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子之言

2019-10-20郭丹

青春 2019年5期
关键词:同学老师

作家点评

郭丹是复旦大学首届创意写作MFA专业毕业生,在毕业离开学校八年之后,依然在坚持写作,《小子之言》就是他的近期创作。《小子之言》主要书写了敏感少年马小波因童年时的一个心理负担而久久不能释怀的成长历程。一笔明明交过的早餐费,一句诽谤老师的无心之言,被环环相扣地放大了,这件事成为了马小波关于成长的伤痕记忆。书写心结、书写不经意落入的困境,是复旦写作课上反复操练的主题。郭丹的文学处理娴熟,会设置悬念,人物塑造也较为立体,能扣回小说题目的深意。美中不足是,关键人物老师的反应似乎欠缺说服力,与马小波一起成长的人物,也许还能发挥其他的作用,譬如男性友谊、或命运的互相烛照等。

——张怡微

1

黄昏初具规模,整个乡村笼罩在一片余晖之中。六月间,屋里还有几分溽热,所以马小波家把饭桌抬到门前的廊檐下。在这一带农村,如此露天的饭局比比皆是。

河边杨柳的颜色已经不是白日里的翠绿,这个时节变成了青黛色。有三两只麻雀在禾场上蹦跳,觅食。马小波顾不得欣赏夕阳下的景致,今天的晚饭让这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卷入一场不愿重访的回忆中。席间,爸爸说了一句,“吴老师上午来家访了,夸你毛笔字写得不错哩,还说那次的什么事是个误会,是别的同学把它写到黑板上的缘故。”有那么一刹那,马小波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很快地,惶恐和愧疚占据了他的内心。

爸爸提到吴老师的时候,马小波停止了用筷子在饭碗里剔鱼刺的动作。等到爸爸把话说完,马小波想继续剔鱼刺,可是心不在焉,鱼肉里的鱼刺依然没有分离出来。他索性放弃吃鱼,随便夹几筷子青菜扒拉几口就回房了。这时,一只麻雀跳到桌上,在马小波留下的那只饭碗里迅速啄食。

书桌上,昨天练习的书法作品《山清水秀》还铺在那里未来得及收拾。吴老师恐怕是看了这几个字才夸我“字写得不错”吧,马小波接着想,“别的同学把它写到黑板上”,即使吴老师知道了这点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句话,还不是我说出口的啊?

起初,马小波在一个特殊的场合说了一句特殊的话,之后就发生了一系列令他始料未及的事。对于一个十岁的少年而言,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也不为过。

2

毫无疑问,马小波是吴老师的得意门生。吴老师是马小波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马小波入学考试总分排名全班第二,于是按某种逻辑当了五(一)班的副班长。正班长是个女生。但吴老师觉得女生此阶段智力发育逊色于男生,她认为下次考试后马小波就应该是正班长了。这话她是私下里和班上几个任课老师说的。

那个时候的马小波简直就是五(一)班的明星,所有老师都对他都寄予厚望。原因很简单,马小波不但学习成绩好,还获得过学区美术比赛和科技竞赛的一等奖。这样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当老师的自然对他喜爱有加。吴老师也不例外。起先,五(一)班的卫生委员工作不得力,在学校的卫生检查中丢分不少,吴老师一连换了好几个卫生委员都不见好转,伤透了脑筋,情急之下让担任副班长的马小波兼任卫生委员。这种兼任在整个学校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由此可见马小波在吴老师心中的分量。

而五(一)班的座位安排更体现出优胜劣汰的法则。成绩差的学生坐教室的最左边和最右边两组;成绩优异的坐中间;而坐前面的又要比坐后面的成绩好些。马小波就是中间位置靠前的一员。不知道其他同学对吴老师的座法排法是如何看待的,就马小波而言,他觉得很不妥当。他无法想象如果自己坐到最旁边的位置会多么难堪,甚至屈辱。

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马小波得了满分,吴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表扬他的:“坐在第一小组的同学,你们六个人的成绩加起来还没有马小波一个人多,你们好意思么?”马小波听了反倒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他特意瞟了一眼第一小组的同学,看他们是否已经投来敌意的目光。还好没有,“第一小组”只顾低头惭愧。

马小波就是在这种优越感中延续着他的学生时光并且乐此不疲,直到后来的那个早晨。

3

事情的发生没有任何预兆。那天早自习结束后,马小波和几个同学谈论起这个月缴纳早餐费的事。大家都说,明明上个月底已经交了的,吴老师怎么又要收一次呢?

