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

2019-10-20李清

中学生物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物学学科核心

李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被动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发展潜能。自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相关学者对于其内涵的理解探讨研究较多,生物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

1 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

生物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生物学素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的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具有终身性、发展性及综合性特点,具体有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生命观念四个方面内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体现。高中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衡量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 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2.1 领悟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课程理念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需要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不断地学习生物学前沿科学知识,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才能正确指导与培养学生。同时,教师要以高中生物学习规律为基础,深入研究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结构与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之中。只有教师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自身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地提升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2.1 创设实际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实施课堂教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真实事例与生物学知识内容融合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进一步掌握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善于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些抽象、难懂内容通过一些事例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生物学知识。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与空中旋梯的外观相似,教师可以把旋梯的两边看作DNA的主链,旋梯的中间连接杆就好比是DNA分子内部的碱基对。这样便能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学生也会很容易将知识内化。又如,关于“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学习,教师可把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與酶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机理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解释加酶洗衣粉的清洗污渍的能力更强的原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适宜的课堂教学情境,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2.2.2 以问题为导向实施课堂教学

问题情景以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事物之间的矛盾,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求解心理。生物学问题是学生探究生命现象和生物学研究过程的基点。若学生在探宄学习过程中找不出问题,学习则成为盲目无效的。例如,针对酶、DNA、生长素的发现等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以科学家研究过程以及面临的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科学探究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再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利用人类的有酒窝、无酒窝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无酒窝是显性性状,有酒窝是隐性性状)来创设问题情境:在一家人中,父母都是无酒窝,子女性状是什么?或者父母一方是无酒窝,另一方是有酒窝,则子女的性状是什么?或父母都是有酒窝的,子女性状是什么?教师创设这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性状传递的规律以及规律产生的机理。如果学生得出与教材上不一致的现象时,将产生疑惑,提出质疑,从而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怀疑心理和求解心理。教师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生活问题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2.2.3 创新探究学习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科学探究的要求是: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方法。

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开放性;在阐述理论、观点、规律时,提供事实证据,呈现由事实到观点、规律、理论的逻辑过程。从培育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要特别关注科学精神的六大要素:“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尊重实证、寻求论证逻辑的严谨以及发展理性的怀疑精神,使学生形成多元思考、平等讨论的意识和宽容的品质。以“生长素发现过程”为例,新课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发现植物生长素,领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创新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所做的四个经典实验探究历程。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随着科学家的思路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逐步生成对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正确理解,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的科学态度,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形成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尊重同学的人生价值观念。

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高中生只有动手实践,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为将来的创新努力打下基础。同时,实践也会加深学生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认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潜能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即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2.4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实施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问题总的认识或观点,体现的是课程理念中的生命觀念。在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均有体现,譬如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环境保护等,用生态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呈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国家发展政策方针保持高度一致。

教师要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学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时,教师可以运用物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开展“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题的小组学习活动,针对实际生活中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过度放牧、大气污染等现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意义角度,为全球化生态环境问题改善提出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正确掌握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理念,将生物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利用实际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研究高考改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既提升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又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俞红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8):18-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谭永平.中学生物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中学生物教学,2016,41(5):20-21.

[4]袁艳华.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10,35(8):49.

[5]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 10):9-10.

猜你喜欢

生物学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