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马旭奶奶:归来半生仍是少年
2019-10-20丹颜
丹颜
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2019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拉开帷幕。一位身材瘦小、满头银发,身穿迷彩军装的老人走上领奖台,立即有观众认出了她:“这是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老人!”“我看过她的事迹,太让人敬佩了!”
是的,这位老人正是马旭。2018年,她和老伴颜学庸将省吃俭用的毕生积蓄1000万元全部捐给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这对将每月生活费压缩到一两千元的耄耋夫妻,为公益却一掷千金。站在领奖台上,马旭谦虚地说:“国家给我太高的殊荣了,这项荣誉不属于我,属于党和人民。”
了解马旭的人,都說她活得单纯,像个孩童。因为至真至纯,所以她总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譬如做第一个跳伞的女兵,譬如择一人终老,譬如将自己毕生精力奉献给医学事业,譬如因为一场豪掷,耐得一生清贫……她的纯粹,正像那句话说的,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一掷千金,木兰山下木兰开
2018年9月13日,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两个外地人的陪同下来到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办理一笔300万元的转账业务。两位老人,数额巨大,加上陪同者的外地口音,诸多“疑点”让尽职的银行工作人员觉得“不对劲儿”,于是,一场“八旬老人转巨款,银行员工急报警”的故事上演了。当然,最终所有人发现这只是一场误会。但也因此,马旭夫妇低调为家乡黑龙江木兰县捐款的事迹才得以流传开来。
一生清贫,一次豪掷,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跨越半个世纪的山水,又有什么让她割舍不下?
马旭的家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城北30公里处的木兰山,传说是女英雄花木兰的出生地。一个小院,两间陋室。院子里,橘树、栗树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衬着斑驳的石板,显得既古朴又青葱。
尽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老人的屋子仍简陋得让记者吃惊。外屋斑驳的墙上挂了几个大相框,里面贴满了黑白和彩色的照片。桌角一本手撕式小日历,一对金童玉女的年画已经泛黄。旧式皮沙发的扶手崩开了线,里面的棉絮钻了出来。一侧一张硬板床上铺着发黄的被褥,旁边的书柜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床头和床尾堆满了书籍和笔记本,随处可见马旭学日语的便利贴。为了尽快完成捐款一千万的心愿,这对老夫妻将生活水平压缩到了最低,蒸南瓜、土豆或是青菜面条就是一顿饭。马旭将物质生活看得很淡,她说:“我86岁了,和我一起的战友和首长相继离开我也好多年了,我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2019年4月8日,最后一批理财产品到期,马旭夫妇给木兰县教育局又转去700万元。捐完这笔钱,老人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说,“能为家乡做一点儿事,是我最大的心愿。”她爱那片土地,爱得那样深沉……
马旭出生于1933年,家乡在距现住所几千里外的黑龙江木兰县。祖父是清代御医,随着清王朝灭亡,父亲早逝,家道迅速中落。她和母亲、弟弟的生活全靠母亲说书维持。在马旭的记忆中,童年寒冷而漫长,马旭和弟弟穿着用更生布做的衣服,几乎每天都吃不饱。那时,一家人总盼着秋收,好去别人田里捡拾没被收割彻底的土豆、玉米。有一年过生日,母亲给马旭煮了颗鸡蛋,见弟弟馋得直流口水,马旭舍不得吃。最后,母亲把鸡蛋分成4块,马旭两块,弟弟和母亲各一块,这样,马旭才肯吃。至今回想起来,她都觉得那两小块鸡蛋的味道,是这辈子品尝过的最美的味道。
小时候,马旭最喜欢夜晚,她和弟弟钻进被窝,母亲点上黑油灯,一边缝补衣裳一边温柔地说书哄她和弟弟入睡。母亲特别钟爱那些军营的故事,给他们讲杨家将里的金沙滩,“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王赵德芳,三郎马踩如泥,四郎八郎流落番邦……”马旭更喜欢听花木兰,“伙伴一见皆惊忙,木兰原是女红妆……”书中的世界让她无比憧憬,每次,她都从被窝里探出小脑袋问:“女孩子也可以穿军装吗?我也想当花木兰!”母亲笑着回答她:“好呀,什么时候咱家也出一个小木兰!”
