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困境分析

2019-10-18崔伟王跃武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困境大学生

崔伟 王跃武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得以提升,“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当前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不仅能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增强经济驱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认为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其现实困境,探索应对举措迫在眉睫。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困境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61159);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QN201640);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会研究项目(xszh2017-2018-37)。

作者简介:崔伟,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王跃武,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347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逐年增加,2019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近834万人。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创新创业的政策。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尽管高校大学生掌握较高的知识水平,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享有优惠的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相对较高,然而参与创新创业的总人数偏少,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多,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诸多问题,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急需得到改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困境

(一)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少

笔者通过对安徽省生源的579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参与问卷调研的学生中有18.13%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45.08%的学生比较喜欢创新创业,介于一般的占24.53%,仅有12.26%的学生对此没有任何好感。尽管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比较高,但是创新创业实践却不多。发达国家毕业生创业比例高达近30%,而我国却仅有2%。 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仅有2.0%,在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仅占1.8%;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占3.8%,而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占3.6%,大学生创新创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调查显示2015届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内自主创业的才达到6.2%,其中本科毕业生占3.9%,高职高专毕业生占8.4%。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障碍多

通过对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诸多因素进行调研得知,资金短缺占59.07%,没有项目占55.44%,没有发展前景占54.23%,专业技能不高占50.43%,能力欠缺的占49.74%,家庭不支持占28.32%,创新创业方向不明确占27.98%,创业风险与压力占25.39,22.8%缺乏合作伙伴,22.11%认为缺乏社会经验等。65.8%的大学生认为创新有压力,其中18.65%的认为压力非常大。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力不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一般规模比较小,专业性不强,对技术要求不高,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创业行业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批发与零售业,创业项目类型排名前三名的是商业服务类、教育培训类和文化创意类,缺乏高科技方面的项目,在市场竞争中通常處于劣势地位,没有较强的竞争力,破产失败的风险很高。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存活率低

因管理、社会关系、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大,且收益不高。有关报告指出,2015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半年后每月收入约5131元,相应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收入为4601元。2015届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能够坚持三年的只有44.8%,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停止了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存活率非常低。有关调研显示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不到5%,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二、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1.自身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到位

很多大学生认为学习是第一要务,大学学习成绩的好坏关乎到自己的评奖评优和党员发展,直接决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前途,而是否参与创新创业学校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对自己发展也是无关紧要,他们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动性较差。调研结果得出,仅有11.05%的大学生频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56.82%的学生只是接触过,从未参加过的竞多达32.12%。即使有了较好的项目,准备着手的学生仅有25.39%,53.37%学生选择犹豫不定,而21.24%的大学生根本不会执行,而是选考研和就业等。

2.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很多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简单的注册一个公司或者开一家网店,在行业选择上往往是盲目跟风选择热忙行业,或者跟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行业。洪坚通过在浙江省的调研得出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愿,但是能力有待提升。 然而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政策掌握不透,对于市场风险把控不到位,社会人际关系缺乏,创新创业理论和技能不足,同时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3.心理素质较差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运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大学生而言融资渠道多数来自于家庭支持或者社会贷款,短期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收益并不乐观,而且90后的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思想上具有畏难情绪,想创业但是又害怕创业失败。周勇等指出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信心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行动。 一切图稳,不敢拼搏导致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严重受限,很多大学生往往是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不是自主创业。

(二)高校方面

1.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高校的教育理念依然十分落后,不能及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高校往往过于注重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而忽视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只是通过就业指导课进行浅显的讲解,导致同学们对于创新创业的系统理论缺乏全面认识,高校举办的创新创业培训和报告会大多数也是内容空洞乏味,不能有效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很多大学生误以为创新创业并不重要,可有可可无。

2.高校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在高校团委、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的指导下,互联网+、双百双创、创青春创业等诸多创新创业赛事开展有声有色,并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等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然而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人数整体偏少,积极性较差,一人同时参加多个赛事,一件作品连续参加多个赛事的情况非常普遍。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资金支持和奖励力度不够高,导致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教师指导消极被动。

3.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老师一般是由高校的专业课教师担任,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创业理论水平不足,不能将创新项目进行孵化,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作为指导大学生创业的老师基本上是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或者辅导员兼任,往往专业性不足,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缺乏深度,只是停留在书本理论,创新创业教育多数流于形式,高校缺乏专业素养高的专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三)政府方面

尽管政府从国家的层面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诸多便利,但是大学生企业孵化过程中的流程审批、创业场所、贷款等方面办理依然比较繁琐,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政府制定更加便捷的扶持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期间会遇到多种多样的疑惑和困难,缺少专门的创业指导、市场推广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扶机制。大学生接受系统创新创业培训的机会极少,自身能力有限,同时缺少发展机遇和平台,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多方面的帮扶。

三、应对举措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更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号召,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大学生创新兴趣、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方面的课程,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践环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创业博览园或者高科技创业园區进行参观学习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高校也可以广泛开设一些选修课,同时设定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同学们每学期完成一定的指标任务。

(二)充实高校创新创业专业师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师资团队。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组织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提升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不能督促教师主动提升业务能力;另外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企业精英、创业达人以及行业专家等来校作报告,或者聘请他们担任创新创业方面的导师,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

(三)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高校要精心做好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动员和指导工作,并给予各方面的帮扶,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成果的师生奖励标准,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展,对于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广泛宣传,选树标杆,形成榜样示范,并在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高校要广泛校园新媒体和学生社团加强创新创业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他们加入进来。

(四)需要政府提供多方帮扶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充当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护者,全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无偿提供创业前的咨询服务和培训。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统筹社会各方力量,不断简化大学生创业流程,想方设法为他们的融资贷款、创业场所选取提供方便,并通过创业补贴和税费减免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大学生全面进步的需要,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方可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良性发展。

注释:

梁坤伦.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6):117.

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www.sysyz.com.cn/yz/sh.aspx?id=1207.

洪坚.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3(5):141-144.

周勇,杨文燮.大学生创业主动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78-8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困境大学生
困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