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黄芪-当归药对的中成药组方规律

2019-10-19吕建军郝瑞春门九章李孝波寇永锋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成方主治肉桂

吕建军,李 霞,郝瑞春∗,门九章,李孝波,寇永锋

(1.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中药系,山西 太原030031;2.山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山西 太原030619)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其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1]。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其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1]。黄芪-当归为我国历代中医医家临床常用的药对[2-3],该药对为补气生血的气血双补核心配伍,主治气虚血弱诸证。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撰写的医学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记载的当归补血汤,由黄芪一两、当归二钱配伍而成,主治劳倦内伤,气弱血虚,阳浮外越,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以及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4]。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当归药对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抗肾纤维化、促进造血以及抑制肿瘤增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5-8]。

《中药成方制剂》[9]是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共收录4 052种成方制剂,这些成方制剂为临床使用的主流药品,是进行中医药治疗疾病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良好素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以中医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系统软件,该软件实现了疾病、证候、中药、方剂等信息的管理、检索、分析等功能,在中医临床经验学习和新药研发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0]。本研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的主治证候、疾病及其组方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以期为黄芪-当归药对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与筛选

收集《中药成方制剂》中明确含有黄芪-当归药对的所有成方制剂,共262首。

1.2 分析软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

1.3 数据录入

整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将其处方用药、功能主治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由双人负责数据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4 数据分析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进入“统计报表”模块,输入关键词“黄芪”查询,再输入关键词“当归”,在结果中查询,点击“基本信息统计”功能,统计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的主治证候和主治疾病的频次。然后,采用平台自带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高频证候和高频主治疾病的组方规律。首先,进入“数据分析”模块,输入所要分析的证候和疾病名称查询,再选用“组方规律”功能,根据符合条件的处方个数,同时结合临床经验,设置恰当的支持度与置信度,点击“用药模式”及“网络展示”功能按钮,进行图表和网络可视化展示[11-13],以全面、动态地展示药物组合情况。

2 结果

2.1 证候频次统计

通过频次统计发现,262首含有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的主治证候共74种,按频次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7位的有12种,频次最高的是气血两虚证,其次为风寒湿凝滞筋骨证,排名第3位的是肾阳虚证和肝肾亏虚证。见表1。

表1 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主治证候频次统计

2.2 主治疾病频次统计

通过频次统计发现,262首含有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的主治疾病共95种,按频次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10位的疾病有13种,频次最高的是眩晕,其次为虚劳,排名第3位的是月经失调和不寐。见表2。

表2 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主治疾病频次统计

2.3 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主治证候用药规律分析

选取高频证候气血两虚证和风寒湿凝滞筋骨证,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12]。

2.3.1 气血两虚证高频药物组合分析 组方规律结果显示,置信度设为0.9,支持度设为26%(即该数据出现频次至少占总处方数的26%)时,药物组合类似人参养荣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陈皮、黄芪、肉桂、五味子、远志)[4]的药物去掉远志,加川芎、山药、党参。或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肉桂、黄芪)[4]的药物加山药、陈皮、五味子、党参。支持度设为32%时,药物组合为十全大补汤的药物,将人参换为党参,加陈皮,去肉桂。支持度设为55%时,药物组合为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4]的药物将人参换为黄芪。可见,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基本方为八珍汤,或八珍汤将人参换为黄芪,或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黄芪、陈皮、五味子、肉桂。见图1。

图1 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2.3.2 风寒湿凝滞筋骨证高频药物组合分析 组方规律结果显示,置信度设为0.9,支持度设为40%(即该数据出现频次至少占总处方数的40%)时,药物组合为《妇人良方》中的三痹汤[4](组成:独活、续断、杜仲、防风、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生地黄、黄芪)药物,将肉桂换为桂枝,生地换为熟地,人参换为党参,加威灵仙、羌活、木瓜、枸杞子、附子、白术。支持度设为45%时,药物组合为三痹汤药物,将肉桂换为桂枝,生地换为熟地,人参换为党参,去细辛、防风、茯苓、甘草、白芍,加威灵仙、木瓜、枸杞子、白术、羌活。支持度为50%时,药物组合为三痹汤药物,去细辛、防风、茯苓、甘草、白芍、生地、肉桂、人参、续断,加威灵仙、木瓜、枸杞子、白术。可见,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可视为三痹汤加减。见图2。

图2 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2.4 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见主治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从表2选取频次最高的疾病眩晕、虚劳,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12]。

2.4.1 眩晕用药规律分析 眩晕组方规律结果显示,置信度设为0.9,支持度为设为25%时,药物组合包含的药物很多,可视为人参养荣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陈皮、黄芪、肉桂、五味子、远志、大枣)[4]药物加党参、川芎、山药、杜仲、鹿茸、麦冬、牛膝、枸杞子,或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肉桂、黄芪、大枣)[4]的药物加党参、山药、远志、枸杞子、陈皮、牛膝、五味子、杜仲、鹿茸、麦冬。支持度为35%时,药物组合为十全大补汤的药物,减肉桂,加党参、山药、远志、枸杞子、陈皮、牛膝。支持度为53%时,药物组合为八珍汤加黄芪。可见,治疗眩晕的含黄芪-当归药对常用成方制剂有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以八珍汤加黄芪为基本方。见图3。