没想到,梦想很快变成了现实。1947年,马旭主动提出想参军,那年,她才14岁。在出发的前一夜,母亲把她的破衣服洗了晒干,在昏暗的油灯下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天亮了,母亲把一枚铜钱缝在马旭衣服口袋里,含着泪嘱咐她,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年幼的马旭还不太能理解母亲的伤感,她的心里充满喜悦,“终于可以像木兰一样穿上军装了,这可是头等欢喜的大事。”
入伍后,马旭被送到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培训半年左右,她就成了随军卫生员,一边跟着部队走,一边学包扎、止血。当时条件艰苦,为伤员治疗没有夹板就用树枝代替,她给伤员们喂饭、洗绷带、护理伤口……可马旭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她把不多的补贴攒起来,想着寄回家,给妈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马旭跟着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背着红十字药箱奔赴战场。枪林弹雨中,战友牺牲在身边,她毫不畏惧地端枪痛击迎面进攻的敌人,光荣负伤。她说:“我哪怕扔个石头子,也要砸死他一个!”因为表现突出,马旭先后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她把这些奖章仔细地收起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细细端详。月光下,银质奖章泛着温润的光泽,马旭在脑海里一遍遍勾勒着母亲看到这些奖章时脸上满是笑意的样子,“她一定会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脸庞,叫我小木兰。”可母亲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去世了,这成了马旭一生的遗憾。
空中芳华,巾帼何曾让须眉
抗美援朝结束后,1954年,马旭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外科医生。1957年,马旭被分配到15军45师,成为一名野战军医。1961年,15军由陆军改编为解放军首支空降兵部队,当时只择优录取男同志,像马旭这样身高只有1.53米、体重仅38公斤,身体条件极差的女同志,更是绝对不让跳伞。
马旭不干了,她写请愿书给部队首长,不出意外地没被批准。看到战友们练习跳伞,马旭觉得眼馋,也要上台尝试,结果被拉了下来。围观的官兵哈哈大笑,说她:“就你这副身板,还没上天就被吹跑了!”马旭不服气,下了台,又到师部去“请战”。首长给她解释,“小马啊,空降兵可不是随便能当的,降落的过程中,速度越快越好,不然很容易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并且降落的环境很复杂,风险很大。不让你跳,是为了保护你。”可首长说了半天,马旭只有一句话,“同志们都跳伞去了,我这个军医不能随他们一起去,他们生病了、受伤了,谁给他们治疗?我必须跳伞!”首长被她软磨硬泡,实在受不了,只得说,“好吧,只要你比战士们跳得好,就让你当空降兵!”
为了成为空降兵,马旭豁出去了。回到宿舍,她悄悄在院里挖了个比训练场的坑还要大一些的坑,埋上沙子。高度不够就在坑边摞上两个桌子,每天下班后就练习。她给自己定了个计划,每天跳五六百次!每天,她一遍遍爬上桌子再跳下去,直跳得筋疲力竭。晚上,等伞兵们训练结束回营房后,她又跑到训练场,悄悄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在考试现场,瘦小的马旭背起80斤重的伞包登上了热气球,从500多米的高空一跃而下,连续5次落地都稳稳当当,赢得现场士兵的一片喝彩。就这样,马旭成为我国第一位女空降兵,此后20多年间,她累计跳伞140多次,创造了3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参训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1962年,在同志们的祝福声中,马旭和军医大学的高才生颜学庸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一根红头绳,一把瓜子,她把自己嫁给了爱情。他护她在手心,为了支持妻子的蓝天梦想,颜学庸主动决定不要孩子。他说:“我有你,就够了。”他们是战友,也是夫妻,无影灯下,他们用手术刀密切配合;战场上,他们一起跳伞,跳过长江、跳过森林,也跳过高原……多年以后,马旭回忆说:“我这一生,实现的梦想、得到的荣誉,都离不开爱人的支持。”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两人不再适合跳伞,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科研上。为了攻克跳伞易扭伤脚踝和腰部的难题,他们一起查阅大量资料,研究设计各种护踝器材。样品出来了,年过花甲的他们亲赴格尔木试验,“只有自己试过了才能给战士们用。”