“或许是她忘记了吧!”有人说道。

“嗯,是交过了的。”又有人搭腔。

“那吴老师是个骗子哦!”马小波笑道。平日里他不爱讲多话,显得“高冷”,这会儿为了融入集体,便自以为幽默地说了这么一句。

本是漫不经心的玩笑话,马小波没怎么在意。然而每个集体中总有热衷维持秩序的人,很快,黑板上就有了一行不怎么好看的粉笔字:马小波骂吴老师是骗子。

马小波心里一咯噔,觉得这样很不好,便赶快把黑板上的字擦干净了。

他记得吴老师要他早自习后去办公室一趟,今天是学校卫生大检查的日子,吴老师想和他一起商量对策。于是马小波擦干净那行字后就赶到了教室隔壁的办公室。

李新年也来了。在马小波看来,李新年这种喜欢打小报告的女生有点讨嫌。这次恐怕又是来打小报告的。果然,马小波猜中了一半。李新年直言不讳道:“吴老师,马小波说你是个骗子。”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她就大功告成般得意地离开了,把马小波和吴老师晾在那里。

时间仿佛静止了。马小波觉得不安,又有些恼火,便想走人了事。

“你慢点走,把事情讲清楚。”吴老师留住了他,語气不带温度。

4

约莫半小时之后。校长室门口。

“你就是五(一)班的马小波?”校长身材高大,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嗯。”马小波胆战心惊。

“听说你还是班干部?”

“嗯,副班长,卫生委员。”

“哟,还当两个官。班干部是干嘛的?是带头骂老师的吗?”校长言归正传。

马小波觉得唯有沉默方能解忧。他正在习惯沉默。起先在吴老师的办公室,他也是沉默应对吴老师的诘问。一来不知道如何解释,二来自己确实说了那句话。跟老师解释那只是玩笑?吴老师眼中的马小波尊敬师长,踏实上进,可不是那种功夫耍在嘴上的爱开玩笑的学生。即便只是玩笑,也是不敬的玩笑。所以,不如不解释。就这样沉默下去好了。

其实,马小波是在数年之后才意识到当初沉默的最大原因,就是害怕。他从来没有遭遇过类似情况,面对人生中的这次重大危机,小小少年措手无策。马小波不知道这件事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他很害怕,可是又不敢说出心底的想法。

吴老师也彻底乱了方寸,她不敢相信自己爱护有加的模范生马小波居然骂她是个骗子。她原以为李新年打错了小报告,可是马小波的低头和沉默说明了问题。她觉得很伤心,甚至无心工作,当天就离开学校回家去了。她走之前肯定禀报了校长,不然马小波是不会被传讯到校长室来的。他甚至想象得出吴老师在校长面前表现出的委屈和难过。

吴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颇为耐人寻味,她不指责马小波,也没有通知马小波的家长,只是向校长说了缘由,然后回家去了。尽管她家就在一个操场之隔的教师住宿区,但这未免出乎意料。而马小波内心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吴老师因为他而罢工了!

5

由于吴老师的离职,五(一)班的早自习没人监督了,吴老师任教的数学课也改成自习课。也没有人宣布“放学”了,放学铃一响同学们自动回家。在大家看来,马小波是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尽管个别同学因此觉得自由了不少,心底美滋滋的。

马小波则是惶惶不可终日。当然,同学们并没有对他怎么样,一方面马小波平日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另一方面这样的事情大家都是头一回遇到,都没有应对的经验。连校长也是,他除了当众批评马小波一番,之后也没有下文了。

事发后的第一天吴老师没有来,第二天依然如此。马小波心底早已乱成一团糟,有点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了。他期待着吴老师的回归。这时,他尤其对一个同学心生歉意。那就是他的好朋友章芳。章芳是正班长,也是吴老师的得力助手。两人经常被吴老师留下来帮忙批改试卷,堪称吴老师的“左右手”。马小波想,章芳一定对我很失望吧?可是马小波并没有对她解释什么,只是尽量避免接触。

一个星期后,因为章芳,吴老师回来了。章芳写了一封信,表明了大家对吴老师的热切期待,然后携信亲自到吴老师家把吴老师“请”了回来。“请”吴老师回来,这应该是马小波做的事,可是他不敢,章芳却做了英雄。马小波感慨良多,同时对章芳生出一份感激之情。她替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不过吴老师长达一周的罢工也让马小波掂出自己在她心中的分量。具体地说,马小波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学生在老师心中占到的分量,它让马小波大吃一惊。

当然,这种虚荣马小波宁肯不要。他更希望吴老师无视他的那句玩笑。

6

如果说一切如常,还是有些牵强。至少马小波和吴老师之间不再如以往那般亲近了。马小波自觉理亏,继续沉默着;吴老师依然沉浸在某种“受伤”的情境中。还好六年级就要分班要换新老师了,马小波从来没有如此盼望早日升入六年级。

章芳和马小波倒是很快就恢复起往日的友谊。也许章芳相信那只是个误会,也许她已经原谅了马小波,反正他们之后并没有因为“骗子门”事件而生出异样,照样是朋友,照样成为绯闻的主角。

马小波觉得自己由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疑惑与危险的“成人”世界。他和他所尊敬的吴老师,因为一个言不由衷的玩笑,因为一个女生的告状,而生出隔阂。他当然觉得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但他更坚定地认为李新年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比那个把玩笑写到黑板上的人更可恨。是的,他对李新年生出恨意来。正是因为她的多嘴多舌,马小波体会了少年人本不应承担的种种。

