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练笔让学生领悟“写什么”
2019-10-18云南省弥勒市弥阳镇舖田小学
云南省弥勒市弥阳镇舖田小学 常 艳
云南省弥勒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杨学诗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面临升读初中,可据笔者调查,很多学生一旦写作文,还是胡编乱造,而空洞无物,枯燥、干瘪,缺乏真情实感。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写什么”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写作的快乐,提高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借课文启发练笔
小学语文专家崔峦认为:“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加强读写的联系。”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选材很有特点,我们可以借用它们以启发学生练笔。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写“民风民俗”,笔者的命题是《弥勒的春节》,学生初看这个题目,不知“写什么”,一脸茫然,对于写好根本没有信心。笔者就重述《北京的春节》一文内容,后引导学生畅谈弥勒的风俗:舂粑粑、吃杀猪饭、除夕的夜饭、初九的庙会……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把自己眼中的春节内容作了梳理,明白了“写什么”,兴致勃勃。最后,有的连写的顺序也模仿了《北京的春节》的写法。再如布置写《我的老师》、《我的同桌》等之类写人的作文时,笔者就重述课文《詹天佑》内容,引导学生去认识写“人物”要选取典型事例,通过记写人物的典型事例,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生活的情趣。
二、借开展活动练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处处是题材,事事是题材”,要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必开展一些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有趣的活动,比如召开运动会,举办文艺汇演、棋艺比赛、书画展览等,也可以引导他们做家务、收拾及整理房间书橱、参加农业劳动……并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及时记录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不断积累习作素材,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布置他们写《快乐的一天》《难忘的一天》等之类“有话可说”的作文,以进一步“巩固材料”。还可以引导学生“制造生活”,并观察之。比如,让每个人养一朵花,每天观察做个记录;让每个人学习做一个菜,记下来每个步骤;让每个人拿一个水果,谈一谈,看一看,尝一尝,或是找一个学生制造点意外,然后再写出来。这是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高招。
三、借批阅促练笔
对学生写出的作文,我们无疑是要进行批阅的。如何批阅?改革传统的批阅方式是教师单方面地写出评语,学生往往只会是“一看了之”,难用心去琢磨教师的用意。笔者则改革传统的批阅方式,即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促使其在修改过程中领悟“写什么”。
首先,作文本收来以后,笔者进行阅览,然后在自己的备课本上记录下每一位学生作文较为明显的优缺点,和修改建议,然后上课时将其向学生“和盘托出”,要求学生针对存在问题,从语句、修辞、布局段落、标点符号等多方面自己进行修改,从中逐渐领悟“写什么”的问题。然后,再选出存在典型问题“范文”,让学生集体评改。具体做法是:选取典型“范文”让学生到讲台上读,再让几个作文中存在类似问题的学生站到其身边。读完后,让作者本人先说说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后让台上的同学表态是否同意其观点,再让座位上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应从哪些方面修改?”“该如何修改?”等具体问题。此时,无论学生认为的优缺点还是修改意见(当然是指共性的),如果与教师的不相吻合,那么教师要相机作点拨,并给予习作修改思路的引导。
另外,也可以把“范文”印发给每个同学,先自己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综合写出评改建议,再集体交流。
其中,对于存在较大共性问题的作文,笔者会在课前把范文抄在黑板上,在上课时集体来改。方法为:先让学生自己读,再分几个组自由上来改(当然可以事先讨论商量出最佳的改法。然后由集体来修改)。修改后,让个体和集体都来读数遍,以进一步领悟“写什么”的问题。
四、下水作文促练笔
常言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做个一样。”因此,因为教师应当下水作文,在“写什么”问题上给学生做个样,他们直观的感受“作文原来要这样写”,唤醒和营造学生的习作的心境。
笔者在布置写《难忘的第一次》之前,先以学生的语气写出个下水作文,叫《第一次当大队委》,然后读给学生听:“那一年,新学期开始后,我如愿以偿地竞选大队委成功了,我的心情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分明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大队委。第二天,正好是我当值,负责打扫教室。下午,检查组的人过来检查的时候,我发现有一处卫生打扫得不太理想,就主动提出要扣1 分的量化分……检查组的一位同学说:‘你真公正,我佩服你!’其他人员纷纷响应,都说要把这种风格发扬下去!我激动得落泪了——自扣这1 分,值得!”于是,学生就明白了“写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叫‘难忘’”,为写作《难忘的第一次》打下了认识和选择材料的基础。他们微笑着,羡慕而敬佩地看着笔者!
总之,多形式让学生练笔,是促使学生领悟“写什么”,进而体验写作快乐,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