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应用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9-10-19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471000侯延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晶状体乳化白内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洛阳东方医院(471000)侯延玲

白内障即眼部晶状体代谢紊乱致使蛋白质变性疾病,患者晶状体浑浊度增强,患者光线受到晶状体的影响,从而无法正常投射在其视网膜之上,导致患者视力下降[1]。白内障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其致盲率较高,对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方式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以期提升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2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6)与参照组(n=36)。其中,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8周岁,中位年龄(61.35±9.61)周岁。参照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6周岁,中位年龄(61.32±9.59)周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了解本研究内容;②符合国际卫生组织《白内障诊疗指南》相关标准;③无眼部其他合并症;④自愿签署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文件;⑤患者视力低于0.3。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症;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全[2]。

附表1 两组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与角膜散光指标比较

附表2 两组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比较[n(%)]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术前散瞳准备,并给予患者表面麻醉,应用术前开睑器为患者实施开睑操作。参照组实施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选透明角膜切口,10~11点位约3.2毫米,实验组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选结膜瓣下巩膜隧道切口[3]。结膜瓣选以11点~1点位,以穹窿部为基底,相应位置作一巩膜隧道切口,宽度约为4.0mm,分离至透明角膜内约1.5mm,两组均以常规环形撕囊,将晶状体核进行水分离及水分层[4]。参照组实施超声乳化吸取晶状体核,I/A吸出晶体皮质,晶状体推注器放置人工晶体,水密切口,实验组实施晶状体圈匙取出晶体核,助吸器吸出晶体皮质,晶状体植入镊辅助下放置人工晶体,切口自闭,结膜瓣缝合或不缝合。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手术前及手术1星期后测量其视力与角膜散光指标。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期间眼部并发症情况。视力恢复效果:显效:患者术后视力提高超过0.5以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有效:患者视力提高超过0.3以上,术后无并发症;无效:上述效果未达到;总有效:有效与显效之和[5]。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不良情绪予以评估,上述量表1~100分,分数与患者不良情绪呈正态分布。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72例白内障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差异性较高(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与角膜散光指标比较 对比视力与角膜散光指标数据(见附表1),白内障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得以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改善效果均优于参照组,但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

2.2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前房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参照组(19.44%),两者差异明显(P<0.05)。

2.3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比较 对比视力恢复效果情况(见附表2),实验组白内障手术后视力0.5以上比例(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两者差异明显(P<0.05)。

2.4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对比不良情绪评分数据: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均有所缓解,实验组术后焦虑量表评分(40.28±3.06)、抑郁量表评分(38.21±2.94)均低于参照组的(46.33±4.17)、(43.42±3.89),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现阶段治疗白内障一般多采用药物方式或手术方式,现阶段药物治疗白内障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效果无法保障[6]。手术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通过手术置换人工晶体解除患者晶状体浑浊问题,对改善患者视力起到了积极影响。当前微创手术方式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临床针对白内障患者可采用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与超声乳化治疗两种形式,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均为微创术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术后恢复效果令人满意。本研究对比分析上述手术方式之间的疗效差异,发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效果更佳,超声乳化手术相对复杂,手术结果受到操作医师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极易发生切口闭合欠佳、及晶体后囊、角膜内皮损伤问题,加之该种手术设备操作难度较高,其治疗费用较高。而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式能够避免对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可降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比例。另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价格相对低廉,患者接受效果更佳,对其临床应用及技术成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两种治疗方式经过本研究对比分析可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治疗白内障疾病方面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晶状体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