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18宋志伟任广萌李立欣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

宋志伟 任广萌 李立欣

摘要:文章基于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方式,进行了“专业问题+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问题为引导开展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着眼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理论学习,培养了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构建了分层次的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专业实践体系,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对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专业实践;双导师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也更多地由科研岗位转向应用技术岗位,这要求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培养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均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如美国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形成了职业发展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英国专业硕士学位是为今后从事某一项职业而设置的专业教育,获得的学位可被视为从业的执照。这些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均与科技发展、生产需求紧密联系,更加重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化、质化及过程化。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以来,存在着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不够有效,教学方式方法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是目前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章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方式,进行了“专业问题+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校环境学科针对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培养实际,以社会环保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专业问题+专业实践+双导师”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图1),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施

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解决专业问题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几年的实践表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以专业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研究生培养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着眼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学习。互动型教学模式可看成是“专业问题”“导”“学”三者的有机结合,“专业问题”是依据教学目标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工程实际,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能够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导”则是教师指导、辅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是学生在全面参与过程中学会方法、掌握技能、获得知识。

在互动型教学模式中,“专业问题”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科学设置的专业问题是连接导和学的纽带,能使课程教学与实践很好地衔接和融合。如在《现代水处理技术及原理》课程学习中,我们将研究生分为若干团队,教师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专业问题,并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先查阅相关资料,在组内去探究研讨,然后课上以研讨、辩论、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展示等方式进行组间的交流,并引导学生思考、思辩,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加以归纳,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这种以问题导学和互动型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很好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實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专业实践模式与内容

专业实践强调的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的实践能力培养。它有别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不是简单技能的反复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作中与高级专门技术相关的工作任务,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体现,其目标是获得职业技能,也就是针对职业要有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领域遵循“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载体”的理念,建立分层次的专业实践培训体系,专业实践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学分占比为45.3%。

实践教学包含专业实训和专业实践两个层次,分别培养学生对职业的了解与认识,使其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等全面能力。

专业实训:依托校内“研究平台+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基地”组成的实践平台,包含课内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及实践训练、专业创新实践课,开题报告、外文应用及学术活动等。区别于学术硕士培养,强化了环境工程实验及实践训练和专业创新实践课,二者学分占比27.69%,由校内导师指导开展。

专业实践:是指校内外的实践锻炼,学分占比27.59%。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基地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实践教学和指导聘请实践基地技术人员参与指导研究生进行环保项目运行与管理实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工程实践锻炼。通过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使研究生了解行业趋势、行业管理等方面知识,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三)探索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培养

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创新基地建设模式。建立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以基地建设为根本,以科技服务为依托,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如我校环境专业学位领域与黑龙江双骑环保有限责任公司的校企合作,就是以科技服务为依托,学科积极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技术问题,而公司也积极参与到学生培养中,对于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校企双赢。

以实践创新为根本,构建“企业+校内”导师团队。既要选聘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又要调整校内导师的结构,这是实现专业学位点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之间有机衔接的关键。我校环境工程学位点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方式,一方面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着重提高专业学位点导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合格导师适时引入退出机制;同时积极邀请合作单位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校外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发挥企业导师实践创新的带动作用。

三、结语

黑龙江科技大学通过进行“专业问题+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问题导向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方式的双导师制,很好地促进了目标的内化及过程化,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保障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出口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