1983年4月,在推翻了无数次方案后,两人终于研制出“充气护踝”,这一发明使跳伞着陆时的冲击力减半,这项成果刊登在《解放军报》的头版头条。随后,他们还针对空降兵的高原跳伞发明了高原供氧背心。部队有不少战士备受胃病困扰,马旭很上心,她把家传秘方贡献出来,几经试验调整,发明了治疗萎缩性胃病的药剂,并获得专利。
几十年间,夫妻俩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通晓英、日、俄3国语言的马旭和颜学庸,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等多篇专业论文。凭着这股子钻劲儿,马旭被媒体评价为军中“居里夫人”。
赤子之心,半生归来仍少年
因为贡献突出,马旭和丈夫相继被提拔为师级干部,他们用发明奖励和多年积蓄在武汉市区买下300平方米的商品房。面对荣誉和财富,马旭总觉得少点儿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思念千里之外的家乡。虽然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但她常常在梦里和母亲一起挖土豆、拾柴火,和小伙伴们欢快地嬉戏。
对马旭来说,在东北那片黑土地上,有她走出半个多世纪也无法抹去的乡愁。颜学庸劝她:“想家了,我就陪你回去看看。”马旭摇头,她觉得有一件事比回家乡更有意义。马旭和老伴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卖掉了大房子,打算将积蓄全部捐给家乡。几经辗转,马旭联系到了家乡木兰县政府。对这笔善款,木兰县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用在教育事业上。
2018年9月12日,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木兰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宋祥利来到马旭的家中。来武汉之前,他们觉得,老人家能捐出一千万,生活应该不错,当看到屋子里的旧被褥旧沙发时,他们被深深震撼了,心情说不出的沉重。
9月13日,是约好转账捐款的日子,上午9点刚过,马旭夫妇身穿迷彩军装,准时出现在中国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门口。老两口互相搀扶着,脚上是在地摊上花15元淘来的、裂口掉皮的皮鞋,步履蹒跚的背影,让人肃然起敬。
这一千万,是他们的全部积蓄,包括当初妈妈给马旭缝在衣兜里那枚铜钱,后来被她存进银行里一并交给了家乡。马旭说:“如今我又把这枚铜钱交还给了‘母亲,我感到无比心安。”
尽管一不小心出了名,可马旭夫妇的生活一如既往。两人每月收入4万多,开支仍旧只有一两千元。平日里,两人的早餐是馒头加牛奶,中、晚餐是蒸土豆、青菜和咸鸭蛋。每个月他们都会坐公交车到几公里外的果蔬市场批发蔬菜,加上院里种的菜,刚好够吃。夫妇俩共用着一部用了10多年的翻盖手机,穿的是军队发的各种作训服。马旭说:“部隊发的衣服质量好,穿不坏!”天气好的时候,她和老伴一起打打拳,骑上自行车在木兰山下转上一转,或者去老年大学,学电脑、学跳拉丁。
因为这颗赤子之心,马旭夫妇当选为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评价她,“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领奖台上,两人相互搀扶,还是那双旧鞋,还是那身最爱的迷彩军装。主持人说:“这是最好看的情侣装。”台下,掌声雷动。
2019年6月29日,马旭回到了阔别72年的故乡。站在桥上,望着滚滚江水,想起妈妈当年站在江边喊她名字的情景,马旭的眼泪流了出来,她在心里默默念着:妈,咱家的小木兰回来了。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在家乡的每一天,马旭都贪婪地享受着黑土地的芳香。家乡的一草一木,她都看不够、爱不够。此次回乡,马旭还有一个愿望,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骨灰和父母埋在一起,埋入故乡的黑土地里。
今年9月,全国妇联授予马旭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称号。马旭说:“有人觉得我们日子过得苦,但我觉得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我把毕生的积蓄都回馈给当年送我参军的故乡。不为别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获得知识的力量。”
最近,马旭总会收到来自木兰县中小学生的信,她读着信,欣慰地笑。记者看到,孩子用稚嫩的笔迹写着这样一句话:您的行为无声,却给人无穷的力量。在我的心里,您是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