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电影导演的人文表达
2019-10-20朱晓娜
【摘要】跨越时空让经典在影像与现实、历史与当下之间对接,探究不同时代语境之下导演创作的群貌,不仅仅是缅怀与理解,更是一种重读与汲取。本文以新时期电影导演的创作规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文化研究层面的解读,既能够对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的电影文化作一次系统的关照,也能够从电影综合反映的文化现象中,洞察新时期导演群所呈现的艺术思想和人文内蕴。
【关键词】新时期 电影导演 人文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厚积薄发的新时期导演手执导筒呈现了不同凡响的态势,《小花》(张铮、黄健中)、《苦恼人的笑》(杨延晋)、《生活的颤音》(腾文骥、吴天明)、《春雨潇潇》(胡炳榴、丁荫楠)、《巴山夜雨》(吴贻弓)、《神女峰的迷雾》(郭宝昌)、《爱情与遗产》(颜学恕)等作品,充分显现“中国电影文化一方面可以视为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状况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可以视为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状况的一种影像艺术展示”的艺术属性。从电影艺术的探索创新,到影像语言对传统形式的变革,新时期导演在摸索电影艺术的改革中始终彰显着人文精神。
一、主体意识觉醒:个性化表达
“‘新时期作为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时段,与其说它是一个可以用机械时间来计算度量的特定年代,不如说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改革开放是一次划时代的转型变革,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历史变革或转型,必然离不开文化思想领域的波澜壮阔,新时期之初,伴随着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的思想解放也应运而起。时代使然,这一时期导演的共同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艺术修养、文化视野和审美品味,形成了凸显时代特征的群体创作流向。从1979年拍摄的影片《曙光》、《报童》、《从奴隶到将军》,到80年代以后拍摄的影片的《梅岭星火》、《陈毅市长》、《西安事变》、《南昌起义》、《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等,将历史事件、革命伟人的光辉形象真实地被搬到了银幕之上,作为一种无声文化符号和时代政治话语,透过银幕,传达着中国社会多元语境变迁中的历史性信息,也让大众聆听到了那个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更迭的脚步声。这些以伟人革命经历和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对于新时期电影导演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国电影史上也独有特色,它们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样板影片,也与此后兴起的“主旋律”电影有较大差别。导演将伟人的革命经历作为影片叙事主题,电影既体现着新时期时代性的政治情结,又能展现出个人利益和国家安危之间的冲突与取舍,以个人化、人性化的手法,表现人的情感与意识,将一代伟人塑造的有血有肉,在电影的美学意义、政治影像和受众接受之间完成了人物形象的时空重塑。创作倾向是以创作主体意识为前提,创作主体意识决定着创作的方向,改革开放的新思潮让导演自我主体意识觉醒,在自觉的、深刻的认识之上,把握电影艺术的美学特性,完成了自我价值的独立判断,从而在内容丰富而广博的革命历史题材中深度挖掘,精准地把握了人物的典型性,刻画出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建构出导演个人风格烙印的电影作品,成为其个人鲜明的标识。
二、意识形态革新:人性化思考
电影离不开思想性和社会性,个人思想可以通过电影这种大众艺术形式,作用于社会,作用于人的生活。导演创作越成熟,深深隐藏着的融入世界的社会责任和理性思索就越发的显现出来,对人学的開掘所占的份量也就会越来越重。这一时期的导演多数于五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者出身各个电影制片厂。他们在年轻时代经历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重大的与电影相关的事件,此时的他们拥有人近中年的稳健和成熟,在时代洪流和社会思潮剧烈变化过程中有意识对电影题材地作出选择,其所体现的革新精神和思想导向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却又不偏离时代方向的。新时期电影导演将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联系起来,用影像与叙事的方式启发受众自觉理解社会,形成新的观察与思考。以改革大潮中方方面面复杂变化为创作之源,以批判性的笔触描摹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从描绘人物的自身矛盾、情感思绪,观念的冲突中,起到针砭时弊的效果。围绕着“人”的思考是最常见的电影主题,在影片《雾界》中,郭宝昌导演将人类的生存与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影片《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中,黄健中导演将现代社会中人们心中存在的正义感逐渐丧失的过程表达极为细腻。在影片《谁是第三者》中,董克娜导演对婚姻关系所出现的新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思考,还有谢飞与乌兰合导的《湘女潇潇》在不偏离原著风格的基础上表现了封建社会时期湘西农村人民的心态和生活习俗,反映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批判了封建社会吞噬人性和生命的丑恶。影片通过讲述女主人公潇潇从抗争到妥协的历程,表达了导演对中国传统女性命运的深入思考,不止是单纯热烈地歌颂人性,而是从女性、社会、文化角度,对中国人的人性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拷问。当电影理论成为一种社会话语,在电影艺术的深层次背景之下,实际上是导演们对社会文化与政治的关注所形成一种社会化的视觉经验,一种意识形态,从而演变为一种社会力量。导演吴天明曾经说过有一条主线至始至终贯穿在他的电影创作历程里,这条主线就是如何来展现中国的人生,如何来歌颂人民的美好心灵。与中国所有有良知的文化人一样,在电影导演的作品里对勇敢、诚信、正义、善良等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操的呼唤,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这种强烈的现实敏锐性、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期电影导演的艺术风骨。
三、独立自主精神:哲理化人生
