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懂得关怀弱者,才能成为强者

2019-10-20蒋昊哲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强者弱者共情

蒋昊哲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一个人对待服务员的态度,能够体现他最真实的修养。

2019年6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院长对2019届毕业生的致辞一经发表,便成为朋友圈内的“刷屏”文章。其核心观点是:“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你努力理解那些服务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努力理解那些无权者和无钱者,努力理解老弱病残群体,不要以为你真的是他们的上帝……”

这篇名为《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演讲稿,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转发、引起如此之多的共鸣,正因为叶敬忠院长直言不讳地点出了当今时代的痛点:我们12年、19年甚至20多年的教育,很多时候过分重视的是竞争选拔的功能,却忽略了立德树人的功能;教育迫使受教育者只专注如何在升学考试中力争上游,以便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成为一名强者。但是我们应当反思的是,一味追求“成为强者”、马不停蹄“向上流动”的教育观念,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我们对弱者的无视、忽视甚至鄙视?

信奉“强者至上”的教育体制较容易造就层级观念,对众人进行非自然的划分,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体悟弱者处境的能力,以一种“强者”的心态去对待弱者,甚至进行一种俯视姿态的霸凌。而真正的教育应当培养人们的同情心、敏感力等美好品质,应当促进人们对公平、正义、善良、博爱等美好价值的追求。因此,学会“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对于我们反思和重构理想的教育而言,是一种格外重要的视角与方法。

将“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拓展开去,就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解和关怀弱者,而是能以他人的处境思考、感受他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他人,创造友善交流氛围的共情能力,使共情对象能感到被理解、支持的素养。

那么,在家庭教育当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1.依照儿童共情能力发展规律,采取适宜的培养策略。

共情能力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在儿童达到青少年阶段之前,应注重对于情绪共情的培养,以感性的方式多鼓励儿童感受他人的情绪,培养儿童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度;从青少年阶段开始,则应当注重感性之外理性的逐步介入,帮助青少年从认知上尝试理解他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动机,培养他们的认知共情能力。

2.用陪伴促进孩子身心成长,培育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有助于激活更多共情反应,拥有更高共情能力。因此,父母应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观察孩子身心發展状况,自觉培育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在移动通信超发达的时代,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手机游戏取代不了父母亲身的陪伴,只有付出时间与经历才能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

3.营造家庭文化氛围,采取支持性为主的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知识性的家庭氛围和支持性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因此,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塑造知书达礼、平和互助的家庭文化氛围,采取更加科学、民主的方式陪伴儿童成长。父母应当减少对儿童的苛刻批评,为儿童的个人成长提供正面的帮助和支持,让儿童切身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同时父母还应当尊重和爱护其他家庭成员,关心与关怀家庭以外的社会弱势群体,以日常生活的实际行为给儿童做表率,从而通过生活教育实现孩子共情能力的提升。

通过培养共情能力,才能让孩子理解真正的“强者”或“精英”必须具有秉持恻隐之心、博爱之心,拒绝“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人格。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组稿)

猜你喜欢

强者弱者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弱者
漫画
强者的品质
强者的品质
改革中我不要忘记“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