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及对尿液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10-18陈水兰赵色玲陈清香
陈水兰,赵色玲,陈清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厦门 361003)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又称尿急综合征,其临床诊断特征为排尿急迫性,有或无尿急、尿失禁,通常伴有夜尿和排尿频率增加[1]。OAB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孤立、羞耻感、挫折感等不良心理。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女性OAB发病率明显增加[2]。OAB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3-4]、针灸[5-6]和行为[7-8]治疗等。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研究显示,采用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改善女性OAB症状,疗效确切[9]。尿液中NGF水平可作为诊断OAB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并可应用NGF水平来对OAB治疗效果进行判定[10]。本研究观察了电针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绝经后OAB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尿液N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OAB患者7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尿急次数、排尿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病程(月) 尿急次数 排尿次数观察组 37 58±4 16.5±4.7 2.8±1.4 15.7±5.6对照组 37 60±4 15.3±3.9 3.0±1.5 16.4±5.2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1]中的诊断标准;②绝经后1年以上;③病程在半年以上,近2周未行相关药物或其他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有明确的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肿瘤等;②有膀胱出口梗阻、尿潴留、严重胃肠疾病、重症肌无力、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青光眼等疾病;③对琥珀酸索利那片新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卫喜康,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C05701),每次5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根据廖小七报道的治疗方案[12],双侧取穴,主穴为中髎穴,配穴取肾俞、膀胱俞、委中、太溪。中髎穴直刺1~2寸,感骶部酸胀或抽紧感向会阴部放射为佳;连接G6805-Ⅰ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电针频率50~100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肾俞及膀胱俞采用紧按慢提补法,委中和太溪采用捻转行气法。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排尿日记
记录排尿日记,包括24 h内尿急次数、24 h内排尿次数、24 h内夜尿次数、24 h内急迫性尿失禁次数。
3.1.2 OAB问卷调查评分表
应用OAB问卷调查评分表(OABSS)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3.1.3 尿液NGF水平检测
在治疗前后清晨收集患者尿液进行离心,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移入EP管中,-80℃冰箱保存,集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中NGF的含量。每个检测样本尿液中NGF含量值除以该样本尿肌酐值(Cr)进行标准化。
3.2 疗效标准[13]
治愈:治疗后OABSS评分≤2分,两次排尿间隔超过2 h,24 h排尿次数少于8次,夜尿少于2次,每次排尿量超过200 mL。
好转:治疗后OABSS评分2~3分,尿频尿急等症状缓解,尿失禁次数为原来的1/2,排尿间隔有所延长,24 h排尿次数减少,排尿量增加但不足200 mL。
无效:治疗后OABSS评分>3分,24 h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尿超过2次,每次排尿量不超过200 mL,且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无缓解。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内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后OAB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OAB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GF/Cr比值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项目 观察组(37例) 对照组(37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4 h尿急次数(次) 6.41±1.72 2.62±0.611)3) 6.22±1.41 3.42±0.711)24 h排尿次数(次) 13.62±1.64 5.90±0.511)3) 13.13±1.50 7.83±0.921)24 h夜尿次数(次) 3.93±0.53 1.61±0.341)2) 4.31±0.62 1.90±0.741)24 h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次) 2.82±1.02 1.20±0.221)3) 2.93±0.84 1.64±0.421)OABSS评分(分) 5.92±1.21 2.73±1.041)3) 6.22±1.34 4.03±1.621)NGF/Cr 1.54±0.39 0.67±0.221)3) 1.42±0.35 0.96±0.321)
4 讨论
国际尿控协会将膀胱过度活动症定义为尿急。存在或不存在急迫性尿失禁,它通常伴随尿路感染或任何其他明显病理学缺陷而增加的发作和夜尿遗尿[14]。其患病率为5.2%~22%,并且随着成年人的年龄增加,OAB的发生也随之增加[15]。大约85%OAB患者存在排尿频率增加,54%患者有急迫性,1/3患者有尿急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常导致遗尿、夜尿和尿漏[16]。OAB症状不仅对白天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增加了社会问题。目前行为治疗是OAB的一线治疗,患者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来进行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物(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用于二线治疗。然而,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中,常发生头痛、口干和视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探求更方便有效的OAB治疗方案。
中医学古籍中无OAB相关病名的记载,可归属于“劳淋”范畴,多因年老体衰、脾肾虚弱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与膀胱相表里,其间经脉相属,水道相通。《素问·宣明五气》:“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若肾阳衰减,膀胱气化不利,容易出现尿频、尿失禁诸症。近年来,针刺已被用于治疗OAB,减少24 h内排尿及紧迫性发作,并提高OAB患者的生活质量[17]。穴位电针刺激可改善膀胱平滑肌的紧张度,降低收缩力,抑制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改善下尿路症状[18-19]。研究表明,电针可减少排尿次数、尿失禁发作次数和夜尿次数,电针联合托特罗定在降低24 h排尿事件方面优于单用托特罗定[20]。目前有关电针联合索利那新治疗OAB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联合索利那新或单用索利那新明显改善了24 h内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降低,针药并用治疗OAB的疗效好于单用索利那新。
生物标志物不仅能在临床上作为诊断工具,也能告知病情有多严重,如何进展以及如何最好地治疗。NGF已被证明是OAB患者膀胱中的动态分子。已有研究将NGF确定为OAB的潜在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并且是用于反映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反应的预后指标[21]。侯瑞鹏等[22]研究表明,女性OAB患者尿液中NGF含量与OABSS评分同时升高,并且NGF的表达与OAB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索利那新治疗后,随着症状好转,NGF明显降低。因此,NGF可作为OAB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并用来判断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GF/Cr比值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降低NGF/Cr比值更明显。提示NGF可作为反映OAB疗效的指标。
综上所述,对于绝经后OAB女性患者来说,电针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