金山成为一个鱼龙混杂之地,这个“乌托邦”开始瓦解,令人朝圣的城市变得日益混乱,政府不得不在1968年禁止了一切音乐活动。但迷幻摇滚的生命力却依旧旺盛,传播到了其他地方。有趣的是,这种摇滚风格甚至“入侵”了让美国摇滚乐界耿耿于怀的披头士乐队中。这个乐队后期的一些作品中经常透露着迷幻的色彩,如《永远的草莓地》,表达的是主唱列侬对于往日的追惜与回忆,作品在旋律走向上非常奇怪,在这部作品的MV中,披头士乐队四人也身穿彩色的奇装异服,呈现出奇幻的氛围。此外,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以及乐队“门”也都是这种风格的重要涉猎者。

被载入流行音乐史册的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摇滚乐史中的辉煌事件,“嬉皮士”便是这场盛宴的“造就者”与“见证者”,摄影机记录下的不止是音乐,还有四十五万人激动的身影与纯真的年代。“嬉皮士”也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是社会的边缘群体,是政府机构头疼的对象。出人意料的是,这群“垮掉的人”却在焦躁的社会孕育出了伟大的音乐与事件。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嬉皮士”俨然已成为一个史学名词,摇滚乐的发展也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下缺乏人声温度的电子音乐。但嬉皮士文化与迷幻摇滚的印记却不会就此消灭,它们的出现虽并未给整个摇滚乐的发展在音乐形态上带来新的变革,却打入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你可以说迷幻摇滚的出现是六十多年前旧金山制造出的一场“乌托邦”,是一段短暂的风潮,是一段时代的宣言,但它更是那时青年编织出的可以寄托的梦。

猜你喜欢

二十世纪旧金山乌托邦
1907年旧金山应对鼠疫的措施与反思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旧金山906 World文化中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晚清民国时期粤剧在旧金山的流传与传播
西行旧金山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