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壮美音诗
2019-10-20景作人
景作人
河西走廊,中国西部的一条生命走廊,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走廊。这条走廊蜿蜒一千一百公里,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记述着古代中国的开放历史,是一条熠熠生辉的文明走廊。
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呼唤绿色、赞美生命、憧憬未来;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奋勇前行;歌颂河西走廊,就是在展现中华民族昔日的荣耀,并预示着明日的辉煌。
甘肃交响乐团(又称甘肃歌剧院交响乐团)决心秉承初心,努力实践,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实际成绩。为此,他们委约作曲家韩兰魁为该院创作一部歌颂河西走廊的大型交响乐作品。韩兰魁接受委约后,以“生于斯长于斯”的赤子之情和对呼唤绿色、赞美生命的强烈愿望,历经一年多的酝酿和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五个乐章的交响曲,并将其命名为《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
这部交响曲充满着一位艺术家对河西走廊这个神奇地域的真挚情感,以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个伟大而又深刻的主题,即绿色、绿洲、生态、生命的主题。9月中旬,甘肃交响乐团赴西安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并在西安音乐厅举行了两场交响音乐会。在这两场音乐会上,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进行了首演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它的博大、深邃与激情,带给了西安聽众以极大的精神震动和心灵慰藉,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叹与好评。
韩兰魁,这位出生在河西走廊的西北汉子,是一位既有丰富感情,又有创作激情的作曲家。据我所知,韩兰魁没少创作西北题材的乐曲,且很多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如交响音诗《丝路断想》、合唱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琵琶协奏曲《祁连狂想》、大型舞乐《敦煌韵》等。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真意切,民族风格浓郁,且都具有作曲家独特的个性,即乐风粗犷,笔触细腻。此次首演的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同样如此,它的五个乐章均具有西域之风,其中充满着欢愉的歌唱性与舞蹈性,还有着些许“似露非露”的神秘感。
音乐会上,《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的上演达到了激动人心的效果。这部交响曲的内在韧力和外在张力令人沉迷。从专业角度来看,它属于运用晚期浪漫主义技法(外加一点印象主义)写成的标题交响曲,其主要风格是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手法。人们听到,交响曲的五个乐章间既有逻辑性的衔接,又有相对独立的自由度,可以说是一部由五首交响诗汇集而成的大型套曲,但在总体结构上却有着广义的框架感。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的五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祁连山——我们的家园”,第二乐章“萨娜玛——裕固族的歌”,第三乐章“马踏飞燕”,第四乐章“胡杨——缅怀勇士”,第五乐章“永远的绿洲”。
这部交响曲看上去标题分明,其实作曲家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追求具象的情节,而是根据交响曲的结构规律及表现特点,将音乐定位在整体架构的统一性上,努力将绿色、绿洲、生态、生命等客观因素与历史、文化、精神、信仰等人文特征相对比,从而达到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多种情感的有机碰撞,以求取得音乐上的概括性升华。
例如第一乐章开始,作曲家以几个弱音小节为引子,随即用铜管声部(圆号、长号)奏出了辽阔雄浑的主题,这主题代表的是祁连山巍峨的形象以及河西走廊蜿蜒的背景。顷刻间,山峦震撼,大地升腾,音乐以开门见山的壮丽效果,掀起了一阵交响式的狂烈高潮。接下来,弦乐奏出了民族色彩极强的主旋律(亦是整部交响曲的主旋律),它代表的是河西走廊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风雅的民俗民情,而这也正是整部交响曲中的音乐之魂……
细心的人们能够听到,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为了表现开阔的意境和颂歌式的效果,并没有采用交响曲第一乐章所惯用的奏鸣曲式,而是以自己内心中的直觉感受,用再现性四部结构赋予了这个乐章以非理性的、具有感性色彩的写实效果。
再如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作曲家为了突出意境,表现出朴素的情感抒发效果,将一首裕固族风格的旋律置放其中,使其不断“游离”于各个声部(先是木管组,再是弦乐组),且以变幻的音色和音型加以“修饰”,如此自然地将音乐带到一种古朴的民俗氛围之中。
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将西方音乐的“印象主义”特征与中国音乐的“工笔写意”风格相融合,取得了既遥远又亲切、既质朴又真挚的音响效果。而竖琴在开始与结尾处的两次“撩拨”式音型,则以“点描”式的笔触,将一种浓郁的西域特征与回味意境表现殆尽。
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最有具象感的。它采用回旋曲式写成,在布局上颇有动感和条理性。这个乐章的音乐非常形象化(迎合了“马踏飞燕”的标题),配器效果十分生动,且在气氛上与其他乐章大有不同,因此从音乐风格对比和乐章结构变化上看,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恰当而又必要的作用。
