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化媒体队伍建设探索
——以《荆门晚报》为例

2019-10-18刘文泉

新闻前哨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城脚力笔力

◎聂 航 刘文泉

2019年夏天,荆门暑热难耐,最高气温直逼40℃。在高温的“烤验”下,从子时到亥时,从深夜到黎明,大街小巷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哪些“熟人”还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有着怎样的奉献和收获?7月底,荆门晚报开展岗位大练兵,创新策划推出“荆城十二时辰”新闻栏目,号召全媒体记者全方位、全时段直击酷暑下的荆门民生。这是荆门晚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强化队伍建设,积极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始终坚持“四性(采编的群众性、发现的敏锐性、新闻的责任性、表达的多样性)”的又一实战案例。

一、夯实脚力,坚持采编的群众性

脚力是新闻报道的起点,也是新闻业务的根基。新闻是“跑”出来的,唯有“脚下有泥土”,才能“笔下见真情”。没有“踏石留印”的脚力,新闻报道就不能扎稳根基,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也就难以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因此,荆门晚报在队伍建设中,首先要求全员练好脚力,走好“群众路线”。一是在制度上,修改量化方案,激励大家“跑”。对“走转改”和“三贴近”等基层稿件在好新闻评选和量化计分上进行倾斜,鼓励全体员工始终保持人民情怀,把笔头、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画面留给群众,从思想上解决“不愿跑、不想跑”的问题;二是在实践上,策划新闻栏目,引导大家“跑”。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媒体宣传报道的重点,适时推出系列策划,引导大家迈开双腿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从行动上解决“往哪儿跑、怎么跑”的问题。2019年,荆门晚报号召全体编辑记者到农村去,推出“乡村振兴进行时”栏目;到田头去,推出“秸秆禁烧看村头”栏目;到工地去,推出“聚焦重点民生工程”栏目;到企业去,推出“探访荆门用工市场”栏目;到街头巷尾去,推出“荆城十二时辰”栏目;到全国各地去,推出“走南闯北荆门人”等一批接地气的栏目,记者们用脚板跑出了一系列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

二、拓宽眼力,坚持发现的敏锐性

眼力就是发现力,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眼力就是辨别力,没有辨别就不知道真假;眼力就是判断力,没有判断就不知道对错;眼力就是预见力,没有预见就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眼力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工作者既是新闻的报道者,也是社会的瞭望者。为此,荆门晚报在队伍建设中,不仅要求全员埋头跑步,而且要抬头“眼观六路”,练就一双 “新闻眼”,发现事实,辨别真假,判断对错,分清主次,见微知著。一是在广度上,要求拓宽眼力,看到全局。2019年,荆门晚报站在国内、市内两个大局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锐性,主要围绕建国70周年、“三大攻坚战”和荆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条主线”进行宣传报道,保证了宣传的政治方向。二是在深度上,要求擦亮眼力,看到细节。在把握大势、统筹全局的基础上,荆门晚报进一步挖掘新闻的深度,在建国70周年宣传方面,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报道,下设5个子专栏,分别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事记荆门之要、图看荆门之变、数说荆门之绩、寻访荆门之首、展示荆门之美”,深度展示荆门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在“三大攻坚战”宣传方面,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开设“扫黑除恶进行时”等栏目,在精准脱贫上开设“脱贫攻坚进行时”等栏目,在污染防治上开设“严惩生态环保违法行为,保护荆门绿水青山”等栏目,深度展示荆门的火热战场;在荆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方面,开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美好家园”总栏目和创城暖新闻、创城曝光台等4个子栏目。这样点面结合的宣传报道,让荆门晚报的“新闻眼”不仅“看得见”,而且“看得宽”“看得准”“看得深”。

三、深化脑力,坚持新闻的责任性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一个责任媒体,上要为政府分忧,下要为百姓解难,要透过新闻现象看本质,传播正确的新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方案、贡献智慧。所以,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善于奔跑的脚力、敏于发现的眼力,还要提升思考问题和处理新闻的能力,坚守正确立场,推出精品力作。2019年,荆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关键之年,如何宣传好这个“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民百姓高度关注”的“两高”主题?荆门晚报通过智慧碰撞、脑力激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推出一种全新宣传报道方式。一是着眼全局,聚焦局部。开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共建和谐美好家园”总栏目,进行面上综合宣传,在全市营造浓厚创城氛围。同时,开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子栏目,聚焦街巷里弄的创城故事。二是弘扬正面,鞭策反面。开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城暖新闻”栏目,报道创城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同时,推出“创城曝光台”栏目,报道不文明言行。三是重视纸媒,突出电媒。在做好纸媒宣传的同时,推出“我创城,我行动,我为荆门代言”的电子海报,聚焦环卫工、志愿者、消防员、公交司机等各行各业的创城代表。还综合运用H5、微博、微信、家在荆门APP、发现荆门网等新媒体,推出了一系列创城宣传。

四、丰富笔力,坚持表达的多样性

在“四力”当中,脚力、眼力、脑力都需要通过笔力体现出来。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将“脚力”所到之处、“眼力”所看之景、“脑力”所思之得见诸笔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作品来让人看得下、记得住、传得开,从而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新媒体时代,荆门晚报在要求记者练好基本功、创新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媒体融合和队伍的“一专多能”建设,把提升和丰富笔力不仅落实在“笔尖”上,还体现在“指尖”上,综合运用“口头、笔头、镜头”以及各类新媒体等“十八般武艺”,以更为精彩的笔力,推出更多融媒体作品,达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发布”目的。为此,荆门晚报推出了“两个转型”:一是员工转型。要求全员变成全能记者,提起笔能写,拿起相机能拍,扛起摄像机能摄,握住话筒能讲,每次采访后根据新闻线索不同,最多的时候须提交“1+5”件作品,即1篇快讯+1篇消息+1组图片+1篇评论+1段视频+1篇深度报道。编辑们则根据荆门晚报全媒体不同平台的特点,第一时间将“1+5”精心编辑后,发布到官方微博、微信、家在荆门客户端和荆门晚报抖音号、今日头条号、火山小视频号、百度号等全网平台账号,抢占网络高地。二是考核转型。从以往单纯的报纸量化考核,转变为报纸量化考核和新媒体考核并重,建立健全新媒体考核办法,修改完善量化激励方案,通过经济杠杆,将笔力导向新闻作品表达的多样化,从而促进编辑记者笔力的提升。

“四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四性”,是新闻事业必须恪守的原则。能力不能缺,原则不能丢,践行“四力”、坚持“四性”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知识更新、实践锻炼的过程。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四力”,才能“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创城脚力笔力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入木三分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创城”进行时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加点笔力,你的书法会更美
——齐鲁书社《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介绍