终于,五年级过去了。五年级的尾声发生了前文提到的那次家访。它让马小波有了相当程度的释然。虽然,很多事情已经无法推倒重来。

然而,马小波没有想到,故事远没有结束。

7

对于李新年的死,马小波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发生在初中一年级的事。

自从小学五年级被李新年告了状,马小波心底算是对其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少年人的恨,有时候就是这样得理不饶人。当然,依照马小波的秉性,他只是讨厌这个人,还不至于要去打击报复。可是冤家路窄,上初中时他们不但分到同一个班级而且还是同一个小组。马小波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

有一天,从食堂吃完午饭路过宣传栏时,马小波留意到一则募捐启事,关于“豆蔻年华”什么什么的。具体是说,初一某班的李新年同学得了白血病,因为家境贫困需要大家的爱心援助。马小波一时愣了,白血病他听说过,那就是血癌,几乎是不治之症。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对他以及他的同学来说有很大的震慑。

李新年所在的班级,捐款自然开展得更加顺利。班主任捐了五十,同学们一元两元为主,五元十元也有。马小波记得自己也是捐了款的,好像是五元。一来他是班干部,二来他的家境还算宽裕。

不知是募捐活动收效不大,还是病魔的力量太大,初中一年级的寒假,李新年去世了。这是马小波有生之年第一次经历同学的死亡,因此对他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但是,由于五年级结下的“梁子”,对于李新年的死,马小波更是感到一种困惑。有时,他甚至不由自主地想起李新年打过的小报告,以此引發一些其他的联想。

8

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地理会考在镇中学举行。马小波所在的乡村中学租了一艘大轮船,从码头走水路前往。因为成绩计入中考总分,所以大家都很重视这次考试。

考完后,依然是乘船返回。马小波和一些同学不愿闷坐在船舱里,便陆续来到外面的船尾处,看景,聊天。湖风习习,煞是怡人。会考难度不大,大家都喜笑颜开,心情不错。马小波觉得自己考得不是很好,但九十多分应该没问题。

不知是谁带头,把复习资料撕得粉碎,然后扔进湖里。大家觉得这事好玩,纷纷效仿。一时间,各种教材和参考书或是整本或是一页页地被抛向湖中,蔚为壮观。马小波也未能免俗,直接把两本书扔下去,一种“犯罪”的快感油然而生。

良久,仪式结束。马小波和一个朋友背对船体前行的方向坐在船尾末端的座位,趴在护栏上俯首望着船桨激起的奔腾的水花。水面在前进,船在后移,他们相谈甚欢。

“吴老师好”,马小波听到有人在喊。他想,吴老师?哪个吴老师?待他抬头张望,看到了陪同儿子来考试的吴老师,他曾经的班主任,他曾经“伤害”过的吴老师。虽然这三年偶尔也会在路上碰見吴老师,但能躲开的时候马小波都躲开了。毕竟他心有愧疚,也不懂如何佯装不尴尬。

由于这里有不少学生曾在吴老师手里读过书,吴老师和大家交流起考试的事来。还没想好怎样和近在眼前的吴老师打招呼,吴老师倒是朝马小波笑道:“马小波应该没问题喽。”马小波腼腆地笑了一下,但仍不知道如何开口。幸好吴老师很快走开了。而她的那句话,在敏感的马小波听来,甚至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他沉默地看着眼下的一汪湖水,心想,有些东西恐怕就如这奔江赴海的湖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吧。

9

马小波读高三那年,有一回章芳顺道来学校看望他。章芳读了中专,他们终究没有成为情侣,却依然是朋友。

在这所中学临湖的一处亭子里,马小波和章芳侃侃而谈。末了,马小波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问章芳:“你还记得我们读五年级时我骂吴老师是骗子的那件事么?”

章芳显出疑惑的神情:“有这回事么?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马小波心底松了一口气,原来大家不记得了。可是,吴老师呢?吴老师还记得么?

又过了好几年,在大学里读书的一个教师节,马小波想起了吴老师,想起了那句玩笑引发的“事故”。他琢磨着,也许,那件事只有我记得了吧?

10

大学毕业后,马小波应聘到一所中学教书。对待学生,他总是心平气和甚至小心翼翼,生怕说错做错什么。因此,学生们很是喜欢他。

某年春节假,马小波照例回到乡下过年。在堂屋里闲逛的时候,他偶然发现墙壁上贴着一张一尺来长的纸条,是用毛笔蘸了墨汁写在红纸上的——小子之言,百无禁忌。

那是爸爸的习惯,春节里怕小孩子们乱说话不吉利,用来“免疫”的。马小波在纸条前停下了脚步。那句“吴老师是个骗子”又踏入记忆中来。

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啊,唉,恐怕这一辈子都无法忘怀了。

主持人:黄平

责任编辑:张元

猜你喜欢

同学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同学
同学情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