第四乐章采用三五部曲式,第五乐章则采用奏鸣曲式,两者都是歌颂性的乐章,音乐写得悲壮而又豪迈,充满着多种情感的隐喻、表白和迸发,也尽显出众多的矛盾冲突与和谐变换。韩兰魁的音乐是具有包容性的,他以抒情性、交响性、戏剧性的综合思维,将河西走廊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生态融为一炉,以交响音乐的逻辑叙述和层层递进,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进行了均衡的对照。
在这两个乐章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对话,感受到了万物轮回、生命永驻、精神长存的伟大哲理……当第五乐章尾声中全体铜管庄严般的“轰鸣”声响起时(恰似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马勒《第三交响曲》),人们在瞬间感受并品味到了自然界的伟大与壮丽,而这种伟大与壮丽中便有着许多深藏于河西走廊之中的人文风采。
我认为,韩兰魁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头脑中始终有着一个河西走廊的整体概念。他在创作时总是力求使音乐成为一个“亲历者”,借以对这个神奇的地域进行了一番“覆盖”和“探索”。眾所周知,河西走廊有着一千一百公里的长度,它的周边生活着汉族、回族、蒙族、藏族等多个民族,因此有着民族杂居的特性。而韩兰魁在创作时,并没有以单一的民族音乐为素材,而是在广义的民族乐风基础上,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了游历式的“逐一”表现。正因为如此,人们从这部庞大的交响曲中,既能够清晰地听到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音乐,又能够听到类似新疆地区的西域音乐,而在第五乐章结束前那段由原生态演唱的女声旋律中,人们又感受到了蒙族、藏族民歌的显著风格与特点。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是一部真正的交响曲。它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管弦乐“颂歌”,而是采用严谨的交响思维构想的、运用交响乐结构和手法创作出的大型交响套曲。在这里,作曲家倾注了他的心血,展现了他的才华,发挥了他的想象,带给了人们身临其境、栩栩如生的艺术感受。细心的人们可以听到,这部作品中有着奇妙的和声效果、丰富的配器色彩和细腻的织体笔触,还有着耐人寻味的内在精神因素。
韩兰魁创作这部交响曲有四个心结:一是以他的音乐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支持,二是以他的音乐表达对家乡故土(河西走廊)的殷切之情,三是以他的音乐展现东西方音乐借鉴的实践成果,四是以他的音乐表达对甘肃歌剧院盛邀的谢意。我认为,这四个心结,既是韩兰魁作为一名优秀作曲家所怀有的至高境界,亦是这部交响曲中所具有的全部意义的核心所在。
甘肃交响乐团是这两场音乐会的主角。为了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更为了在这届艺术节上首演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他们倾注全力,全体南下,来到古都西安一展风采,在演出中表现出了高质量、高规格的艺术水平。
西安的听众欣赏水平很高,且韩兰魁又是身居西安的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威望。甘肃交响乐团对这两场音乐会极为重视,聘请了西安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副教授、青年指挥家侯颉为音乐会指挥,西安音乐学院青年小提琴家田晖为特邀首席,青年中提琴家王恪居为中提琴首席,并携该院数位优秀教师及演奏家加盟,为这两场音乐会增添了实力与光彩。
甘肃交响乐团目前是西北地区一支颇具实力的交响乐团,兼有着歌剧与交响乐的双重演奏经验。乐团自2016年独立挂牌后,在专业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在指挥家张国勇、林友声、许知俊等人的训练与调教下,逐步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和职业化水平。这两场音乐会,甘肃交响乐团在侯颉沉稳而全面的掌控下(他的作用很大,现场的把控与“挖掘”“渲染”能力,为音乐会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发挥出了以往少见的水平,将这部内涵深刻、气势庞大的交响曲演释得酣畅淋漓。
甘肃交响乐团有着声音充实的弦乐群体。他们的音色富有内涵,且在抒情时显得开阔而又通透。乐团的木管声部十分和谐,和声的效果亦很均衡,其中长笛、双簧管和大管尤为突出。最令我惊讶的是该团铜管声部的进步,其统一的声音、恢宏的气势、强大的气场,呈现出了真正的交响式氛围。《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中的铜管声部写得很重,且在揭示主题、渲染气氛上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甘肃交响乐团的铜管声部表现良好,演奏中并没有出现“拖后腿”的现象,他们在困难中顶住了压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演奏效果。
两场音乐会中,甘肃交响乐团还演奏了另外三首交响乐作品——韩兰魁的《敦煌神鹿》、王学诗的管弦乐曲《拉卜楞印象》及康建东的钢琴协奏曲《祁连山狂想》都是带有浓郁西北风格的作品。特别是康建东的钢琴协奏曲《祁连山狂想》,裕固族旋律的巧妙运用及钢琴技巧的娴熟展现,使人们对作品顿生出一种亲历式的激动感。值得一提的是,青年钢琴家王迦勒的演奏激情饱满,技巧流畅自如。他不但将作品演释得完整而又完满,也给现场的听众留下了朝气蓬勃的良好印象。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原创交响音乐会结束了,它那雄浑壮丽的音乐激励着人们坚定自信的精神,激扬着人们勇往无前的斗志,激荡着人们面向未来的豪情……
祁连山麓巍峨万丈,河西走廊蜿蜒流长。苍茫辽阔的祖国西部大地,奏响了一曲壮美而又深情的音诗。伟大的历史、凝重的激情、深厚的积淀、驰骋的思绪,这一切都是一种民族精神迸发和民族气概的展现。而这种迸发与展现,都是《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这部大型交响曲中的灵魂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