电影是最能迅速反应时代风尚、参与当下社会探讨、进行现实关照的视听艺术,电影导演只有清楚地把握电影当下性的创作观念,抓住社会时代特征,才能够创造出符合时代审美的优秀作品。新时期电影导演选择反思历史、反映现实,感悟人生、思辨人理,对人性的复归与思考作为视点,形成其最一致的艺术追求。他们自觉避开了政治模式的话语表述模式,关注普通人,用人道主义唤起对生活的希望,传达个人的哲理思索,赋予作品以哲理品格,给观众以心智的启蒙、精神的愉悦、性灵的陶冶。《我们的田野》描绘了北大荒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构建了北大荒的荒凉,青年人最终回城本是对北大荒所代表的蛮荒的改造和逃离。《本命年》则以洞察的人的思想、观念、性格和感情为视点,用个性化独立自主精神的冲突反映出当代人的生活面貌。影片里男主人公泉子走出监狱回到他的家,可是家已不在。他的坐监经历及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被看作是文革时期的隐喻。泉子重情义,人性未泯,却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大潮中利欲熏心、趋利避祸的人性之恶,使他无法接受,最终死在一群青年人的刀下。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是必然趋势,新时期导演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运用“象征”“隐喻”“暗指”等艺术手段的创新,使电影具有历史的意义,充分展示生活深刻意蕴。乡村多以父母、族长、村干部等为主要代表,是落后、愚昧、保守的象征,是封建陋习、顽固思想的象征;城市以乡村中的部分年轻人(往往是电影的男女主人公),代表着新生力量与新的生活方式,是改革的执行者或殉难者。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的背景,新时期电影导演自觉担当起改革思想的宣讲者和推动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传统与革新形成的多重冲突中,在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空间对立下,社会前进的行程中各种所遇的困难和阻力,人物命运的沉浮,生活境遇的变迁真实地体现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中,小人物的生存意义,生命价值,对人的本性思索也是新时期导演创作的重要内容。他们从平凡的个体生活中开掘社会和人生的哲理,从历史和文化的内蕴中表达人文内涵,剖析人的心灵、剖析人的深层意识。张铮的《小花》是新时期电影导演的旗帜性作品,在革命现实主义现实背景下一位兄长加上两位妹妹的模糊关系成为了影片最动人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电影没有将主题处理成革命题材电影,而是选择了阐释人生、人的生离死别、人的命运变幻,关照普通人的命运。《巴山夜雨》表现各位经历人生苦难和政治苦难的人依然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和美好的人性。黄健中的《红娘》、腾文骥的《春天的狂想》、郑洞天的《故园秋色》等一些作品,在内涵实质上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关注和哲理的思索,将人性化作为影片的表现主体,把人物的内在生命本质直观体现,从而是影片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极具感染力。
四、审美艺术追求:真实化生存
对电影的欣赏不能停留在对电影的色彩和画面等形式美的层面,而应从色彩和画面这些形式美中解读电影的人文精神和深邃的审美品格,从生理的快感进人心理美和社会文化美的审美层面。[]新时期电影导演抛弃了摄影棚和舞台式的人工光,追求一种更加贴近于生活的自然光照方效,用自然光效的粗糙和明暗,营造了自由且真实的用光效果;他们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构图原则,追求摄影机的自然流动,主观镜头、闪回、推拉摇移的自由使用,改变了在摄影机以往的运动规则,让摄影机追踪、捕捉被摄物,强调了摄影机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功能;他们突破了封闭式的构图,运用开放式构图原则来营造真实的时空感受;特别注意画面与声音的结合,将声音作为重要的叙事和表意工具,甚至有意将声音强化,以实现其表意功能。从新时期电影导演开始所创作的一些像《野山》、《沙鸥》、《老井》、《人生》、《邻居》、《乡音》、《小街》、《逆光》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长镜头和景深镜头都是其标志性技巧,构成了一道纪实美学的风景。其中,影片《本命年》开头一段长达120多秒的长镜头,可视为新时期导演长镜头技巧的代表。在长镜头里以景深镜头的聚焦方式,跟随男主人公泉子走过城市繁华的大街和曲折的胡同,背景音响是泉子的脚步声、街道的车水马龙和人声,特别是以《新闻与报纸摘要》介绍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贯穿始终的现场音响,使这个镜头不仅技巧纯熟,且极富深意,成为新时期电影导演长镜头技巧运用的范例。在新时期电影中,标志性的长镜头会被运用在每一部電影中,隐含的深层语义有两点:一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见到的事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何而经过人为加工处理过的东西都有可能是虚假的;二是形式艺术的意识觉醒与观念更新是新时期导演审美探索与审美理想追求的重要体现。新时期电影坚持“再现”原则,在长镜头之下的一切人物活动,遵循着“生活真实”的核心艺术观,正是导演的电影精神的一种深化。
总结
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新时期导演在进行电影创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成熟的理论思考和理论革新气势。新时期电影导演虽然创作题材各异,风格不一,但是他们都没有偏离人性,坚持从人性出发,去探讨人与政治、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之间的情感关系,为人民大众,谱写人性的赞歌,他们以人性作为切入口,对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做了较为深入地描述,探讨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将电影的主题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作为观众,对任何一代电影导演和任何一个电影流派的研究,都应充分考虑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充分考量他们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所进行的艺术创新和时代呼应,只有充分考虑电影潮流的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才能做出公正客观的艺术评价。
参考文献:
[1]王一川著. 革命式改革 改革开放时代的电影文化修辞[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5:10
[2]宋伟著,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文学理论热点问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2
[3]丁亚平编著. 中国电影历史图志 1896-2015 下 =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LINMA 1896-2015[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5.715
[4]曾耀农著,现代影视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15
作者介绍:朱晓娜,(1981.6—),在读博士,平顶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未来路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课题来源: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形象”的银幕呈现与建构研究”(编号2019-ZZJH-58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