图3 治疗眩晕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2.4.2 虚劳用药规律分析 虚劳组方规律结果显示,置信度设为0.9,支持度为26%时,药物组合类似人参养荣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陈皮、黄芪、肉桂、五味子、远志)[4]药物加党参、川芎、山药、枸杞子。或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肉桂、黄芪)[4]的药物加党参、山药、枸杞子、五味子、远志、陈皮。支持度为36%时,药物组合为十全大补汤的药物,减肉桂,加党参。支持度为56%时,药物组合为八珍汤减川芎加黄芪。可见,治疗虚劳的含黄芪-当归药对常用成方制剂有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以八珍汤减川芎加黄芪为基本方。见图4。

图4 治疗虚劳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3 讨论

3.1 黄芪-当归药对临床运用

黄芪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1]。当归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1]。《中药成方制剂》中与黄芪配伍频次最多的药物是当归[14],当归为血中之气药,与黄芪配伍不仅补气生血不滞血,又无碍脾胃运化之虞,凡属血虚气弱者,均可依此配伍加味应用。黄芪-当归药对临床应用广泛,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归脾汤等中医临床常用方中均有黄芪和当归,中风[3,15]、痹症[16]、崩漏[17]、皮肤病[18]等许多疾病中常用黄芪-当归药对。本研究显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有262首,主治证候共74种,其中频次较高的依次为气血两虚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肾阳虚证、肝肾亏虚证等。主治疾病共95种,其中频次较高的依次为眩晕、虚劳、月经失调、不寐等。

3.2 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药物组合规律分析

本研究显示,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为八珍汤加减,或八珍汤减人参,加黄芪,或八珍汤的基础上加黄芪、陈皮、五味子、肉桂(即十全大补汤加陈皮、五味子,或人参养荣汤减远志,加川芎)。八珍汤为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明代·吴昆《医方考·血证门·八珍汤》曰:“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八珍汤将人参换为黄芪,其功效仍为气血双补,八珍汤加黄芪、五味子增强补气生血作用,加陈皮理气健脾和胃,补血不滞,补气不壅,气血生化有源,加肉桂鼓舞气血生长。

3.3 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药物组合规律分析

本研究显示,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常用药物组合可视为三痹汤加减,基本方为三痹汤药物去细辛、防风、茯苓、甘草、白芍、生地、肉桂、人参、续断,加威灵仙、木瓜、枸杞子、白术。即由独活、秦艽、杜仲、牛膝、川芎、当归、黄芪、威灵仙、木瓜、枸杞子、白术组成的方剂可视为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新方,方中独活善祛下焦和筋骨间之风寒湿邪;秦艽、威灵仙除风湿而通经络舒筋;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枸杞子滋补肝肾;川芎、当归、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养血活血;诸药共奏祛风湿、通经络、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祛邪扶正,标本兼顾。

3.4 治疗眩晕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药物组合规律分析

本研究显示,治疗眩晕的含黄芪-当归药对常用成方制剂有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以八珍汤加黄芪为基本方,其功效为气血双补,另外常配伍补脾养胃之山药,脾胃健则气血生化有源;配伍枸杞子、牛膝补肝肾益精;配伍陈皮理气健脾和胃,补血不滞,补气不壅,气血生化有源;配伍远志祛痰安神。上述诸药共奏补气血、补肝肾、健脾和胃祛痰之功效。中医学认为眩晕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以气血不足、肝肾不足、脑失所养所致的虚证较多[19]。上述药物组合的功效与此理论很吻合,方证对应,因此可以认为该药物组合为治疗虚证眩晕的新处方。

3.5 治疗虚劳的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药物组合规律分析

虚劳的基本病机是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重视补益脾肾先后天之本[19]。本研究显示,治疗虚劳的含黄芪-当归药对常用成方制剂有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以八珍汤减行气活血之川芎,加补气之黄芪为基本方,该方的功效仍为气血双补,且补气血的功效强于八珍汤。可见,含黄芪-当归药对成方制剂主要适用于气血两虚证的虚劳,其用方为经典的气血双补剂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常配伍补脾养胃之山药和补肝肾益精之枸杞子,以重视补益脾肾先后天之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含黄芪-当归药对的成方制剂临床适应病证广泛。治疗最多的证候为气血两虚证和风寒湿凝滞筋骨证。治疗气血两虚证的药物以八珍汤将人参换为黄芪为基本方,还可用人参养荣汤和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的药物为三痹汤加减变化的新方。治疗最多的疾病是眩晕和虚劳,治疗眩晕的药物组合为八珍汤加味的新方;治疗虚劳的药物组合为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加味。该研究结果对黄芪-当归药对的临床运用有重要指导价值,也可为相关的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成方主治肉桂
戴成方:谱写感人肺腑的海外赤子之歌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
肉桂醛的调味、保鲜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正确的选择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肉桂油中分离高纯度肉桂醛和乙酸肉桂酯的工艺*
蒙药产业成方制剂现状分析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