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9-10-18张智敏王志强张育存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防控学生

张智敏 王志强 张育存

摘    要:为构建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评价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个案分析法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评价体系的分级指标中,5个一级指标中权重处于前3位的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而二级指标分类权重居前的是考核评价标准、组织督导工作、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醒学生运动风险防控。在现实案例中应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评价体系,实际责任比例与研究计算所得结果较为相符。建议:参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评价体系中的各级指标,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并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防控,应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与分担意识,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关键词:运动风险;评价指标;防控;学生;运动伤害;责任比例

中图分类号:G 807.0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o conduct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of school sports. Conclusion: In the index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weight of the top three of the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 ar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weigh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ranked firs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ion, strengthening safety precautions, strengthening safety awareness, and reminding students of sport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cases, the actual liability ratio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earch calculation ratio. Suggestions: Referring to all levels of indicators in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schools and famili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ool sports risks, have a certain sense of risk prevention and sharing, and take corresponding risk avoidance measures.

Keywords:sports risk; evaluation index;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udents; sports injury; liability ratio

學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影响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务院、教育部等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但在学校体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运动安全。学校出于防范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运动安全事故,从而取消了许多带有安全风险的运动项目,或取消课外体育活动。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小学。而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有助于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有助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认定。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细化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指标,以期为充分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实战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学校体育的图书,尤其关于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查阅有关《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文件,认真研读相关内容。另外,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关键词为“运动伤害”“运动安全”等的论文,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关指标与数据。

1.2  专家访谈法

基于收集的文献,设计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评价指标。就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评价指标,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访谈人数为9人:来自高校的专家2人,来自中学的专家4人,来自小学的专家3人。访谈方式包括电话访谈及面对面访谈。采用德尔菲法论证、修改初步设定的评价指标,从而确定中小学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评价指标。

按照责任主体的责任权重:教育行政部门为0.08,学校为0.44,教师为0.30,学生为0.13,家长为0.05;再根据各责任主体履行责任的成效得分,那么失误得分为(1-成效得分),两者相乘得到:(0.0256,0.1584,0.057,0.046,0.023),归一化处理得到:(0.15,0.10,0.34,0.27,0.14),即此次“前滚翻”教学课中发生的学生受伤事故经过评价组评判,结合责任主体权重认定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负责任15%,学校应负责任10%,教师应负责任34%,学生应负责任27%,家长应负责任14%。学生意外受伤事故处理为:家长和学生责任应为41%,学校和教师责任为44%。

此案例的实际处理方式是:经过双方协商,学校承担了60%的责任,教师进行教育通报,学生和家长承担40%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未追究。如果按上述责任认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合计为59%的责任;学生、家长合计为41%的责任,与实际处理结果较为相符。

3   結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中小学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体系的分级指标中,5个一级指标中权重处于前3位的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而二级指标分类权重居前的是:考核评价标准、组织督导工作、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醒学生防范运动风险。

2)实际案例中的责任比例与研究计算所得结果较为相符。

3.2  建议

在实践中可以参考此体系处理中小学学校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并积极参与防控学校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应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

参考文献:

[1]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4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  陈德明,李晓亮,李红娟.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102.

[3]  王帆,杨雪芹,牟少华.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J].体育学刊,2012,19(1):78.

[4]  冯婉霞,吕克宁,吴楠.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模型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4):74.

[5]  姜春平,陈德明,于滢.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1):63.

[6]  林燕荣.大学校园体育安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54.

[7]  张智敏,王志强,张育存.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人文环境效能评价体系建构[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1):64.

[8]  张智敏.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山西高校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2):156.

[9]  赵芳,黎晓萍,黄礼娟,等.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1):35.

[10]  陈善平,李丽萍,张中江,等.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扎根理论:基于阳光体育的质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9):414.

[11]  李晓亮,郑鑫,陈德明.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4):16.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防控学生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