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单干多蔓伞状树形冬剪常见问题

2019-10-18

西北园艺(果树) 2019年5期
关键词:单干营养枝母枝

吕 岩

单干多蔓伞状树形是国内猕猴桃主产区主要树形,有70%以上的园采用的是这种树形。笔者总结了这种树形在冬剪时易犯的错误和经常出现的问题,希望引起果农朋友的重视。

1 树形紊乱

图1 树形紊乱的树

主要表现是多干上架(图1)。之所以把最初的单干伞状树形有意改为多干上架,是因为不少人自认为多干更有利于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从而逐年过多地保留了主干基部萌发的萌蘖枝,使单干变成了多干,甚至形成丛状树形。实际结果是,多干上架不但不利于对溃疡病的防控,反而更易招致溃疡病的侵染,原因是溃疡病有“喜新厌旧”“喜嫩厌老”的特点。每年溃疡病发病初期的萌芽后至开花前,在树体发病部位可以明显看出,溃疡病90%以上的发病枝条都是当年新生结果母枝,特别是徒长枝,发病率在所有病枝中比例最高,而基部萌蘖枝都是徒长枝,无疑会成为溃疡病主要侵染对象。相比之下,单干上架的树,由于主干为老化的多年生枝,发病比例明显较低。综上,多干上架易抗溃疡病是一种错误的,甚至是可怕的认知。

2 分枝过低

图2 分枝过低的树

指的是主蔓分枝点过低(图2)。按照“多芽少枝”冬剪技术要求,单干伞状树形结构,在其架下30~40 cm处进行主蔓培养比较理想,也就是说,架面垂直高度1.8 m,在1.4~1.5 m主干高处出现主蔓即可,但生产上相当部分主蔓分枝在架下60~80 cm处,也就是主蔓在主干1~1.2 m处。

主蔓分枝点过低,致使架面枝条和果实多集中在架下主干上,无形中增加了主干的承重,不但使格架系统未能充分发挥承载功能,而且使果实集中分布在架下内膛部位,不利于抗风,阴蔽严重,光照不良,直接影响果品质量。

3 选枝不对

图3 结果母枝选留过旺的树

主要指冬剪时,对结果母枝选留不正确。按照“多芽少枝”修剪技术要求,冬剪架面结果母枝应选择生长势中庸、木质化高、花芽质量好的结果枝或营养枝,但生产上绝大多数人误将徒长枝或徒长性结果枝等虚旺营养枝(图3)作为冬剪结果母枝的主要选择对象,导致翌年萌芽率低、坐果率低、商品产量低的“三低”表现,严重影响投入产出比。因为产量低,加上肥水过量,树体处于营养生长过旺状态,不但容易诱发病虫害,而且极易导致因旺而旺、旺上加旺的恶性循环。

因此,针对美味系大多数品种,以基部5 cm内粗度为1~1.5 cm中庸性结果枝和营养枝作为冬剪结果母枝选留对象,才是 “多芽少枝”冬剪技术的核心和关键。

4 留枝过多

按照“多芽少枝”修剪技术冬剪标准,冬剪平均留枝1.5个/m2是经过多年反复实践验证的高产优质生产标准。依据树势强弱,在此标准可以上浮(旺树)2~3 个枝或下调(弱树)2~3 个枝,这样做符合因树而剪、因势而异的科学冬剪原则。但生产上果农因为担心冻害和溃疡病,往往按2~3个/m2甚至更多剪留结果母枝,超出正常留枝量50%以上,为来年的树体健康生长结果带来严重隐患。见图4、图5。

图4 留枝过多的树

图5 留枝过多的树

猜你喜欢

单干营养枝母枝
德国欲“单干”在欧盟引发不安
混合放牧对高寒草地矮生嵩草生殖枝与营养枝性状的影响
育71-1桑树母枝直径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修剪方式对喀斯特石山区金槐槐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番茄整枝有技巧
猕猴桃二龙组合交替结果栽培法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修剪强度对北五味子新梢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火龙果栽培的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