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企业管理中的“破窗效应”
2019-10-19季思越毕会涛
季思越 毕会涛
摘要:我们居住的房子如果有一扇窗子破了却没有及时修补,那么不久之后,其他的窗子也会破掉,这就是所谓的“破窗效应”。本文立足于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查找企业中存在的“破窗效应”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警惕;企业管理;破窗效应
一、“破窗效应”的概念[1]
“破窗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环境对人们造成的心理暗示或者对诱导影响的认识。“破窗效应”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凯林提出的:如果一栋建筑上有一块玻璃被人打碎,但又未得到及时修复,看到“破窗”的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而这些破碎的窗户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从而诱导犯罪行为的滋生和蔓延,使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尽管“破窗效应”主要是从社会犯罪心理和行为上进行的思考,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却适用于社会各个行业的企业管理中。
二、“破窗效应”的表现
在企业管理中,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如果没有对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高度重视,类似行为就会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例如规定的是早晨8点上班,时间到了一部分人还没有来,虽有严厉的制度,但没有人为迟到、早退的行为受到惩罚,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不会按时上班;小部分人上班时间磨洋工,出工不出力,上班无所事事,勤奋做事的人做多错多,久而久之企业内部必然形成“慵、懒、散”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管理中,制度的建设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中,很难讲制度落实下去,如此,企业很难得到长远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建筑的其中一扇窗户破了,如果长期不去修理,那么其他的窗户很快也会出现破损;在一面墙壁上,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掉涂鸦等污渍,那么很快这面墙壁就会被涂满,显得杂乱无章。往往在一片干净的地方,人们都会自觉的不在此处丢弃垃圾,然而,一旦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则”,那么这一片很快就会被垃圾填满,并且后来丢垃圾的人不会觉得羞愧。以上种种都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三、在企业管理中杜绝“破窗效应”的措施和方法
之所以会出现“破窗效应”,往往都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归根结底还是制度执行的问题,加强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借助制度规章的约束和奖惩,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杜绝“破窗效应”的产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及时发现“破窗”。必须持之以恒堵塞可能存在隐患的漏洞,防止类似现象的再度发生。通过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总经理联络员制度等规章制度和“四走进”活动、“基层走访调研”、“职工代表座谈会”等活动畅通企业内部上下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诉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酝酿和滋生产生负能量;通过开展企业管理风险大排查活动,查找企业各条线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于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导致的问题立即整改,对于其它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避免“看不到问题”甚至“看到问题不作为”的现象发生。
二是及时修补“破窗”。由“破窗效应”,我们会联想到“防微杜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之类的说法。好的行为能促使人们见贤思齐,同样,坏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与纠正,也会带来不良的效仿效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避免“破窗效应”,就需要及时修理“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给“打碎玻璃者”和周围的人以教訓和警示。25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子给了我们良好的示范:在一次训练中,他杀了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从此所有人都不敢再违抗命令,将180个宫女训练纪律严谨的队伍。再比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毛泽东下令枪毙“红小鬼”黄克功等等,像这种严格遵守规则,按照制度、法律办事的例子举不胜举。在企业管理中,对轻微的、苗头性事件,绝不能漠然处之,要及早发现,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事态逐步扩大而难以收拾。在企业管理中一是要实现管理制度化,建立一个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持续发展阶段缺少“人本管理”并不可怕,而缺少行之有效、人人平等、贯彻始终的制度管理是可怕的,它会导致管理流程混乱。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打破“人管人”的旧框架。实施“制度管人”的新模式,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才能确保执行到位、不打折扣。二是要实现作业流程标准化,强化职工遵从“程序、纪律、责任”的规范意识,认真“深化、优化、细化、序化”各项工作流程,从而实现有序管理。三是要实现工作闭环,在企业管理中,坚决避免“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等不良现象,不管是临时性的工作任务,还是长期的管理,都应该实现闭环管理,将管理任务切实落实下去,并进行定期的总结与评价,根据结果给予奖惩,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破窗效应”的发生。
三是坚决做好护“窗”工作。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有效地对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管理中如果发现“小奸小恶”行为,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必要时严惩不贷,在企业管理中也正是通过做好护“窗”工作来保持制度的震慑和约束效果,例如在电力企业特别重视的安全管理上,要把法制、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坚决抓制度执行,将违背企业制度的行为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任务,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监督管理,比如现场检查、视频监控等,不管是哪种场合,不管是谁,只要出现与企业管理制度不一致的行为,必须进行一定的惩罚,比如脱岗培训、扣发奖金等。通过严抓严管形成了“违不起章、怕违章”的安全生产氛围,消除职工侥幸心理,力保职工在安全工作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让“破窗效应”在制度化的企业管理中难以立足。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